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中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社會居民的生活水平質量也日漸提高,肉類食品成為了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養殖戶加強了對于肉豬的規模養殖。為了規避肉豬養殖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實現養殖經濟、生態效益的提升,養殖戶需要在養殖的過程中針對各項問題進行解決。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規模化豬場的環境污染治理策略,希望由此促進生豬養殖業的健康與生態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規模化;豬場;環境污染;治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S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6-0012-02
為了滿足我國社會居民的飲食需要,我國的養殖戶在肉豬養殖的過程中,加強了對于養殖規模化效益的提升。事實上,肉豬養殖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對養殖場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為此,養殖單位以及人員需要加強對于新技術、新理念的運用,促進養殖效益的提升。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養豬場環境污染的治理問題,由此為肉豬養殖單位謀求更高的經濟利潤。
1 規模化豬場對環境污染
為了提升肉豬養殖的效益,實現養殖管理效率的提升,養殖場往往借助規模化的場地養殖方法進行作業。事實上,規模化的豬場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環境污染的問題,影響了養殖單位效益的取得。關于規模化豬場對環境污染的具體表現,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下[1]。
1.1 規模化豬場對大氣污染
肉豬在生長的過程中,其所排泄的糞尿中往往包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諸如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這些物質在自然的環境中往往能夠快速的腐敗發酵。一般情況下,糞尿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能夠在有氧的環境下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硝酸鹽類,若在無氧的環境下,則易生成甲烷有機酸、醇類、氮硫化椒甲胺等。據統計,年出欄10萬頭肉豬的豬場,其在經營的過程中每小時能夠實現15.9 kg氮、14.5 kg硫化氫以及15億菌體的排放,進而導致直徑為45km內的空間環境受到污染。不僅如此,由于肉豬的糞尿在自然環境中往往會發酵生成臭糞素等物質,進而對大氣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2]。
一方面,肉豬糞尿產生的惡臭,會對養殖場周邊區域居民的生產、生活活動造成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這些氣味會對人畜呼吸道造成較為強烈的刺激傷害,并導致母豬生產力的下降,不利于生態、經濟效益的提升。不僅如此,這些氣體的擴散還會導致溫室效應、酸雨等大氣環境的出現。最后,肉豬糞尿成為了蚊蠅、細菌生長的溫床,并大大加快了疾病的滋生、傳播速度,并導致污染環境問題進一步嚴重[3]。
通過相關調查研究發現,豬場附近化糞池中的污水往往含有大量的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等病毒,其揮發之后,會對豬場周邊的環境產生較強的負面影響。
1.2 規模化豬場對水體污染
目前,我國的規模化豬場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會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其中包括養殖場清掃污水、部分糞便、食物殘渣等。這些污水若不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其往往會導致養豬場周邊的地表徑流受到污染[4]。
不僅如此,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寄生蟲、重金屬、病原微生物等物質,故而其在地表徑流中會出現分解的狀況,進而導致水體中的氧氣被大量消耗,促使原有的地表徑流中含有較多的有毒物質,并使得水體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最終導致養殖場周邊區域的水流變黑發臭。
事實上,這種污水的出現往往導致人畜飲水質量的下降,并導致與該地表水相關的產業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促使水體生態平衡的進一步下降。此外,部分規模化豬場在運行的過程中為了降低糞污處理的成本,其往往用水進行糞便的沖刷 ,并將其處理完畢后堆放至堆肥場、化糞池中,進而導致污水池在雨天出現污水四溢的狀況,進而導致水質污染問題的出現。
1.3 規模化豬場對土壤的污染
目前,我國的規模化養豬場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借助豬糞還田的措施進行豬糞的處理。但事實上,由于豬糞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蟲卵等物質,其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進行排放,往往會導致各類有害生物在土壤中生存、繁殖,進而導致土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各類有害物質則會在農作物中繼續生長,最終導致了傳染源的擴大,易誘發疾病傳播[5]。2治理規模化豬場環境污染的措施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規模化豬場運行的經濟利潤、社會效益的進一步提升,養殖單位在相關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豬場環境污染問題的處理。關于常見治理規模化豬場環境污染的措施,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2.1 加強環保宣傳教育
