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建
摘要:分析了玉門市拱棚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注重技術創新、強化品牌意識、大力開拓市場、加大扶持力度、強化技術服務等發展建議。
關鍵詞:拱棚蔬菜產業;現狀;建議;玉門市
中圖分類號:S6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1463(2017)08-0066-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08.017
Location Function of North Agro-pastoral Ecotone and A Case Analysi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I Ling, GAO Linlin, HAN Xi, LUO Pei
(College of Land and Resourc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water and soil loss areas in China, but because of the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 of all natural factors in agro-pastoral ecotone makes this kind of resear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is paper takes China north agro-pastoral ecotone as a research object, analyze it's features, functions and pick soft rock gully area、MuUs sandy land and WuChuan country these 3 models, state the water and soil control.
Key words:North Agro-pastoral ecotone;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Soft rock gully area;Muus sandy land;Wu chuan County
玉門市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西端,總面積1.35萬km2,共轄12個鄉(鎮),農業人口9.57萬人,耕地面積3.5萬hm2,屬灌溉農業區[1 - 4 ],全市農業基礎條件良好,適宜蔬菜產業發展。近年來,玉門市搶抓地理區位優勢和國家扶持蔬菜產業發展的政策機遇,大力發展拱棚蔬菜產業,將拱棚蔬菜產業列入全市農業重點產業予以扶持發展。目前,玉門市拱棚蔬菜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面積達到0.09萬hm2,成為玉門市農民增收的主導產 業[5 ]。為進一步促進拱棚蔬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筆者調研分析了近幾年拱棚蔬菜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發展建議,以供參考。
1 發展現狀
1.1 區域布局不斷優化, 產業基地迅速擴大
近年來,玉門市根據各鄉鎮特點合理劃分拱棚蔬菜種植區域。玉門鎮綠洲平原生態農業區重點推廣辣椒、番茄、茄子、白菜等蔬菜,花海盆地生態農業區重點推廣西甜瓜、葡萄、油桃等拱棚瓜果,沿山冷涼生態農業區重點推廣拱棚人參果、拱棚制種等。拱棚蔬菜產業逐步向適宜地區和優勢區域聚集,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了大路菜、精細菜和特色菜合理搭配,常規品種和反季節品種互補的種植格局。拱棚蔬菜基地逐步形成,生產基地不斷擴大,全市已建成拱棚蔬菜生產基地0.09萬hm2。
1.2 栽培技術基本完善, 科技含量顯著提升
玉門市加大拱棚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引進辣椒、茄子、番茄、西甜瓜等作物新品種65個,全面推廣工廠化育苗、育苗移栽、節水灌溉、配方施肥、生產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等標準化生產技術及多茬種植、“瓜套菜”等高效栽培集成技術。累計推廣1 755.6 hm2,主導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主推技術普及率達95%以上,產品無公害合格率達98%以上,核心示范區產品無公害合格率達100%。
1.3 產業化體系初步建立, 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玉門市全力扶持綠地生物、宏宇脫水蔬菜等重點蔬菜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促進了拱棚蔬菜產業集約化發展,農產品就地轉化增值率達到57%。圍繞拱棚蔬菜產業發展,通過政府引導、示范帶動、項目推動等措施,廣泛動員龍頭企業、種養大戶、購銷大戶、營銷經紀人等生產經營主體,積極牽頭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全市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9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4個,省級示范社6個,酒泉市市級及玉門市市級示范社各11個,注冊資金1.24億元。現有社員7 592人,帶動農戶10 280戶,極大的推動了拱棚蔬菜的產業化進程,拱棚蔬菜效益達到 126 900元/hm2,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
1.4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產業發展動力強勁
為切實加強拱棚蔬菜產業的發展,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各基地鄉鎮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拱棚蔬菜建設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在落實好省市扶持政策的同時,玉門市加大了財政扶持力度,采取直接補助、協調小額擔保貸款、列支“一事一議”資金、貼息補助等方式扶持拱棚蔬菜產業發展。市財政下撥產業扶持資金1 340萬元,發放“三春”貸款3.6億元,協調農戶和企業小額擔保貸款近3億元。各建設鄉鎮也都出臺了每座鋼架拱棚補助 1 000~ 2 000元的扶持政策,有效解決了農戶資金短缺的實際問題,有力的促進了拱棚蔬菜產業發展。
1.5 科技服務體系健全, 技術支撐基礎夯實
玉門市強化拱棚蔬菜技術服務力度,建立了首席專家及市、鄉、村四級技術服務網絡,聘用首席專家1名,配備20名市級技術骨干及各鄉鎮農技站干部24名,聘用村級農民技術員40名分赴各拱棚蔬菜鄉鎮開展技術指導。技術人員采取每人聯系20戶科技示范戶,從設施建造、蔬菜育苗、茬口安排、間套帶復種、標準化生產和防災減災等各個環節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及時解決農戶遇到的各種技術困難和問題,保證跟蹤服務到位,技術指導到位,解決處理問題到位,有效解決了技術推廣過程中“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為拱棚蔬菜產業發展夯實了基礎。
