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22條明確規定,代表可以提出約見本級或者下級有關國家機關負責人,被約見的有關國家機關負責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負責人員應當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代表約見作為人大監督的一種形式,因其面對面反饋問題、提出建議,并共同商討處理辦法,利于問題解決而為人稱道。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人大監督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加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發展,代表約見的運用將會逐漸多起來,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代表約見制度顯得非常必要。
推動約見制度完善,尚需強化人大代表的責任意識,鼓勵代表大膽、充分地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力,促進群眾反映問題的解決,切實“為民代言”。
要建立健全代表約見制度,如,細化約見的程序和內容,對代表可以就哪些問題提出約見,人大常委會如何把關、如何安排,約見問題辦理程序與完成時限等進行具體規定。同時,明確人大常委會對約見工作的后續監督,保障代表履職積極性和履職成效。
參加人代會是代表履職的主要方式之一,會議期間代表開展約見應成一種常態,也應形成制度。如,代表遇有不理解或調研視察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可以向大會主席團提出書面約見申請,并由大會秘書處負責安排約見的具體事項。
鄉鎮人大代表基數最大,與群眾聯系也最密切,最了解基層實情,目前代表法僅規定縣級以上人大代表有約見的權力。可以考慮嘗試將代表約見這一權力讓更多鄉鎮人大代表所使用,使之更好服務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