張雙山
打開“重慶人大”官網,“代表履職平臺”“網上代表之家”“代表選民互動”……幾個子系統在“互動”欄醒目地展現,藍底白字讓人感到親切溫馨。
“這是服務代表,聯系選民很重要的平臺。”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息中心主任王洪介紹,黨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代表聯絡機構、網絡平臺,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聯系。市人大與時俱進,及時建立起相關平臺——“代表網上之家”。如今上線運行多時,深受代表與選民稱贊。
網上的家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下發《關于通過網絡平臺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強各級人大門戶網站建設,建立人大機關聯系代表和群眾的網絡平臺;建立服務代表履職的網絡平臺,進一步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重視即時通信工具等新興媒體的運用,更好服務代表聯系群眾。
“建立人大機關聯系代表和群眾的網絡平臺,目的在于廣泛聽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更多發揮人大代表在立法、監督工作中的作用,擴大公民對人大立法、監督等工作的有序參與。”王洪認為。
還有,利用平臺進一步推進縣、鄉直接選舉的人大代表面向原選舉單位或者原選區選民,公開代表基本信息、聯系方式,探索公開代表履職活動情況、開展代表網上述職等,便于原選舉單位或者原選區選民聯系代表、了解代表、監督代表。
目前,重慶市人大這一平臺建設情況如何?
據了解,重慶市人大代表履職服務系統建設非常順利,由人大代表網(網上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臺兩個子系統構成。
其中,網上代表之家具有人大代表制度介紹、人大代表信息、代表之家、法律法規查詢,以及人大概況、組織機構、工作制度、工作動態、代表述職等欄目。
代表履職服務平臺具有信息服務、議案建議、代表履職管理、互動交流、郵件收發等功能。
記者了解到,服務代表履職的網絡平臺,已切實發揮出進一步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聯系的功能。依托各級人大門戶網站,搭建起代表信息公開的平臺和代表與人民群眾交流互動的平臺,推動著代表工作發展。
搭建起了代表議案建議工作的平臺,逐步實現代表建議從醞釀、草擬、提交到交辦、轉辦、辦理、答復以及辦理結果評價、反饋的信息化管理。代表議案審議和代表建議、批評、意見辦理結果能以適當方式在網絡平臺向社會公開。
搭建起了代表知情知政、獲取信息資源和學習培訓的平臺。通過平臺向代表提供人大和“一府兩院”的有關文件、參閱材料、工作信息以及國內外研究資料等信息資源,為代表知情知政、依法履職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料。通過加載法律法規、人大知識、專題講座等電子數據,提供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服務,積極探索代表遠程學習培訓。
“2015年4月啟動建設工作,2015年11月履職平臺電腦端上線運行,2016年8月網上代表之家上線,同時兩個子系統手機端APP上線運行。”王洪說,全市網上代表之家是采取統一模式,相當于為全市鄉鎮街道人大建設了一個網站。
根據《關于完善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實施意見》要求,基層人大代表的基本信息,包括手機號碼、QQ、微信、郵箱等聯系方式必須公開,以方便基層代表密切聯系群眾。
“因此,我們在網上代表之家中建立有聯系方式公開欄目,當然,這也需要區縣人大和鄉鎮街道人大機構做好宣傳應用工作”。王洪說。
目前,代表完全可以用手機查閱信息,用手機發送議案建議給有關部門,代表可以用手機聯系群眾,群眾可以用手機找到代表。
那么,其應用情況如何?
