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茁均?馬源敏
摘要:本文以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與預防措施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以及邏輯分析法,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與預防措施進行調查研究,全面分析運動損傷產生的部位、程度以及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針對性的提出預防措施,為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訓練活動開展過程中,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防護,提供給一定的參考依據,對促進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防護效果的提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技巧啦啦操動作的完成和訓練,都具有一定的難度,對運動員綜合身體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時技巧啦啦操專業技術動作的完成技巧的掌握,也對運動員技術動作的完成效果以及對運動損傷的防護,具有重要意義。在技巧啦啦操的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由于技術動作難度過大或者訓練量較大等原因,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是無法完全避免的,特別對于技巧啦啦操的底座運動員來說,托舉動作的完成,更容易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損傷。運動損傷的產生,不僅是對運動員身體的直接性傷害,同時對技巧啦啦操運動的訓練和比賽,也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產生和預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
一、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基本現狀
(一)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損傷程度
根據運動對運動員身體造成的主要危害程度,可以將運動損傷劃分為重度損傷、中度損傷、輕度損傷以及無損傷等四個層次,不同層次的損傷,是對運動員運動損傷程度的直觀體現。通過對吉林體育學院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程度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統計得出的數據如表1
通過對上表中數據進行觀察分析可以看出,在接受調查的底座運動員中,6.7%的運動員無運動損傷歷史,80%的底座運動員都曾受過輕度的運動損傷,還有13.3%的底座運動員受過中度運動損傷,目前還沒有底座運動員在參與技巧啦啦操運動的過程中,受過重度損傷。通過運動損傷程度的差異性P值進行計算得出P值為0.023,小于0.05,說明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損傷程度具有顯著的差異性。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以輕度的運動損傷為主,重度損傷和中度損傷的人數相對較少。
(二)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的主要部位
對于技巧啦啦底座運動員來說,除了完成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所設計的動作以外,還要完成對隊友的托舉動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完成技術動作的難度,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運動損傷產生的可能性,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出的數據如表2
通過表2證明運動損傷部位的差異性P值進行計算得出P值為0.039,小于0.05,說明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損傷部位具有顯著的差異性。通過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產生的主要部位進行的調查分析得知,肩部、腕部、前臂以及腰部和踝關節,都是發運動損傷產生頻率較高的部位,需要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進行有目的的鍛煉和預防。
(三)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基本類型
通過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在參與技巧啦啦操運動的過程中,運動損傷的主要類型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統計得出的如表3數據
通過對上表中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20%的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為擦傷,26.7%的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為扭傷,46.7%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為韌帶拉傷,13.3%的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為關節脫位,73.3%的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為肌肉拉傷,90%的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為軟組織受傷,6.7%的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為骨折,還有20%的技巧啦啦操運動員在參與技巧啦啦操的過程中,曾有過骨折的經歷。通過運動損傷類型的差異性P值進行計算得出P值為0.018,小于0.05,說明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損傷類型具有顯著的差異性。通過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類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主要的損傷類型為軟組織受傷和肌肉拉傷,屬于比較輕度的運動損傷。
二、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調查過程中對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主要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時間太長運動負荷過大等。
(一)注意力不集中
技巧啦啦操是一項具有一定的難度的運動項目,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術能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訓練方法和訓練內容的選擇,都需要進行科學嚴謹的進行選擇,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運動員,過于在意訓練效果的達成,忽視了科學的訓練計劃,甚至在訓練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最終在運動過程中,產生運動損傷。
(二)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
技巧啦啦操具有豐富多樣的技術動作,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不僅是高質量完成技術動作的要求,也是避免運動損傷產生的有效手段,特別對于底座運動員來說,托舉動作的銜接完成,需要嚴格的按照正確的動作要領,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三)準備活動不充分
良好的準備活動是參與任何運動項目的基礎和關鍵,準備活動的關鍵就是適當的放松性活動,對運動員基本的身體素質進行放松性鍛煉,為正式的訓練或者比賽做好充分的準備,特別是對于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來說,對隊員的托舉,是對身體素質的巨大考驗,如果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極易對身體造成運動損傷。
(四)運動時間太長運動負荷過大
技巧啦啦操是一項具有較高難度的運動項目,底座運動員在完成技術動作的同時,還要完成對隊友的托舉動作,長時間的運動,會消耗較多的體力,當運動量超過運動員自身的運動負荷量,就會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運動損傷。
三、技巧啦啦操運動損傷的預防
(一)思想上提高認識避免傷害的發生
從思想上、心理上重視避免運動損傷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減少運動損傷發生的可能性。做為底座運動員自身來說,首先要提升對合理性訓練的重視程度,強化合理性訓練和科學性訓練的意識,按照教練員的訓練要求,進行科學化訓練,其次也應該充分認識到,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重要性,及時發現可能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和現象,防患于未然,盡可能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二)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和內容
不同的運動員在身體素質上,都會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特別是對于底座運動員的訓練,和其他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的訓練,教練員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兩者之間的差異性,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符負荷和訓練內容的安排,科學、合理的安排合適的訓練負荷和內容,并注意堅持以及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度的訓練,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運動損傷。
(三)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進行劇烈活動的基礎,同樣也是降低運動損傷發生可能性的有效手段,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準備活動的充足與否不僅影響訓練的進行,還對其身體素質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作用。 在訓練活動開展之前,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鍛煉,使運動員各方面的身體機能,能夠快速的適應訓練活動的,在教練員指導進行準備活動的同時,運動員也要充分的認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積極主動的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從而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幾率。
四、結語
(一)結論
1.目前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以輕度的運動損傷為主,重度損傷和中度損傷的人數相對較少,運動損傷產生頻率較高的部位有肩部、腕部、前臂以及腰部和踝關節;主要的損傷類型為軟組織受傷和肌肉拉傷,屬于比較輕度的運動損傷;運動損傷主要是在教學訓練階段產生;目前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認知程度普遍不足;教師和網絡是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主要了解途徑,通過其他途徑的了解人數相對較少;運動員對運動損傷及時治療方面不夠重視,需要進一步提升。
2.肩部、腕部、前臂以及腰部和踝關節,都是發運動損傷產生頻率較高的部位,需要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進行有目的的鍛煉和預防。
3.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主要的損傷類型為軟組織受傷和肌肉拉傷,屬于比較輕度的運動損傷。
(二)建議
1.做為底座運動員自身來說,首先要提升對合理性訓練的重視程度,按照教練員的訓練要求,進行科學化訓練,其次也應該充分認識到,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盡可能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2.教練員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兩者之間的差異性,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符負荷和訓練內容的安排,并注意堅持以及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度的訓練,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運動損傷。
3.在訓練活動開展之前,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鍛煉,使運動員各方面的身體機能,能夠快速的適應訓練活動,從而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劉輝.技巧啦啦操運動教學學[J].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2:52-54.
[2]李景陽.運動損傷的治療與康復[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3:56-58.
[3]李陽.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255-256.
[4]王繼濤.運動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6:74-75.
[5]黃鴻,文質君.運動損傷的特征及現場應對能力的調查[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29:115-117.
(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