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冰
摘要:現今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生豬飼養行業規模也不斷的擴大,為了更好促進我國畜牧行業的穩定發展,就要提升對生豬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視,尤其是春季豬疫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對春季豬疫病類型進行全面研究,從而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降低疫病對生豬飼養業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畜牧業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春季;豬疫病防治;關鍵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7-0045-01
1 在春季時節中主要的豬疫病類型分析
1.1 豬瘟疫病
對于這一疫病的特點就是傳染性較高。豬瘟的多發時節就是在春季,而且形成豬瘟疫病主要因素就是豬瘟病毒的影響,通過對其病毒特點進行分析,發現可以將豬瘟疫病分為急性型、非典型性兩種。首先,急性型豬瘟,對于這一疫病的發病特點主要是病情發生比較突然、發病特征相對比較明顯。對于這一類型的豬瘟疫病其臨床特征是比較顯著的,也是比較容易被確診的。因急性型豬瘟的特點,一旦確診后,飼養員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疫病的防治,防止病情繼續擴大。其次,非典型性豬瘟,有著疾病發展緩慢、發病特征不明顯的發病特點。而因非典型性豬瘟發病時間相對較長,如果從豬體上明顯的表現出病理特征的情況下,那么將以無法有效地對其進行治療了,所以對于這一疫病的防治方法不能單一的選擇疫苗防治。
1.2 口蹄疫疾病
對于春季時節多發的疫病中,豬口蹄疫病癥是一個相對比較常見的病癥。對于這一疫病多發生在幼齡時期的豬仔中。口蹄疫病也是由于口蹄疫病毒所引發的,其疾病的傳播速度也是相對比較快的。所以在生豬養殖業中應做好預防口蹄疫病的措施,以免疫病給生豬飼養帶來影響。
2 春季時節中豬疫病防治的主要策略
2.1 關注與豬病的預防工作,從根源降低感染問題
要想在春季時節降低豬病感染的機率,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防治策略和治療理念。應對豬病感染因素進行研究與分析,并做好豬病預控工作,從而有效地從根源降低豬病感染問題。由于我國生豬養殖規模的不到壯大,所以在生豬養殖中必須要重視疫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在春季疫病多發時節,必須要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對豬疫病進行有效的防治。飼養員必須要掌握更多防治策略,并且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解決策略,進而從根本上降低疫病傳播問題給生豬養殖工作帶來的影響。
2.2 有效的免疫策略
在實際的生豬養殖場當中,為了更好地降低疫病的發生,就必須要做好預防工作內容。對于口蹄疫的免疫工作,應該在春季和秋季間進行運用。對于豬瘟的免疫工作,應該通過對公豬、母豬以及仔豬進行分開免疫工作。對于免疫工作的開展應嚴格根據疫苗的接種要求開展,對于不同階段的生豬應該運用不同的疫苗接種形式來進行,從而更好地保障免疫工作的有效開展。并且飼養人員也要在相應的專業程序要求下開展合理的、嚴格的免疫工作。之后也要根據實際的防疫結果,來謹慎選擇疫苗,從而確保疫苗接種工作的有效開展,在開展疫苗接種工作前應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應該將要使用的疫苗進行合理的檢查,應對疫苗的名稱、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生產批號等信息謹慎了解和明確,進而有效地保障疫苗屬于合格產品。其二,在進行疫苗注射中,應該重視消毒工作。其三,免疫接種時,保障操作形式的規范性。其四,疫苗注射前,應對生豬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保障其滿足注射疫苗的相應標準。其五,應對豬群中個別體質進行區分,如果在生豬接種疫苗后出現過敏反映,要及時運用腎上激素等抗敏藥物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保障生豬的健康。
2.3 保障消毒工作和隔離工作的有效開展
定期有效的消毒工作是對疫病傳播進行預防的一種良好策略。對于實際的消毒范圍應該有飼養生豬的圈舍以及其生長環境等。由于很多疫病的發生都是由于其病菌因素而導致的,所以做好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飼養員應該根據相應時節、飼養要求等,定期進行消毒,尤其是春季和秋季病菌多發時期,一定要保障消毒工作的有效開展。一旦在春季時節有生豬感染疫病,就必須要根據相應規定和要求做好隔離工作,并根據生豬的病癥制定合理的治療措施,并保障病豬遠離健康的生豬,將其單獨進行隔離和治療,以免疫病再度傳染。
3 結束語
春季豬疫病防治工作是最為重要的工作,是保障生豬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下生長的關鍵策略,所以養殖人員必須要重視這樣工作的有效開展,并且根據相應疫病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降低因疫病給生豬養殖工作帶來的影響,進而全面有效地推動我國畜牧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偉新.春季豬疫病防治的關鍵技術探究[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 2017(05) .
[2]沈雪松.消毒在豬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7(07) .
[3]蘇曉媛.豬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分析[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 2017(06) .
[4]劉儒林.豬疫病的治療與防治措施[J].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