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強 呂桂萍
摘要:我國的奶牛業發展潛力巨大,提高母牛繁殖率迫在眉睫。當前影響母牛繁殖率的因素也很多,如在營養方面能量負平衡問題、蛋白質水平問題以及微量元素礦物質元素的缺乏、年齡及遺傳因素、各種產科病、代謝病、傳染病,管理不合理、繁殖技術落后或不科學等。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顯著的提高,因此,我國人們對奶制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就需要對我國的奶牛產業提出新的發展要求,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促進奶牛業的發展,使奶牛的繁殖率得到增長。但是,就目前我國奶牛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奶牛的繁殖情況并不太樂觀,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針對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要盡快找到病因,在了解病因病情的基礎上解決問題,促進母牛繁殖率的增長。同時,在日常喂養飼料時,要注重營養均衡,健康合理的飼養,保證母牛的健康,促進母牛業的發展與進步,從而進一步提高母牛的繁殖率滿足人們的需求。
關鍵詞:母牛繁殖;繁殖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7-0097-02
1 影響因素
對母牛來說,影響其繁殖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具體可從以下5方面來進行分析。
1.1 遺傳因素影響
和人類一樣,動物的繁殖以及其他方面的性狀大多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母牛的繁殖情況與繁殖水平也主要是受其基因的影響。在對母牛進行飼喂養殖時,要對其母代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與記錄,觀察母代的具體良好性狀與不良性狀。如果母牛母代身上有一些不好的方面,極有可能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使子代受到影響,造成子代出現和母代一樣的問題,從而影響母牛的繁殖率。
1.2 外界自然環境影響
母牛的繁殖情況與外界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一般情況下,母牛在溫暖適宜的環境下較為容易受孕,而在一些極端天氣下則大大降低了受孕的可能,例如在冬季天氣寒冷時以及在夏季天氣炎熱時都很少會出現繁殖成功的情況。另外,如果外界環境突然改變,地質環境出現異常時,母牛的受孕情況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當今社會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嚴重,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導致地球上一些極端天氣時有發生,每年都會出現自然災害以及極端天氣,這些也是影響母牛繁殖的重要因素。
1.3 受病情影響
奶牛在繁殖受孕方面也會受很多疾病的困擾。一些產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炎、子宮肌廇、卵巢發育不全、卵巢囊腫、乳房炎都嚴重阻礙了母牛的受孕以及生產繁殖。受這些產科疾病的影響,母牛會出現受孕困難的情況,這會大大降低母牛的繁殖率,阻礙母牛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某些代謝病如酮病、酸中毒、脂肪肝等,使奶牛初次配種時受胎率低。因此,這將大大增加母牛的受精次數,使產后到懷孕的時間延長。據報道,患有胎衣不下、子宮炎或卵巢囊腫的奶牛與健康奶牛相比,其受胎率分別下降了14%、15%和21%。除以上的疾病外,某些傳染病也會引起牛繁殖力下降如布病等。
1.4 受飼養因素影響
很多奶牛產業在飼養奶牛時,都會因飼養飼料方面出現問題使奶牛的繁殖情況受到影響。有些奶牛農場牧場在喂養奶牛時為了追求高利潤低投入,會選擇一些沒有價格低廉較為劣質的飼料進行喂養。受這些沒什么營養且劣質飼料的影響,奶牛在冬季與春季大多不發情,從而影響母牛的受孕情況,使母牛產業受到影響。另外,母牛在生產后也要進行護理工作。母牛在生產之后就會出現身體虛弱的情況,一些不懂情況的飼養人員就會選擇多喂飼料來促進母牛身體的恢復,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在母牛惡露沒有完全排除之前,假如過多的喂了精料,就會使母牛體內出現問題,影響母牛以后的發情情況以及以后的繁殖情況都會受到影響。在奶牛產奶時,不可一味追求產奶量而對母牛進行催奶,有些產業工作人員會在奶牛產奶的過程中大量喂精料來促進產奶量的增多,這樣做很容易引起飼料中的能量蛋白質比例失常和鈣磷比例失調,導致某些代謝疾病的發生而引起不孕。
1.5 管理水平影響
在進行養殖過程中,要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要使母牛擁有充足的運動以及受到充足的陽光和日照。在喂養飼料時,要保證飼料的新鮮以及營養。奶牛的居住環境要干凈干燥,同時,要有良好的通風情況,舍內的合理條件應為夏季涼爽干燥,冬季溫暖御寒。另外,要對舍內牛的數量進行嚴格控制,根據牛的生產類型不同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分配工作。不同生產類型,基礎母牛占牛群的比例應為:乳用牛50%~70%,肉用牛、役用牛和乳肉兼用牛為40%~60%。這樣安排,既有利于提高母牛受配率(指受配母牛頭數占繁殖母牛總頭數的百分比),擴充牛群,又能保證一定的出欄率。另外,在使用妊娠母牛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保證母牛的身體健康以及繁殖率不受影響。假如在乳用母牛使用期間,一味的要求產奶量,不顧及母牛自身情況,使母牛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的話,母牛的身體就會出現問題,使母牛的產奶質量受到影響,更為嚴重將會影響母牛的繁殖情況。另外,役用母牛的使用也有要求,在其受孕期間,假如對其使用頻率過于頻繁的話,也會使其身體受到損害,影響其日后生產以及繁殖情況。