作為規模化豬場經營的主要參與者,養殖人員的環保意識往往對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關部門單位需要加強對于環境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并對豬場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以及環保教育,從而以此促進其素質的提升,實現豬場環境污染問題的規避。
在這一過程中,有關單位還需要對豬場經營者進行必要的考核,并確保工作人員持證上崗,促進各項環境污染問題能夠在源頭上得到解決[6]。
2.2 加強立法工作
為了進一步促進規模化豬場環境污染問題的解決,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完善,確保規模化豬場在建設、生產等環節能夠有章可循。此外,有關部門需要加大監管工作,并對不達標的豬場進行整治工作,確保豬場的糞污處理設施遠離居民區。
不僅如此,有關單位還需要借助生態學、系統學的原理進行規模化豬場環境問題的解決,并依據同時規劃、同時實施、同時發展的“三同”原則進行豬場生產、經營、治理工作,促進各項效益的取得。
2.3 采用“干清糞”工藝
養殖戶在進行規模化豬場經營的過程中, 為了促進豬舍清理效率的提升,實現清理成本的降低,往往借助清水沖洗的方法進行處理。事實上,這一方法在推行的過程中不僅導致水資源的浪費,還會對養殖場周邊的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降低了豬場養殖效益。
基于此,為了促進規模化豬場糞尿的科學化處理,養殖戶需要借助干清糞工藝進行相關作業。在這一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實現糞尿分離處理工作,并借助機械設備進行刮糞作業。一般而言,這一措施的采取不僅能夠實現糞污處理效率的提升,還能夠降低糞污對豬體本身污染,實現了環境污染問題的解決[7]。
2.4 科學規劃場址用地
規模化豬場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占地面積大,基于此,為了確保豬場環境污染問題的有效解決,養殖戶需要科學的進行養豬場場址的優化選擇,確保用地狀況符合當地城鎮發展、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做到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統一,并遵循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原則,促進選址合理性、科學性的穩步提升,促進各項效益取得。
2.5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
在肉豬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可以在肉豬的飼料中適當添加微生態制劑、中草藥、礦物質等添加劑。事實上,這些物質的添加不僅能夠促進飼料轉化率的提升,實現肉豬健康狀況的提升,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有害物質的排放,實現了豬場惡臭狀況的緩解。
2.6 科學利用糞污
事實上,糞污的科學化利用往往能夠實現全球資源、環境危機的緩解,實現更高的經濟、社會效益的取得。基于此,為了促進規模化豬場環境問題的科學化處理,養殖戶需要科學的開展糞污處理工作。
在這一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實現肥土還田效益的提升。此外,由于自然堆肥作業在開展的過程中會因為好氣性微生物的出現而對糞便有機物進行分解工作,從而產生大量的熱量,盡管能夠實現對于有害生物的滅絕,但是其卻存在占地面積大、效率低、易散發臭氣的問題。為此,技術人員需要加強對于各類糞污處理設備的研發、運用,諸如酵塔固液分離機建立大型有機肥廠等。
此外,豬糞等物質在現代發酵技術的運用下,往往能夠實現對于沼氣資源的生產。作為清潔可再生資源,沼氣資源的運用往往能夠實現低碳、綠色效益的提升。一般而言,16頭肉豬1年的糞便所產生的沼氣量相當于1噸汽油的能量,因而有著較為寬廣的運用前景[8]。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肉豬養殖效益的提升,我國的養殖戶加強了對于規模化豬場的經營,并在此過程中盡可能的規避豬場環境污染問題。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規模化豬場對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并就治理規模化豬場環境污染的措施(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加強立法工作、采用“干清糞”工藝、科學規劃場址用地、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科學利用糞污)進行論述。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以及理念的發展,我國規模化豬場的環境污染問題必將獲得有效的解決,促進各項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取得,滿足我國社會居民的食品需求。
參考文獻
[1]姜海,楊杉杉,馮淑怡,曲福田.基于廣義收益—成本分析的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策略[J].中國環境科學,2013,(4):762-767.
[2]潘越博,羅玉柱,史兆國,李和國,田宗祥.武威市規模化豬場污染物無害化循環利用研究[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1,(5)5:54+90.
[3]鄧覓,吳永明,萬莉,車建剛,張杰,萬金保.江西省規模化豬場糞污治理現狀與問題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16,(15):67-71+77.
[4]楊少海,李文英,彭智平,黃繼川,于俊紅.規模化豬場污染治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規程[J].廣東農業科學,2015,(11):85-87.
[5]王芳,屈小媛,吳世根,任春光.微生態制劑治理規模化豬場環境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豬業,2014,(2):53-55.
[6]唐素云,齊振宏,李欣蕊.生計資產對規模養豬戶環境風險感知的影響實證[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4,(5):602-609.
[7]黃勤樓,黃秀聲,陳鐘佃,馮德慶.規模化豬場污染及廢棄物循環利用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7,(10):175-178.
[8]潘越博,李和國,田宗祥,郭志明,羅玉柱.甘肅武威市生態養豬模式探討[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7,(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