記者采訪發現,代表履職服務系統是提供給全市人大系統共享使用,在市級層面的正在逐步應用。目前,該系統已經錄入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區縣(自治縣)人大代表和部分鄉鎮人大代表的信息,以及市級工作人員的信息(市人大、市級“一府兩院”)和部分區縣和鄉鎮工作人員的信息,并且已經成功服務市四屆人大四次和五次會議。
“該平臺有個很好的特點:短信跟隨工作走。”王洪介紹,任何人發布任何信息、文件和材料均有短信提醒去平臺處理。
同時,為方便區縣使用代表履職服務系統,讓接收短信者知道是誰發送的短信,市人大常委會信息中心還進一步改進了短信提醒前綴:【重慶市人大】這個前綴是三大運營商要求必須有的,因此會再加一項單位或者代表姓名標示。比如單位前綴:【南岸區人大】,【南岸區政府】,【化龍橋街道人大工委】,【武陵山鄉人大主席團】,代表前綴:【張三代表】。
“但是,目前區縣應用尚在跟進。”王洪說,如,網上代表之家目前只有渝中區、南岸區、大渡口區、墊江縣等少數區縣全部街道鄉鎮有數據,數據也不完善。部分區縣只有一個街道(鄉鎮)有數據。“基礎數據沒有,就談不上應用。”
調研分析認為,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市人大推廣應用還沒有到位,力度不夠。部分區縣沒有認識到應用代表履職服務平臺的重要性和便捷性,繼續采取傳統方式。
此外,去年區縣及鄉鎮換屆,考慮到很多新代表產生,區縣沒有錄入此前代表和工作人員基礎數據。“開發人員做了一個數據導入工具,可以快速導入部分必需的數據,但其他數據還是需要人工錄入。”
為充分發揮代表履職服務系統的作用,提高應用系統的功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去年底招標建設了代表履職登記刷卡系統,履職計分評價系統等,今年4月份開始陸續上線運行。
1759名代表悉數入網
2015年7月7日至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重慶召開了推進人大網絡平臺建設工作交流會。會后,重慶多個區縣人大認真落實,積極推動網絡平臺建設。
“2016年3月31日,縣人大常委會完成四級人大代表信息錄入工作,成為全市率先完成區縣。”墊江縣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主任黃偉介紹,市人大召開代表履職服務系統培訓會議后,縣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研究成立工作小組,全力推進履職服務平臺建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易大斌任組長,分管副主任副組長,辦公室、人代工委為小組成員,安排市人大代表聯絡科科長專職負責履職系統建設推進情況。
黃偉介紹,縣人大常委會及時做好系統試用及調試工作,并提出代表信息批量錄入、區縣管理員向本地市人大代表發送信息、履職計分統計等6條有效意見。其中,批量錄入代表信息這條建議,大大減少了各區縣、鄉鎮人大的錄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履職平臺正式運營提供了客觀準確的基礎數據。
2016年8月底,墊江縣24個鄉鎮建立起96個網上代表之家,對代表之家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開放時間、代表基本情況、活動開展等相關信息進行了網上公示,搭建起代表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
平臺建設完成后,縣人大常委會信息中心安排專人負責人大履職平臺運營、技術支持等工作,組建了鄉鎮履職服務平臺隊伍,確保履職平臺信息暢通、正常運營,真正實現履職平臺運營“專人專職專管”。
“平臺運營,培訓是基礎。”易大斌說,換屆以來,縣人大常委會充分利用市、縣人代會,各類座談會、培訓會等,加強對全國、市、縣人大代表開展履職平臺培訓使用工作,確保代表知曉、熟練操作履職服務平臺(含APP)。
2017年 5月底,縣人大常委會再次啟動履職服務平臺鄉鎮聯絡員培訓工作,培訓會上明確要求:各鄉鎮在年中人代會會前對鄉鎮人大代表使用履職平臺開展專題培訓。會后,成立6個督查指導小組,開啟督查指導工作模式。
督查結果顯示:全縣24個鄉鎮人大在年中人代會期間落實了培訓會要求,對鄉鎮人大代表使用履職平臺進行了會前培訓。截止目前,1759名墊江全國、市、縣、鄉鎮四級人大代表均能熟練操作履職平臺(含APP)。培訓后,代表們普遍反映履職服務平臺APP使用方便,效果明顯。
“平臺建成運行后,全縣各級人大工作人員通過履職平臺共發送各類信息114條,發送代表6171人次,涉及會議通知、信息傳達、文件傳輸等。”黃偉介紹,今年,縣人大常委會還將充分運用履職服務平臺中的議案建議辦理模塊,確保今年議案建議工作實現網上交辦、網上回復、網上填寫代表回執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