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年
張博士是一個勤勉的年輕人,在取得博士學位以后,又進入博士后工作站學習、工作了三年,在學業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還被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到新的工作單位。但是,在新的單位里,張博士似乎總是顯得心不在焉,工作一直沒有什么效率,單位領導和同事因此感到失望,認為他工作態度有問題。張博士對自己的工作也不滿意,但他并不認為自己工作態度有問題,只是說自己不在狀態,可是又說不清楚什么方面不在狀態。后來,經朋友介紹,張博士找到精神科醫生,經檢查,張博士罹患了成人注意缺陷障礙。在醫生的指導下,張博士接受了相應治療,很快,心不在焉的情況消失了,張博士回到了從前的狀態,工作很有起色,之前所謂“工作態度有問題”的說法也就隨之煙消云散了。
眾所周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它的主要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續聚焦),多動(與環境不相適應的過多的活動),以及沖動(不通過思考的沖動行為)?;颊咭虼丝赡苡绊憣W業、社交、工作任務或社會功能,導致發育中的問題。有研究顯示,約5%的兒童受此障礙的影響。
盡管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始于兒童期,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成年人罹患此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根據臨床表現分為注意缺陷型和多動/沖動型,而成人多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即成人注意缺陷障礙,前文中的張博士就是這種狀況。
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的公開報告,成人注意缺陷障礙的發病率為2.5%,也就是說,在成年人中,每40個人中就有1名患者。由于大家對這個障礙缺乏認識,患者一般并不知道自己的情況屬于醫學問題,不會求助于醫生;而旁觀者很容易從思想方面、態度方面分析問題,對患者進行批評;甚至許多精神科醫生也對這個障礙不甚了解。
成人注意缺陷障礙的臨床表現包括:
● 不能密切關注細節,或者在學業、職業中犯粗心大意的錯誤。
● 難以持續關注任務或娛樂活動。
● 當別人與其說話時,看起來沒有在聽(心思似乎在別處)。
● 不聽從指令,不能完成家務或工作任務(或能開始任務,但很快就不再關注)。
● 難以使任務井然有序(如不能很好地管理時間;工作亂七八糟,缺乏組織;錯過工作截止時間)。
● 回避或不喜歡需要持久精神努力的任務。
● 經常忘記任務或丟失生活所需物品。
● 容易分神。
● 在日常活動中經常忘記事情。
如果一個成年人具備上述情況的5種或以上,且經常發生,發生的場所涵蓋了家庭、職場、社交等場合中的至少兩種,持續時間超過了半年,就要高度警惕是否罹患成人注意缺陷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