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立 張仲華 張榮武 蔡軍
摘要:在養殖過程中保證經濟收益,就要運用科學的養殖方法,不僅要注意有動物的飼料營養和飼養方法,而且在現實中,溫度、舍內空氣質量尤為重要。
關鍵詞:豬舍溫度;氣體安全;方法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6-0031-01
1 豬舍溫度對豬產生的影響
1.1 豬舍溫度對生長期的小豬產生的影響
豬舍的溫度對生長期的豬在增重上具有較大影響。在實驗中,將三個豬舍的溫度分別調在高溫度中(27℃以上)、適度溫度中(15~21℃)以及低溫度中(5~21℃)。然后將體重均等的3頭豬放在3個不同溫度的豬舍中,結果證明在溫度適中的豬舍中生長的豬,在飲食上較為正常,體重生長速度較快,發病率較低。而且有研究發現,豬舍的溫度每下降1℃,豬的進食量就會相應增加,但體重增重率卻會下降。從而證明,氣溫每下降1℃,進食的飼料變為體重的轉化率就會有所下降,而豬較適合生活在15~21℃的溫度之間。由此可見豬舍溫度對豬的健康狀況影響極大。
1.2 豬舍溫度對母豬受胎率的影響
母豬的受胎率跟隨季節的溫度變化而變化。有實驗表明,母豬在較高溫度下卵巢會出現功能減退的現象,會表現為沒有發情狀態,或發情時間不規律,并且受胎率明顯降低,產仔數量也會減少。但是較低的豬舍溫度卻不會對母豬的受胎率和產仔率產生影響。
1.3 豬舍溫度對豬酮體品質的影響
豬較長時間處在低溫環境中時,其肌肉中含有的脂肪含量較低。在試驗中,將體重均為70kg的豬放在超低溫和超高溫的不同豬舍中,直至豬的體重升為95kg。然后經過對其研究發現,處在低溫豬舍中的豬酮體肌肉中瘦肉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主要是因為豬在低溫環境中需要通過不斷的運動來增強體溫,較多的運動量轉化為了瘦肉含量。
2 豬舍溫度控制技術和方法
豬舍的溫度對豬的健康生長具有極大影響,因此在飼養過程中必須通過先進的溫度控制技術,維持豬舍溫度的舒適度,提高豬群的生長效率。
2.1 豬舍在建設過程中 需要采用保溫性能較高的建設材料,使用合理的建設材料能起到在冬季和夏季都保持豬舍溫度恒定的作用。實現豬舍中冬季保溫,夏季隔熱,并且在晝夜溫差上也不會出現較大差別。因此在選擇豬舍建筑材料時,要選用一些保溫建筑材料,雖成本偏高,但是在飼養過程中能極大提高豬群的健康水平和繁殖率,同樣會提高經濟效益。
2.2 在許多養殖場中 豬舍的屋面設計多由石棉瓦構成,其成本較低但是保溫性能極差。在豬舍屋頂的設計中,可以采用泡沫夾芯板或彩鋼巖棉夾芯板,內層使用PVC代替彩鋼層。既保溫又耐腐蝕且重量輕,已經在大型養殖場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2.3 在普遍的豬舍建設中 透光設計往往被忽略。單層玻璃極容易導熱,熱量會通過玻璃大量流失,現代豬舍中,避免熱量損失和光照不足,在頂棚和墻面開設窗口采用雙層真空玻璃,防治熱量損失,避免豬舍內光照不足利于豬群的健康狀態。
2.4 在豬舍建設中 應考慮熱源和冷源裝置,隨著養豬規模越來越規范,人們對豬的福利也重視起來,比如,豬舍加入地暖和濕簾裝置,冬天用地暖加熱,夏季豬舍墻壁采用濕簾降溫,以利于給豬創造舒適的內環境。
3 豬舍氣體安全控制
豬舍中的氨氣含量目前是評定豬舍中氣體安全的評價指標。應該盡量將空氣中的氨氣含量控制在10mg/L以內,在當前較為現代化的豬舍中,主要通過通風系統和糞便處理系統來保證豬舍內的空氣安全質量。
豬舍的通風系統十分重要。豬舍無論在任何溫度和季節下都需要定時進行通風進而保證空氣安全,在通風過程中要保持風速的均勻和連續,溫度和強度都要和對應的季節相符合。通風系統要有智能管理控制系統,方便對豬舍內的通風、濕度和氧氣濃度指標進行智能調整。有效清除豬舍空氣中的灰塵濃度,濕度會控制在40%~70%之間。避免空氣中的塵埃濃度較高會對豬群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空氣中的硫化氫含量對豬群和人體產生的危害都是致命的。當硫化氫在空氣中的含量到達1mg/L時,人可以聞到硫化氫的味道,在其含量達到50~100mg/L時,人會感受不到它的氣味,空氣中濃度更高的硫化氫則對人和動物都會致命。因此,有時聞不到硫化氫的味道有可能其含量已經達到了致命水平,此時可以通過地下糞便處理系統減少空氣中的硫化氫含量,具有地下糞便處理系統的豬舍空氣中的硫化氫含量基本較低。
4 結語
要想提高豬群的生產性能,必須在飼養過程中重視豬舍內溫度的調整。另外提高豬舍內的空氣質量也至關重要,保證豬舍內的空氣流通,避免有害氣體的產生,才能保證豬群的健康與繁殖,增加養殖戶的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孫朋朋,宋春陽.豬舍環境因素對豬生長性能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豬業科學,2014,(08):86—87.
[2]梁松章.豬舍溫度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6,(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