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喜 頡敏華 陳柏 吳小華



摘要:以早實核桃品種香玲為供試材料,觀察了不同保鮮處理對青皮核桃貯藏期間生理及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保鮮貯藏以1-MCP 3 μL/L處理(即在6~8 ℃環(huán)境下把青皮核桃果實放在濃度為3 μL/L 1-MCP、厚0.10 mm的塑料大帳內密閉熏蒸處理24 h,然后去掉塑料大帳,把青皮核桃果實裝入厚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的效果較好,在保證鮮食核桃品質的前提下有效地延長了青皮核桃的貯藏期。
關鍵詞:青皮早實核桃;香玲;保鮮;1-MCP;貯藏;品質
中圖分類號:S56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1463(2017)08-0004-06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08.002
Effect of Different Preservatives on Sensory Quality During Cold Storage of Walnut Green Husk
WANG Xuexi, XIE Minhua, CHEN Bai, WU Xiaohua
(Institute of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walnut green husk of fresh storage technology and storage conditions, the early fruit cultivar Xiangling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servative treatment effects on physiology and quality are studied during the storage of walnut green hus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fruit storage Xiangling walnut green husk, with 1-MCP 3 L/L has better effect which the green walnut frui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3 L/L 1-MCP, thick plastic accounts of 0.10 mm in the airtight fumigation treatment for 24 h under the 6~8 ℃ environment, then remove the plastic curtains, the walnut green husk the fruit into 0.04 mm thick PE bag placed in cold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 to 0 ℃.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fresh walnut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storage period of walnut green husk.
Key words:Walnut green husk;Xiangling;Preservation;1-MCP;Storage;Quality
核桃(JugLans regia L.)為胡桃科胡桃屬植物,別名胡桃、羌桃[1 - 3 ]。核桃與介壽果、板栗、巴旦杏齊名,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且在國際市場上被列為世界“四大干果”之首。核桃乃木本油科作物,具有非常高的醫(yī)藥作用,食用價值也很高。張宏潮等[4 ]的研究表明,干制核桃的總脂肪含量約達65.1%~68.4%,最高可達 76.34%,其總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約超過90%;蛋白質13.3%~15.6%,最高22.5%,其含有18種氨基酸,以精氨酸和鳥氨酸含量較多。核桃分布廣,用途多,有悠久的栽培史,多分布于美洲和歐亞大陸,全球約有40多個國家栽培核桃,居全球第1的是中國,年總產量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45萬t增加到2011年的83萬t,預計21世紀中期年產量將在100萬t以上,總產量將占全球的50%以上。大部分靠內銷,出口量小到只占全球的10%左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核桃優(yōu)良品種栽培面積很小,采后的保鮮處理技術較低,高品質產品較少,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差 [5 ]。
