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鋒
摘 要:鍋爐的正常燃燒包括均勻供給燃料,合理通風和調整燃燒3個基本環節。正常燃燒時爐膛為負壓,鍋爐正壓燃燒(即冒正)對鍋爐的安全運行是非常有害的。本文介紹了一起罕見爐膛冒正事件的原因分析過程,提供了爐膛正壓燃燒原因分析及預防的相關經驗。
關鍵詞:吸收塔;氧化風機;故障;正壓;冒正
1 前言
馬頭熱電分公司9號鍋爐系東方鍋爐廠生產的DG1025/17.4-Π12型鍋爐,型式為熱風送粉、四角切圓燃燒、一次中間再熱、平衡通風、固態排渣、半露天布置、全鋼構架、“Π”型布置的亞臨界自然循環汽包鍋爐。燃燒設備為水平濃淡擺動式直流燃燒器,分A、B、C、D、E五層,四角布置,均等配風,切圓燃燒。吸風機每臺爐配置2臺,型式為動葉可調軸流式,水平對稱布置,垂直進風,水平出風,風機入口介質溫度121℃,風機容積流量952919m3/h。
2 一起罕見的爐膛冒正事件經過
2016年12月15日,馬頭熱電分公司9號機組正常運行,負荷210MW,主汽壓力15.8MPa,主汽溫度540℃,再熱汽溫540℃,1、2、4、5號漿液循環泵運行,1號氧化風機計劃檢修。
15日21:00,2號氧化風機電流由45.9A開始緩慢逐步上升,至23:05運行人員監盤發現風機電流至47.1A時,準備派人就地進行調整時,發現9號脫硫石膏排出泵出口壓力降低,23:10氧化風機電流高掉閘。
23:19,六單元主控監盤發現9號爐爐膛負壓突然變正、2號吸風機電流突升,立即減小送風量,降低2號吸風機動葉,增加1號吸風機動葉,維持爐膛壓力。查DCS畫面發現2號空預器后煙氣溫度、2號低省入、出口煙溫迅速下降,單元長派巡檢到就地檢查發現2號低省處漏水,2號吸風機本體下方大量漏水,分析判斷為9號機低省系統泄漏,立即匯報值長解列低省系統,打開低省裝置放水門、放空氣門進行放水。
23:39,9號機2號吸風機電流恢復正常,后將2號低省進、出水手動門關閉,機組恢復正常運行。
故障期間爐膛掉焦引起灰渣噴出,造成1號、2號灰斗液壓關斷閥電纜燒損,清掃鏈掉閘。檢查發現9號爐4號角微油手動門后油管路處有明火,將微油系統解列,關閉4號角微油手動門后將明火撲滅。聯系鍋爐點檢嚴冰清、控制部輔控二班郭大偉到場檢查。檢修部鍋爐檢修一班張曉東到場交代:4號角微油氣動門閥燒壞;輔控二班郭大偉交代:4號角微油吹掃氣動門、微油霧化氣動門、微油氣動門均燒壞,部分電纜燒斷。處理過程中用9號爐吹灰控制箱處干粉滅火器4罐,用六單元主控室外過道南側干粉滅火器2罐。16日03:50檢修清理9號爐干渣機彎段處積灰后開啟清掃鏈正常。05:46控制部將9號爐1號、2號冷灰斗液壓關斷閥電纜臨時接好。活動液壓關斷閥冷灰斗將干渣清理干凈。
3 原因分析
3.1 爐膛冒正原因分析
經調閱歷史曲線,2016年12月15日23:10,9號脫硫2號氧化風機電流高47.2A,氧化風機掉閘。23:13吸收塔排水坑液位迅速升高,原煙氣壓力由2.5KPa升高至3KPa。23:17原煙氣溫度由100℃迅速下降至50℃,除塵器出口煙溫95℃無明顯改變。23:19,2號吸風機電流由172A升高至363A,爐膛冒正。23:53機組各參數恢復正常,重新啟動2號氧化風機。
由歷史曲線數據分析,當9號脫硫2號氧化風機掉閘后,吸收塔溢流管大量溢漿涌入原煙道造成原煙氣溫度降低、壓力升高;當進入吸風機后,造成吸風機電流升高、出口阻力增加、通風流量減少,最終導致爐膛冒正。
分析吸收塔原煙道進漿原因如下:
(1)漿液氣泡含量較多
原煙道底部標高19.8m。原煙道進漿液時,吸收塔液位顯示14.9m,因吸收塔漿液氣泡含量多,吸收塔液位測量采用壓差式變送器,漿液內氣泡含量增多時不影響壓力變化,故不能準確測出吸收塔內包含氣泡的實際液位。
(2)氧化風機掉閘,加劇漿液內氣泡變化,造成漿液擾動大,液位迅速抬升。
15日23:10,9號脫硫2號氧化風機掉閘,氧化空氣壓力突然消失,吸收塔漿液中氣液平衡被破壞,吸收塔上部漿液內的氣泡破裂,下部漿液迅速補充,致使漿液液位抬升,造成吸收塔溢漿管(標高18m)大量溢流,吸收塔排水坑液位升高。同時攜帶大量氣泡的漿液進入原煙道。
3.2 運行人員誤判為2號低省泄漏原因分析
(1)事件發生時2號低省出、入口煙溫下降,出口煙溫由98℃降至86℃,入口煙溫由152℃降至115℃。實際為2號吸風機側煙氣流量下降,低省通水量未變造成煙氣溫度下降。
(2)就地檢查2號吸風機本體有漏水現象。
(3)事件發生突然,值班員在短時間內沒有能夠全面分析各項數據,沒有進行低壓省煤器進出口流量及電除塵參數的對比分析判斷,盲目懷疑低省泄漏。
4 防范措施
(1)加強培訓管理,掌握異常狀況下的參數對比分析,能準確分析判斷故障起因。
(2)嚴格落實監盤制度,及時調整各參數在規定范圍。
(3)嚴格執行消泡劑添加規定,通過監控進行監督。
(4)嚴格按發電部日志管理要求及匯報制度執行。
(5)加強專業管理。完善現場制度、優化運行參數及調整方式。
(6)認真分析超低排放改造后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大量新設備的投運對鍋爐煙氣系統產生的影響,補充完善爐膛冒正的原因分析及事故預想。
5 經驗總結
(1)提高運行操作水平和技能;加強對鍋爐及其輔助設備的維護、維修和保養。
(2)設備在檢修維護時除了要認真清灰,還要仔細檢查各處密封,如法蘭、排灰裝置、鎖氣裝置等,對磨損嚴重的部位要及時安排修理或更換。
(3)盡可能選用和設計煤質相近的燃煤,配煤摻燒前進行詳細的試驗,或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爐膛對煤的適應性。
(4)控制進爐煤的水分一般不應超過8%~12%,否則大量的水蒸汽將使爐膛產生的煙氣量增加。
(5)如遇不明原因爐膛突然冒正,應仔細檢查周圍設備是否受到影響,并通過監視有關參數鑒定水冷壁、省煤器受熱面是否損壞,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參考文獻
[1]于煥光,陳祥,畢德剛.鍋爐爐膛冒正壓力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寧夏電力,2006,(3):50-52.
(作者單位:大唐河北發電有限公司馬頭熱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