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沙盤心理技術應用研究院·健心海團隊在劉建新教授的帶領下,借鑒申荷永、張日、魏廣東等教授20多年的沙盤游戲在中國的應用經驗,提出了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以結構式團體為載體,使沙盤游戲各要素發揮其干預功能的、具有我國特色的體驗式團體沙盤心理技術,并且廣泛、深入地用于教育、醫療、衛生保健、社區家庭、企事業管理、公安司法、部隊等行業的各個群體。團隊堅持認為“得過病的醫生才能是好醫生”,因此在沙盤心理技術培訓與應用中,以結構式團體體驗的方式,強調沙盤的療愈功能,以“不分析、不解釋、不判斷、不評價,重感受、重陪伴”為基本工作原則,強調“以游戲的心態積極、認真、用心參與,帶著關懷的陪伴,守護、關照,耐心傾聽和等待(靜待花開),默默欣賞,用心感受,必要時真誠分享”的工作過程開展了多種形式、多項內容的心理健康、心靈成長等課程。
7年來,團隊在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的指導下,攜手“心教育”等平臺,通過“體驗式團體沙盤·健心公益萬里行”走入50多個城市與地區的學校、心理機構、企事業等應用體驗式團體沙盤心理技術進行心理健康普及工作,體驗悟證了成長;通過“‘心之語喀什地區沙盤游戲大型三年公益項目”走進喀什11個縣市三次,培訓當地幼兒教師2400名;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的“‘心希望心理健康科普進校園公益計劃之體驗式團體沙盤心理技術進校園活動”,三年力爭將進百所學校,項目剛啟動半年,已經開展了50多所學校,并進行了二期講師班培訓;通過“健心陽光+”活動培養志愿者,進入社區為老年人、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特殊家庭等沙盤陽光課程;通過“‘情暖童心特殊兒童及家庭培養計劃”,服務特殊兒童及家長近萬人。
團隊通過體驗式團體沙盤師的進階培訓,目前培養了近7000名能走近多個行業、多個群體應用沙盤技術的沙盤師。近期,團隊正在進行各個行業內的操作流程的討論,以期達成共識,并研發“體驗式團體沙盤減壓課程”、“體驗式團體沙盤與應激晤談課程”等多項應用課程。團隊也吸引了美國心理學學者到中國來體驗及學習具有中國特色的沙盤心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