甘肅省隴南市的核桃種植歷史久[6 ] ,為我國核桃主產區(qū)之一。截止2014年,甘肅省的核桃主產區(qū)總面積為33.0萬hm2,其中隴南市25.0萬hm2,占全省核桃總面積的76%。為更好的做好核桃產業(yè),隴南市先后引進國內外優(yōu)良品種約140多個,最終確定了以“清香”、“ 香玲”為隴南核桃主栽品種,使隴南市核桃栽培進入良種化栽培進程。
隨著社會發(fā)展,綠色飲食、健康飲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據(jù)研究,干制核桃與鮮核桃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差距[7 ],20世紀 90 年代,核桃的鮮食從國外開始盛行起來。在我國,核桃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調查顯示,2009年干核桃30元/kg左右,而帶青皮核桃價格為 20 元/kg左右,可見鮮核桃很受歡迎,但較之于其他鮮果類,對核桃的貯藏保鮮非常少。2005年全國僅有358 t的貯藏保鮮量,只占全國核桃總產量的 1.04%[8 ]。且主要以干制方式貯藏[9 - 10 ]。由于核桃仁中含有很多的甘油三酯和不飽脂肪酸,所以長期貯存后極易氧化哈敗、產生異味等[11 ],致使核桃的口感、營養(yǎng)等品質很大程度的下降。可見鮮核桃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且升值潛力很大。1-甲基環(huán)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乙烯受體抑制劑,它能不可逆地作用于乙烯受體,從而阻斷與乙烯的正常結合,抑制其所誘導的與果蔬后熟相關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 應[12 - 16 ],從而延緩果蔬的衰老。我們以核桃早實品種香玲為供試材料,研究了1-甲基環(huán)丙烯(1-MCP)等保鮮劑處理對青皮核桃貯藏期間生理及品質的影響,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供試樣品為當?shù)刂髟云贩N早實核桃香玲,于2016年8月25日采摘自隴南市武都區(qū)城郊鄉(xiāng)硯臺山的核桃示范園。為了避免對核桃青皮的損傷,采用人工采摘。采摘后當天及時運回到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核桃研究所武都區(qū)核桃研究中心,除去果柄,挑選大小一致、無病蟲害的果實,經試驗處理后在-1~1 ℃條件下預冷24 h,然后運回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冷庫待用。
供試保鮮劑有1-甲基環(huán)丙烯(1-MCP),由美國羅門哈斯公司生產;伊園保鮮劑、納米SiO2保鮮果蠟均由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貯藏加工研究所研制并提供。
1.2 試驗方法
試驗2016年8 — 10月在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冷庫進行。試驗共設6個處理,分別為:處理Ⅰ,在6~8 ℃環(huán)境下把青皮核桃果實放在濃度為3 μL/L 1-MCP、厚0.10 mm的塑料大帳內密閉熏蒸處理24 h,然后去掉塑料大帳,把青皮核桃果實裝入厚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待測;處理Ⅱ,在6~8 ℃環(huán)境下把青皮核桃果實放在濃度為5 μL/L 1-MCP、厚0.10 mm的塑料大帳內密閉熏蒸處理24 h,然后去掉塑料大帳,把青皮核桃果實裝入厚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待測;處理Ⅲ,在6 ~8 ℃環(huán)境下把青皮核桃果實放在濃度為3 μL/L 1-MCP、厚0.10 mm的塑料大帳內密閉熏蒸處理24 h,然后把處理過的青皮核桃果實放在80 mg/L ClO2的水溶液中浸泡10 min,取出充分晾干后裝入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待測;處理Ⅳ,把青皮核桃果實放入伊園保鮮劑水溶液中浸泡10 min,取出充分晾干后裝入厚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待測;處理Ⅴ,給采摘回的的青皮核桃果實上涂抹1層納米SiO2保鮮果蠟,充分晾干后裝入厚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待測;處理Ⅵ(CK),空白對照,即不經過任何處理裝入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待測。
每處理均處理青皮核桃果實200個,重復3次。試驗設計整個貯藏期為60 d,每20 d測定1次相關指標。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1.3.1 含水量 稱量青皮核桃在貯藏過程中核仁的鮮重和經烘箱烘干后的干重。
