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目前,我國養殖技術改革還處于探索期,畜牧業的養羊技術還處于試驗階段,需要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使得舍飼養羊效率逐步提高。
關鍵詞:規模;科學;飼養羊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6-0042-01
1 目前舍飼養羊的技術不足
我國舍飼養羊養殖方式還處于起步發展時期,還有很多需要完善。首先要解完善的是如何對羊舍進行選址與選擇合適的面積。在挑選羊舍廠址時,首先應該觀察選址附近交通是否方便快捷、羊舍的選址周圍的環境是否對羊群的生存有益。交通偏僻則對將來羊群的運輸帶來不便,選址最好坐北朝南以便使得羊舍能夠接受充足的陽光,使得羊舍內部保持干燥的環境。假如一些羊舍較地面較低,那么下雨的時候,羊舍就會極容易排水不便而產生積水,從而造成羊舍易于潮濕而造成飼養環境差;其次要完善羊群的飼養工作。現在不乏一些養殖戶為了減少成本,降低投入,建設羊舍時,直接將所有的羊安置于同一個羊舍內,不考慮羊的品種、大小、雌雄差異,而是直接以同樣的標準和方式進行集體無差別飼養,導致一部分羊因為得不到應吸收的營養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甚至一部分養殖戶不能及時清理羊舍內部的衛生,造成環境臟、亂、差,細菌橫生,這樣使得羊群疾病發生概率大大增加,羊群質量大打折扣。
2 如何高質量飼養羊討論
2.1 建造羊舍
進行羊舍建造之前,應慎重選擇地理環境。在生態環境適宜的地方建造適應環境的通風的羊舍,使羊的需求在生產過程中能得到一大部分滿足。建造羊舍時應該離地面一定高度建立,否則容易導致污水、產生的糞便等不能及時排泄造成環境污染,或者使床離地面約0.5m高,與此同時床面保留固定寬度,太寬或者太窄都會對羊群的活動以及排便帶來不便,這樣有利于產生的污水和糞便及時排到地下,如此建造對后期的清潔工作也帶來方便。
2.2 羊舍面積
在確定要建造的羊舍面積時,其所建造的面積既要能讓羊群有足夠的活動場所空間,同時要注意環境衛生、使其能得到及時的通風。根據研究表明,不同羊所需的面積不同:一般育成年所需面積最小,一般2/1~3/5m2/只,母羊4/5~1m2/只,單只飼養在4~5m2/只左右。
2.3 草料管理
為了保證舍飼養羊正常的生產,那么就要有充足的供肉羊食用的飼料以備用,同時也要有富裕的儲備的材料以備食用。羊的飼料分為粗、精2種類別,粗飼料是結合青牧草、干牧草、各種農作物秸稈根據一定比例調配而成,其中一些粗硬的農作物秸稈、不好食用的藤蔓,應該通過粉草機粉碎加工之后再給羊進行喂食;而精飼料是糠麩、餅粕、豆谷等精細農作物結合構成,但在配置飼料時,一定不要在飼料里摻加蛋白飼料。確定具體草料的供應量和草料的儲蓄量要根據養不同羊群的規模大小,經研究表明1只成年母羊和公羊平均半年每天會消耗掉15000g的飼料,1d的精飼料消耗量大約為250g,育成羊、羊羔的消耗量大約為成年羊消耗飼料的0.3、0.25,養殖戶的羊供應飼料工作與飼料的儲存工作應當參考上面給出的數據來進行。
2.4 羊舍衛生
為了維持羊活動空間的環境衛生,盡量做到每天1次清掃工作,如果患有傳染病,則需1周3次消毒,并使用敵敵畏溶液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
2.5 疫病的防治
舍飼養羊的防治工作尤其是預防工作不容忽視。養殖戶可以定期舉行一些防疫措施,例如:定期對羊群進行驅蟲處理,對羊群的生長環境進行清掃消毒處理,這樣有利于羊群的健康生長。
2.5.1消毒:養殖戶要定期對羊舍的飲水餐具、飼槽等進行徹底消毒,頻率一般為半月1次,羊舍的殺毒工作也要半月1次或1月進行1次,殺毒時用漂白粉溶液進行羊舍內噴灑。羊舍內外的糞便、污水等要及時進行清理,防治羊群吸入有害氣體而造成健康傷害。在進行新的羊群養殖工作之前,先要保證羊舍已經進行了徹底消毒才行。
2.5.2驅蟲和接種:預防接種一般1年進行2次,分別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進行接種。接種期間驅蟲工作也要同時做好,特別是有著寄生蟲嚴重污染的地區。接種時要對每只羊的健康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并采取將通過對羊進行肌肉注射四聯疫苗注入的方式將疫苗注入其體內。對于患有體外寄生蟲的羊,可以使用藥浴來進行驅蟲,具體的藥浴方法就是在藥浴前8h對羊進行禁食處理,藥浴前2h備好充足的飲用清水以避免藥浴時羊因不慎飲用藥水而導致中毒。需要注意的是懷孕2個月的母羊禁止進行藥浴。
當今畜牧業進行舍飼養羊是大勢所趨。相關的科研人員應逐步完善技術,提高飼養水平,致力于提升管理方法與管理方案,使羊群飼養快速而穩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軍.高效規模舍飼養羊技術[J].農業知識(科學養殖),2010,(3):22.
[2]李嬌嬌.舍飼養羊的關鍵技術[J].技術交流,2012,(4):23.
[3]丁云.淺談規模舍飼養羊的疫病防治[J].現代農業,2012(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