2 存在的問題
2.1 技術創新力度不足, 增效作用發揮有限
雖然玉門市科技工作者圍繞拱棚蔬菜做了大量成效顯著的工作,促進了拱棚蔬菜產業長足發展,但拱棚蔬菜生產中仍然有許多如春不提早、秋不延后,拱架材料成本過高,拱體保溫抗風能力低,連作重茬病害加重,品種多亂雜,棚型結構優化改進等 “瓶頸”性的技術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直接制約著拱棚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也制約著拱棚蔬菜效益的大幅提升,需要在實踐工作中加大創新力度予以解決。
2.2 自然災害頻發, 抵御災害能力薄弱
氣候影響是玉門市發展拱棚蔬菜產業的一大障礙。玉門市春季氣候多變,致使拱棚蔬菜無法在早春3月種植,延后于4月中旬播種、定植,蔬菜采收上市時間僅比露地蔬菜早30 d,無法凸顯春提早效應而獲得最大效益。玉門市每年大風天氣頻繁,尤其是6級以上的災害性大風天氣頻發,給拱棚造成的損失極大,造成農戶對發展拱棚蔬菜產業發展的信心不足,嚴重挫傷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2.3 產供銷銜接不緊密
拱棚蔬菜產業的發展需要產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雖然玉門市在市場體系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市場信息滯后,品牌效應較低,產銷脫節,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小,管理機制不健全,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小農戶大市場”的經營模式仍占主導地位,農戶和市場對接的橋梁紐帶沒有解決,拱棚蔬菜產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2.4 技術力量不足, 服務能力欠缺
玉門市市鄉兩級真正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專業技術人員只有44人,人均指導耕地面積近萬畝,指導拱棚蔬菜產業的技術人員更少。鄉鎮專業技術人員大部分時間要完成鄉鎮中心工作,投入到技術服務的精力少之又少。聘用的農民技術員只是半脫產開展技術服務,加之技術素質不高,發揮的作用有限。技術服務方面只能采取抓點帶面的辦法,與拱棚蔬菜產業強勁發展的勢頭不相匹配。
3 發展建議
3.1 注重技術創新
以發揮拱棚蔬菜效益最大化為目標,采取科技承包、技術引進等方式,在新型拱棚材料和棚型結構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以降低材料成本、保溫抗風為方向,盡量拉長春提早、秋延后的種植時間。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尤其要在穴盤育苗、膜下滴灌、有機生態無土栽培、自動化卷簾等配套技術上狠下功夫,形成簡易化配套栽培技術體系。加強新品種的引進,重點引進一批特菜、特果新品種,開展針對性的試驗與示范,加快全市蔬菜品種的更新換代步伐。
3.2 強化品牌意識
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為重點,加快實現農產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轉變,圍繞市場取向,努力提升產業主體的品牌意識。加快建立綠色無公害蔬菜質量標準體系的建設,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根據市場要求結合玉門市拱棚蔬菜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蔬菜外銷標準和生產標準,以標準來規范生產和管理。同時加強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建立一套從產地到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對蔬菜產品的質量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測體系,做到生產過程規范化、產品質量標準化,全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以質量占市場。
3.3 大力開拓市場
要把市場開拓和產品銷售作為提高效益的關鍵措施來抓。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經紀人)+農戶”的運作模式,扶持壯大瓜菜營銷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和經紀人隊伍,組建強大營銷網絡,促進大流通形成,提高外銷能力和市場開拓力。著力培植擴大行業協會、運銷組織、販運大戶和經紀人隊伍,推進蔬菜行業協會、運銷公司與農民之間的產銷鏈接,提高蔬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流通組織的服務功能,通過找市場,抓訂單,統一規模種植,建立和完善服務制度,統一種植戶的思想認識和市場意識,實現拱棚蔬菜的產銷有機銜接,提高經濟效益。
3.4 加大扶持力度
拱棚蔬菜產業建設是一項投入大、回報高的產業,要按照建大產業、大市場的目標,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對拱棚蔬菜產業建設的投入,重點抓好“一個主體,四個配套”。一個主體即農戶投資為主體,四個配套即省、市資金配套,市、鄉財政配套,產業貼息貸款配套,災害性保險配套,從資金和保險上解決農戶發展拱棚產業融資難、抵抗災害性天氣難的問題。
3.5 強化技術服務
不斷完善技術承包、技術入股、績效考核等農技推廣激勵機制,激發市、鄉兩級農技人員的工作熱情,提升農技人員的服務效能。加大對外人才引進力度,針對玉門市拱棚蔬菜產業發展方向,每年有計劃的引進(培養)3~5名對口專業的大學生,彌補全市農業科技人員緊缺的短板,建立健全技術服務的保障體系。重點鄉鎮、重點片區派駐技術員蹲點長期指導,一般片區掛點技術指導,定期組織技術骨干巡回培訓,不定期到各個片點巡回指導。各鄉鎮要抽調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實行長期聯系點指導,向上聘請專家,向下充分利用示范戶、土專家、種田能手、帶頭人和各種蔬菜協會,為拱棚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服務。
參考文獻:
[1] 俞潤萍. 玉門市高效田建設初探[J]. 甘肅農業科技,2011(2):35-37.
[2] 許鳳蓮. 玉門市農村清潔能源建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23):61-63.
[3] 郭 蓉. 甘肅省玉門市生態環境現狀與水資源評估[J]. 北京農業,2016(2):160-161.
[4] 景 軍. 玉門市農村土地流轉情況調研報告[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21):34-36;38.
[5] 樊紅衛,李金霞,趙明強. 4個番茄新品種在玉門市雙拱雙膜示范區的引種初報[J]. 甘肅農業科技,2016(5):41-43.
(本文責編:陳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