含水量=[(鮮重-干重)/鮮重] ×100
1.3.2 果皮轉色指數(shù) 參照李江闊等[17 ]的方法,按果皮轉色指數(shù)分級標準(0級,果皮深綠色;1級,果皮黃綠色;2級,果皮底色為黃色,有稍許褐色;3級,果皮底色為褐色)及下式計算果皮轉色指數(shù)。
果皮轉色指數(shù)=[∑(果皮個數(shù)×級數(shù))/(果皮個數(shù)×最高級數(shù))]×100
1.3.3 果皮褐變指數(shù) 參照李江闊等[17 ]的方法,按果皮褐變指數(shù)分級標準(0級,果皮無褐變;1級,果皮有小于1/3的面積發(fā)生褐變;2級,果皮有1/3~2/3的面積發(fā)生褐變;3級,果皮有大于2/3的面積發(fā)生褐變)及下式計算果皮褐變指數(shù)。
種皮褐變指數(shù)=[∑(果皮個數(shù)×級數(shù))/(果皮個數(shù)×最高級數(shù))]×100
1.3.4 果仁褐變指數(shù) 參照李江闊等[17 ]的方法,按果仁褐變指數(shù)分級標準(0級,果仁無褐變;1級,果仁有小于1/3的面積發(fā)生褐變;2級,果仁有1/3~2/3的面積發(fā)生褐變;3級,果仁有大于2/3的面積發(fā)生褐變)及下式計算。
果仁褐變指數(shù)=[∑(果仁個數(shù)×級數(shù))/(果仁個數(shù)×最高級數(shù))]×100
1.3.5 果皮腐爛率 參照李江闊等[17 ]的方法,按以下公式計算。
果皮腐爛率=(腐爛果個數(shù)/總果個數(shù))×100%
1.3.6 種殼色澤、種皮色澤、剝皮難易程度、種仁風味 參照孫雯[18 ]的方法,按核桃核仁感官品質評價指標與評分標準對種殼色澤進行評分(見表1)。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青皮核桃果仁含水量的影響
核桃鮮果在貯藏過程中水分含量越高,其新鮮度、口感、品質將會越好。從圖1可以看出,青皮早實核桃香玲在貯藏的整個過程中,含水量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各個處理的含水量在20 d時略有上升,但在20 d后處于下降趨勢。在整個貯藏過程中以處理Ⅰ的含水量始終最高,處理Ⅴ的含水量最低,處理Ⅲ和處理Ⅴ含水量差異不明顯。貯藏至60 d時,處理Ⅰ的含水量最高,為23.63%;處理Ⅱ次之,為22.8%;處理Ⅵ(CK)居第3,為18.9%,其余處理的含水量分別是處理Ⅲ17.2%、處理Ⅳ、17.6%、處理Ⅴ16.3%。其中處理Ⅰ與處理Ⅵ(CK)達到極顯著性差異(p<0.01)。由此可以得出,處理Ⅰ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具有很明顯的保水效果。
2.2 不同保鮮劑處理對青皮核桃果皮轉色的影響
在貯藏過程中,如果保鮮手段得當,核桃青皮顏色則會是深綠色,看起來晶瑩飽滿;如果保鮮不當,顏色變化加快,由深綠色轉變?yōu)辄S綠色,逐漸轉為底色黃色且稍有褐色,漸變?yōu)楹稚詈筠D為黑色。從圖2看出,當貯藏至60 d時,各保鮮處理與處理Ⅵ(CK)相比,處理Ⅰ、處理Ⅱ、處理Ⅳ和處理Ⅴ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果皮轉色影響較明顯,轉色指數(shù)分別為0.28、0.26、0.21和0.28,其中處理Ⅳ的轉色指數(shù)最低,為0.21;處理Ⅵ(CK)為0.33,可以看出處理Ⅳ與處理Ⅵ(CK)的差異極顯著(p < 0.01)。處理Ⅳ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果皮轉色指數(shù)影響最明顯,而處理Ⅰ的果皮轉色指數(shù)在整個在貯藏過程中均處于較低水平,且波動不大,綜合考慮認為還是處理Ⅰ較好。
2.3 不同處理對青皮核桃種皮褐變的影響
青皮核桃種皮褐變是整個貯藏過程中核桃感官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在貯藏過程中不注重保鮮,那么會使種皮褐變加重,進而影響核桃的品質和口感。由圖3可知,青皮早實核桃香玲在整個貯藏過程中的前40 d,所有保鮮處理相較之于處理Ⅵ(CK),均表現(xiàn)出對種皮褐變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當貯藏至40 d時,處理Ⅰ、處理Ⅱ、處理Ⅲ、處理Ⅳ、處理Ⅴ和處理Ⅵ(CK)的種皮褐變指數(shù)分別為0.39、0.44、0.39、0.46、0.68和0.49;但在40 d之后,除了處理Ⅰ外,其余保鮮處理效果均不是很好。貯藏60 d時,處理Ⅰ種皮褐變指數(shù)最低,為0.46;處理Ⅵ(CK)為0.67,處理Ⅰ與Ⅵ處理Ⅵ(CK)差異顯著(p < 0.05)。由此可見,處理Ⅰ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種皮褐變抑制效果最明顯。
2.4 不同處理對青皮核桃果仁褐變的影響
果仁褐變是青皮核桃貯藏過程中果仁感官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從圖4中可以看出,青皮早實核桃香玲在整個貯藏過程中,20 d之前,各保鮮處理及空白對照皆無發(fā)生果仁褐變現(xiàn)象。20 d后,由于不同處理對果仁褐變的影響效果有所差距,果仁褐變指數(shù)由大到小排序依次為處理Ⅵ(CK)、處理Ⅴ、處理Ⅳ、處理Ⅲ、處理Ⅱ、處理Ⅰ。貯藏至60 d時,處理Ⅰ的果仁褐變指數(shù)為0.18,處理Ⅵ(CK)為0.48,處理Ⅰ與處理Ⅵ(CK)差異極顯著(p < 0.01)。可見處理Ⅰ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果仁褐變情況具有很好的緩減作用。
