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衛兵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學生黨建工作,在學生黨員中開展“鑄魂工程”“暖心工程”和“先鋒工程”,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提升了學生黨建工作的高度與溫度。
5月23日下午2點,北京石油化工學院13號樓會議室,座無虛席,掌聲陣陣,150余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正在這里聆聽“中國夢 志愿情”毛主席紀念堂志愿服務宣講團的動情演講和共和國將軍的紅色故事。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裝備部副政委高同聲將軍結合自己親身經歷深情講述的“兩彈一星”從研制到成功發射的光輝歷程以及為國防事業默默奉獻的共產黨員們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年輕的石化學子。聽完將軍的紅色故事,同學們雙手捧著將軍贈送的禮物——《東風起舞——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初創紀實》,圍在將軍身旁,問了一個又一個問題,久久不肯離去。人文社科學院學生黨員胡可怡在思想匯報中寫道:高將軍的紅色故事,讓我對共產黨員的含義有了新的認識。我感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實現中國夢的責任。
校黨委書記高錦宏說:高校宏觀上肩負著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微觀上是為學生解答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人的過程。學生黨建工作既要有點燃學生理想之燈、鑄造信仰之魂的高度,也要有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溫度。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幫助大學生“系扣子”“指路子”,在關心學生幫助學生中教育學生和引導學生。
“鑄魂工程”:夯實理想信念之基
開學典禮后的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生機勃勃,來自全國的“小鮮肉”帶著興奮、憧憬還有些許的迷茫和不解開始了“大學第一課”——“大學生為什么要加入中國共產黨”。講臺上的教師是各個二級學院的黨委書記或副書記,他們從黨的性質、宗旨到加入共產黨的條件,從黨員的權利到應履行的義務,從如何端正入黨動機到新一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一路娓娓道來。至此,“大學第一課”完成了它的神圣使命——入黨啟蒙。“大學第一課”點燃了學生理想的燈。
近5年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各個二級學院的黨委書記累計共完成“大學生第一課”40余次,8000多名學生參加,6000余名大學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學生們理論學得不夠扎實,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原著也知道的不多,因此,我把黨課主題確定為《共產黨宣言》導讀。”馬克思主義學院黃小惠說:“上課之前我要求學生們先看原著,帶著問題來上黨課。看到學生們能夠有所獲,能從經典原著中感受思想的魅力、理論的深刻和信仰的偉大,內心十分欣喜。”
自2012年以來,學校黨委實施“紅色導師計劃”,一批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專任教師、各學院分黨委委員和各專業德高望重的教授自愿擔當起40個本科生黨支部、8個研究生黨支部的紅色導師,重點解決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遇到的問題,為學生鑄魂導航。
馬克思主義學院王蕾老師是人文社科學院公管學生第三黨支部的紅色導師。5月份,他為黨支部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作了“為了夢想勇敢前行”的黨課。他說:“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要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勇氣和決心,奮發進取,率先垂范,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實際行動寫就無愧于時代的青春之歌。”聽了黨課后,學生黨員肖澤心胸豁然開朗,與自己心愛的女友攜手踏上了支援新疆的旅程。
“暖心工程”: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信息工程學院測141班的學生吳凡因患 “視神經脊髓炎”,視力只有0.01,幾近失明。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很難治愈,約半數患者會截癱或全盲,許多病人會復發。高昂的醫藥費、幾乎失明的眼睛讓美麗可愛的吳凡陷入了人生的黑暗之中。校黨委副書記吳惠得知情況后,主持會議,決定對吳凡同學予以臨時資助;信息工程學院領導和老師第二天即趕往醫院探望吳凡;入黨積極分子、班長陳化淳帶領同學們一面到病房照顧,一方面在“輕松籌”平臺發起眾籌,解了吳凡的燃眉之急。
2017年6月,吳凡病情得到緩解,從信息工程學院轉入人文社科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但仍無法正常來校學習。人文社科學院特為吳凡安排了旅游系副主任、北京市先進德育工作者趙新峰老師為其導師,學生黨員胡可怡、段文青遠赴密云吳凡的家中為其上門講課。一直很堅強的吳凡哭了,“有黨組織真好”這是吳凡發自內心的感慨。
近年來,校黨委在全體學生黨員中開展了“暖心工程”,讓黨組織真正成為每個黨員的堅強后盾。8月8日、9日,四川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縣發生地震,校黨委立即安排二級學院老師連夜致電四川和新疆籍學生,詢問每個學生的安危。人文社科學院2016級有兩個班一共有14個孤兒。得知這個情況后,學校黨委高錦宏書記帶領學校有關部門和人文社科學院領導親自前往探望,并一再囑咐“黨組織就是孤兒的家”。“暖心工程”贏得了廣大學生黨員和青年學生的信任,學生黨員張靖霏在思想匯報中說:我們的黨、我們的組織這么“有情有義”,讓我終生難忘。
“先鋒工程”:讓黨員爭先亮起來
2013年以來,學校黨委在全體學生黨員中深入開展“先鋒工程”,黨委號召全體學生黨員佩戴黨徽上課,實施黨員宿舍掛牌,開展黨員與群眾“結對子”等,這些舉措進一步強化了學生黨員的黨性意識,在全校掀起了創先爭優的高潮,一大批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爭先亮起來。
近3年來,學校評選出的30名“十佳學生”中,有28人是黨員;85名學生黨員被評為北京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48名學生黨員獲得國家獎學金;學生黨員冼馬校為了保護有心理疾病的學妹,關鍵時候挺身而出;學生黨員李文靜為了讓患有尿毒癥的同學不掉隊,每天堅持為她在宿舍補課,被評為首屆“最美石化人”,還受邀代表學校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國慶閱兵典禮。
(作者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黨委書記)
(本欄責任編輯:高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