2具體解決措施
在奶牛繁殖方面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大大影響奶牛的受孕情況,導致奶牛的生產受到影響,使奶牛產業發展速度緩慢,不利于其他奶制品行業的發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解決奶牛繁殖方面出現的問題是提高母牛繁殖率促進奶牛產業發展以及促進其他奶制品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也能促進奶牛行業的發展,提高養殖人員的積極性。首先,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日常護理工作
在奶牛養殖過程中,要使奶牛的生產繁殖過程中都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只有營養跟得上,奶牛才能健康成長,更好的進行生產繁殖工作。在很多情況下,奶牛一旦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一定會對其身體機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會導致不孕情況的發生。為了解決這一營養問題,首先在日常飼料的喂養方面要保證營養均衡,避免出現因營養不均衡的問題造成母牛繁殖異常的情況發生。當牛出現營養不良時,母牛會瘦小羸弱,不利于身體各方面的正常運行,就生產繁殖來說具體表現為性成熟晚、性周期障礙或不規律、性機能減弱、胚胎發育受阻和早期流產等。當母牛出現營養過剩時,母牛會得肥胖癥,受肥胖的影響使身體機能受到影響,不利于生產繁殖。再者,還要時刻注意奶牛身體內部各種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因素的影響,保證奶牛身體健康一定要使奶牛體內營養均衡,各種營養成分都有。同時,要使奶牛擁有適量的運動,使身體得到鍛煉,在室外活動時吸收室外新鮮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2.2做好產后護理工作
母牛繁殖情況的好壞與母牛的身體情況有著直接的影響,假如母牛身體出現問題,也會阻礙母牛的繁殖情況。一般情況下,母牛在生產以后都會出現身體機能衰退的情況,這時母牛極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侵蝕,極易出現感染患病的情況。因此,在母牛生產過程前后都要對其居住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在陰道檢查、輸精和助產等操作中,要嚴格消毒,慎重操作,防止生殖道人為感染和損傷。
2.3 檢查病情
對母牛來說,它們的繁殖情況很容易受到一些傳染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影響。一些傳染病,例如牛病毒性腹瀉、牛鼻氣管炎、布氏桿菌病等,引起不育不孕、胚胎早期死亡、胎兒干尸化、流產、死胎、出生前后死亡等。另外,有些傳染病可導致整群的、持續性的繁殖障礙,在一定的條件下造成傳播、流行。因此,在生產中必須抓緊治療牛群中患生殖器官疾病的個體,同時嚴密控制傳染病的發生與傳播,使牛群在健康的條件下正常進行繁殖。
2.4 保護肢蹄
對母牛這種生物來講,其肢蹄是其身體健康的主要支撐。對于牛這種體型較為龐大的牲畜來講,它的四肢以及前蹄是支撐身體的重要部位。一旦其肢蹄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母牛的身體情況受到影響,使母牛不能正常的站立,影響其日常生活。因此,保證牛的肢蹄正常是很重要的,在飼養母牛的過程中,要對其肢蹄進行具體的保護工作。要定期對牛的肢蹄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時要盡早治療。
2.5 做好發情鑒定,適時配種
要仔細觀察母牛的發情情況,當母牛發情時,母牛會表現出與平時不同的異常情況,具體表現為煩躁不安,并且伴隨著聲音,爬跨其他牛,外陰紅腫,有黏液。排卵時間的確定須從外陰部腫脹程度、陰道黏膜的變化、黏液量和質的變化、子宮開張的程度、是否接受爬跨、直腸檢查卵巢卵泡的變化等方面綜合分析,才能找出最適宜的輸精時間。飼養人員應該注意的是,當母牛出現由神態不安轉向安定,發情表現開始減弱時,或者是外陰部腫脹開始消失,子宮頸稍有收縮,黏膜由潮紅變為粉紅或帶有紫褐色,黏液量減少,成混濁狀或透明有絮狀白塊;卵泡體積不再增大,皮變薄,有彈力,泡液波動感明顯上述情況之一就可進行輸精。對發情異常或不發情的個體要找出原因,及時采取改善飼養管理、藥物治療、激素催情等措施,提高母牛的受配率。
3 結束語
母牛的繁殖情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同時,這些因素的不同其解決辦法不盡相同,這就需要養殖人員充分了解飼養奶牛的知識,當母牛出現問題時能夠對癥下藥,解決問題。促進奶牛繁殖率的增長就能使奶牛產量得到增長,從而促進奶牛產業的發展,促進奶制品行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程伶.維生素E和硒對奶牛乳房炎和乳質的影響[J].當代畜禽養殖業,2002(08).
[2]錢利純,鄒曉庭,王雷杰.維生素E與母豬繁殖[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02(03).
[3]劉江,耿雪川,胡秋成.維生素E與產科疾病[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2(05).
[4]任善茂,陶勇,張牧.維生素對母畜繁殖力的影響[J].飼料博覽,2001(03).
[5]李飛,楊華,侯延旭.亞硒酸鈉VE對犢牛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草食動物,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