2.5 不同處理對青皮核桃果皮腐爛率的影響
青皮核桃隨著貯藏時間的推移,由于水分的流失、細菌的感染等,青皮會逐漸變黑變爛。由圖5可知,在青皮早實核桃香玲貯藏至40 d時,處理Ⅲ和處理Ⅰ的核桃均無發(fā)生腐爛現(xiàn)象。貯藏至20 d 時,6個處理的核桃均無腐爛發(fā)生。而40~60 d時以處理Ⅰ的腐爛率最小,處理Ⅵ(CK)腐爛最嚴重,2個處理的核桃青皮腐爛率差異極顯著(p < 0.01)。由此可見,處理Ⅰ能夠很好的抑制青皮核桃青皮的腐爛。
2.6 不同處理對青皮核桃種殼色澤的影響
作為核桃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種殼,對核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如果青皮核桃在貯藏過程中保鮮措施得當,種殼的色澤為自然黃白色;反之,種殼色澤會由自然黃白色轉變?yōu)辄S色至黃棕色,進而轉變?yōu)楹稚S蓤D6可知,在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整個貯藏過程中,種殼的色澤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加深。5個保鮮處理均對種殼色澤變色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各處理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種殼色澤變化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排序為處理Ⅰ、處理Ⅲ、處理Ⅳ、處理Ⅱ、處理Ⅴ、處理Ⅵ(CK),處理Ⅰ與處理Ⅵ(CK)差異極顯著(p < 0.01)。綜上所述,處理Ⅰ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種殼色澤變色的抑制效果最好。
2.7 不同處理對青皮核桃種皮色澤的影響
青皮核桃在貯藏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皮由淺黃色變?yōu)辄S色,漸轉變?yōu)辄S棕色,進而變?yōu)楹稚膱D7可知,各個處理對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種皮色澤的變化影響不大。處理Ⅱ不但沒有緩減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種皮色澤變差,反而有所加重;處理Ⅰ對青皮核桃早實香玲的種皮色澤變化稍有緩減效果,但和處理Ⅵ(CK)差異不明顯。貯藏至60 d時,處理Ⅰ、處理Ⅱ、處理Ⅲ、處理Ⅳ、處理Ⅴ、處理Ⅵ(CK)的種皮色澤分值分別為84.5、79.0、75.2、67.6、75.6、73.8分,處理Ⅰ和處理Ⅵ(CK)的種皮色澤差異達顯著水平 (p < 0.05)。
2.8 不同處理對青皮核桃剝皮難易程度的影響
從種皮剝離核仁的難易程度上可以很容易的判斷青皮核桃保鮮效果的差異性,能夠很好地說明核桃失水情況的嚴重性,保鮮效果越差,失水越多則種皮越難剝離核仁。從圖8可知,在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整個貯藏期間,各保鮮處理均很好的緩減了種皮剝離難易度。貯藏至60 d時,處理Ⅰ、處理Ⅱ、處理Ⅲ、處理Ⅳ、處理Ⅴ、處理Ⅵ(CK)的剝皮難易程度分值分別為84.1、80.1、81.7、81.1、86.3、68.7,處理Ⅰ、處理Ⅳ、處理Ⅴ、處理Ⅲ以及處理Ⅱ5個保鮮處理間的差異不顯著,但是5個保鮮處理均與處理Ⅵ(CK)差異達極顯著水平(p < 0.01)。相比較而言,處理Ⅴ的效果最好。
2.9 不同保鮮劑處理對青皮核桃種仁風味的影響
鮮核桃的種仁風味是核桃感官品質重要指標之一,種仁風味可直接影響鮮核桃的銷售價格和銷售量。種仁風味的變化由脆、香、甜隨著貯藏時間的推移逐漸向不脆、有澀味、不香轉變。由圖9可知,在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整個貯藏過程中,核桃風味也逐漸變差。貯藏20 d時,處理Ⅰ、處理Ⅱ、處理Ⅲ、處理Ⅳ、處理Ⅴ和處理Ⅵ(CK)種仁風味分值分別為88.9、86.4、86.3、86.4、88.9、82.0。處理Ⅴ和處理Ⅰ對風味變差的緩減作用較明顯,處理Ⅱ、處理Ⅳ和處理Ⅲ效果次之,但均優(yōu)于處理Ⅵ(CK)。貯藏至60 d時,處理Ⅰ、處理Ⅱ、處理Ⅲ、處理Ⅳ、處理Ⅴ和處理Ⅵ(CK)種仁風味分值分別為79.3、77.9、75.5、78.3、80.9、 77.8,處理Ⅰ和處理Ⅴ差異不顯著,但兩者均與處理Ⅵ(CK)差異顯著(p<0.05)。
3 結論
