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鑫

鼎山小學、聚奎小學、菜市街小學南城校區,9月,新學期開始時,重慶市江津區將會再增3所學校。
今年,國家教育部網站公示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江津名列其中,這標志該區被正式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鮮有人知的是,在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過程中,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驗收時間推遲一年
近日,趁著放暑假,江津區雙福小學校長袁仁超頂著烈日現場察看了雙福三小的建設情況。
“聽說上個月開的工,目前正在平場。”面對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袁仁超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袁仁超為何如此關心鄰校建設?
原來這位連任兩屆的區人大代表一直都在關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一社會問題。
據了解,江津區早在2011年就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專項規劃,從2012年起全面開展創建工作。
按計劃,江津區原本應在2015年接受市級驗收,為何會變成2016年?
話得從2013年說起,當年,袁仁超四處走訪調研了解到,江津區學校還存在場地不足、校舍不足等諸多困難。行業內人員紛紛對創建工作表現出不同程度擔憂,認為2015年要想通過市級驗收難度非常大。
作為一名聯系教科文衛工作的區人大常委會委員,當年底,在區人大常委會討論次年監督議題時,袁仁超建議,把聽取和審議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創建工作情況納入其中。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石詩龍介紹,區人大常委會對代表建議高度重視,不僅將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創建工作情況作為2014年重點監督議題,還于當年9月,組織調研組,分赴幾江、白沙、吳灘等8個鎮街17所中小學進行實地調研,并到南岸區考察學習相關經驗。
調研的結果是:按評估測算,全區僅有40%的學校達標。因此,區人大常委會向區委提出推遲一年接受重慶市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督導評估的建議。
1928名代表走進校園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江津還需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
2015年1月,江津區人大常委會把第十二個“人大代表活動日”專題確定為“人大代表進校園”。
“確定這一專題,就是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全面收集義務教育學校的問題,梳理整理成意見建議供區委區政府參考決策,并幫助協調解決困難。”石詩龍說。
當年4月,江津區的各級人大代表熱情高漲,投入到活動中。
在賈嗣希望小學,代表們視察學校建設,現場辦公解決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設備緊缺的問題;
在江津二中,代表們察看宿舍和食堂,研究學校建設用地與城市發展規劃整體推進。
......
據統計,活動中,江津區1928名各級人大代表走進289所學校,視察調研500余次,形成調研報告50余篇,收集群眾意見950余條,向區政府提書面建議339條,并推動區財政投入4.43億元用于改善教育基礎設施。
各級人大代表不僅提建議,還親力親為,協助解決實際問題。
2015年,江津區先鋒小學改擴建,面對征地困難,區人大代表、當地村支部書記吳開芬等連續幾個月早上7點出門,晚上11點多回家,幫著做群眾工作。“修學校是造福子孫的事,我苦點累點算啥!”
2016年9月,先鋒小學新校區建成投用,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江津區的市人大代表張崇強為江津區柏林中學捐獻一批課桌;
區人大代表李勛會協調12家企業幫助9所學校解決體育設施配套、場地硬化、籃球場塑化等問題16件。
......
據不完全統計,在推動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中,江津各級人大代表援助學校建設項目50余個,解決各類問題300余件。
133所義務教育學校受益
在代表進校園活動中,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張平在調研廣興學校時發現,學生宿舍嚴重不足、學校食堂不能滿足師生用餐需求。
為此,張平撰寫了《關于改善廣興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議》。該建議被列為當年區領導重點督辦建議。
2016年4月26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光武帶隊對該建議進行現場督辦。
在該校的基礎設施改擴建過程中,區人大常委會還組織張平以及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現場協調解決問題,督促工程加快推進。
在2016年11月的區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上,還對該建議辦理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
目前,廣興學校學生食堂已改建完畢,學生宿舍今年9月便可投用。
該建議的督辦落實僅是一個縮影。
“我們按照交辦準確率100%、按時答復率100%、重點建議領導現場督辦率100%進行處理,同時實施分類統計、分類督辦、跨年度督辦和滿意度測評,推動建議落地。”石詩龍稱,這不僅有效解決了部分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和擴建用地等問題,還解決了全區學校電腦配置不足等困難,有力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為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據見證實績。創建過程中,江津區先后投入20余億元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累計新增校地1000余畝,新建、改造校舍72萬平方米、新建改造運動場48萬平方米。整體新建、遷建、擴建中小學校20所,改造義務教育薄弱學校86所,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64所、教師周轉宿舍2400套。投入1.49億元實現了中小學教育信息與技術裝備“脫胎換骨”。大手筆的投入惠及全區133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13余萬師生。
江津區委采納了區人大常委會的建議,在推遲一年、各項條件成熟后,2016年5月,該區接受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對其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綜合督導,獲充分肯定。
2016年12月,重慶市2016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認定意見反饋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推進會傳來消息,江津區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認定標準。
經教育部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的最后認定,今年江津區被正式列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校校得發展,管理得提升,師生得實惠”是創建獲得感的集中寫照,而相關調查顯示,如今,群眾對該區義務教育的滿意度在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