以核桃早實品種香玲為供試材料,研究了不同保鮮處理對青皮核桃貯藏期間生理及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1-甲基環(huán)丙烯(1-MCP)可以應用在青皮核桃保鮮上,是由于它可以與乙烯受體結合,從而阻斷乙烯誘導的果實成熟與衰老等過程,進而延長水果的保鮮期。青皮早實核桃香玲的保鮮貯藏以3 μL/L 1-MCP處理(即在6~8 ℃環(huán)境下把青皮核桃果實放在濃度為3 μL/L 1-MCP、厚0.10 mm的塑料大帳內密閉熏蒸處理24 h,然后去掉塑料大帳,把青皮核桃果實裝入厚0.04 mm PE袋中放置在室溫為0 ℃的冷庫中)的效果較好,其保鮮效果明顯,在保證鮮食核桃品質的前提下有效地延長了青皮核桃的貯藏 期。
參考文獻:
[1] 郗榮庭. 中國果樹志:核桃卷[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6:12-58.
[2] 吳耕民. 中國溫帶果樹分類學[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84:284-286.
[3] 郗榮庭,張毅萍. 中國核桃[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2:1-20.
[4] 張宏潮,李明亮. 我國核桃堅果品質標準化的研究[J]. 經濟林研究,1987(1):241-246.
[5] 常月梅. 山西省核桃產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 山西果樹. 2011,20(9):34-41.
[6] 周鵬飛,張進德,汪 海. 甘肅隴南市核桃產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 中國園藝文摘,2014(11):63-64.
[7] 馬艷萍,劉興華,袁德保,等. 不同品種鮮食核桃冷藏期間呼吸強度及品質變化[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10,26(1):370-374.
[8] 譚思明. 2009 — 2010年核桃市場分析及預測報告[EB/OL]. (2009-10-20)[2017-04-25] 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0910/D2098481E9743516.htmL.
[9] 李鵬霞,王 煒,梁麗松,等. 常溫下氣調包裝對核桃貯藏生理和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學報,2009,25(5):1151-1155.
[10] 郝利平,楊劍婷. 貯藏因素對核桃脂肪酶活性與油脂酸價的影響[J]. 2005,21(5):170-172.
[11] 黃 凱,袁德保,韓 忠. 鮮食核桃貯藏中生理生化變化的研究[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6(23):9858-9860.
[12] GAMRASNI D,BEN-ARIE R,GOLDWAY M. 1-Methylcyclopropene(1-MCP) application to Spadona pea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ripening to maximize fruit quality after storage[J]. Postharvest Biol Technol,2010, 58:104-112.
[13] NAKANO R,OGURA E,KUBO Y,et al.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detached young persimmon fruit is initiated in calyx and modulated by water loss from the fruit[J]. Plant Physiology,2003,131(1):276-286.
[14] 于冠年,紀淑娟,魏寶東,等. 1- MCP 處理對冷藏后南果梨常溫貨架影響[J]. 北方園藝,2007(1):180-182.
[15] 張四奇,陳發(fā)河. 1-MCP在果蔬采后保鮮上應用的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06,27(8):262-265.
[16] SHARMA M, JACOB J K,SUBRAMANIN J,et al. Hexanal and 1-MCP treatments for enhancing the shelf Life and quality of sweet cherry (Prunusavium L.)[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0,125(3):239-247.
[17] 李江闊,張 鵬,劉 暢,等. 不同濃度1-MCP處理對青皮核桃質地和品質的影響[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4,40(9):321-324.
[18] 孫 雯. 氣調貯藏對核桃鮮果保鮮與采后生理效應的研究 [D]. 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本文責編:鄭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