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民
摘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豬場糞便處理技術能夠降低被豬糞污染的環境,提升利用率和對養殖成本的減少。本文對鹽城市豬場豬糞便處理技術進行研究,為養豬場戶豬糞便處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鹽城市;豬場豬糞;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8-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5-0011-01
江蘇省鹽城市地處黃海之濱,生豬的養殖場呈有序分布。這些年,養殖場積累了為數不少的豬糞便,怎樣合理的處理這些糞便,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
1傳統的豬場糞便處理方法
直接用在農田、焚燒、干燥是傳統的豬糞處理方法,然而這類方法處理豬糞的效果不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豬糞的污染。焚燒豬糞是受城市垃圾焚燒啟發而來的,豬糞焚燒時形成高溫800-1000%,充分的燃燒糞便中的有機物,在燃燒中,糞便中的有害微生物也被殺死,其燃燒時釋放的熱量還能用來發電。不過,豬場養豬戶屬于個體和分散經營,無法建立焚燒廠,這一技術的實施只能是處于垃圾焚燒場周邊的養豬場才能實施,因而在推廣中難度較大。所謂干燥法就是在空氣或高溫條件放置豬糞,讓其水分脫去,使其粗蛋白含量和營養價值提高,當作有機肥料使用。干燥法有3種:自然、高溫和機械干燥;自然干燥的缺陷是會滋生病菌也無法取得較高的干燥率;而高溫干燥有太高的要求,電量耗費大;機械干燥要投入很昂貴的設備,能源耗費和浪費大。綜合衡量,豬糞的處理也不適用于干燥法。
2豬場糞便新型處理技術
2.1沼氣工程技術
目前,沼氣工程技術在鹽城市養殖場使用較多,但規模性不夠。什么是沼氣工程技術?就是在一定的溫度和環境中,用微生物的厭氧消化,轉化豬糞中的有機物成為能利用的能源氣體,且可以濃縮沉積的營養物質,實際上它是一種工藝流程,集處理豬糞、生產沼氣和資源利用一體化,因此,這種技術又被稱作是厭氧發酵技術。沼氣工程技術在豬糞處理中的應用,能夠顯效的使環境改善,糞便利用率得以提高。實施沼氣工程,需要有這些設備的幾種: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全混合厭氧消化器、內循環厭氧反應器、厭氧接觸反應器、膨脹顆粒污泥床反應器、升流式固體反應器等。使用反應情況較好的是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升流式固體反應器、全混合厭氧消化器等。由于升流式固體反應器工藝冬季自身運行條件受限,因而使用不多。因此在豬場中使用較多的是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和全混合厭氧消化器技術。
2.2全混合厭氧消化器和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流程
全混合厭氧消化器流程是:預先處理(除雜物,如紙屑、塑料袋、草等)→全混合厭氧消化器(預處理豬糞輸送其中厭氧發酵)→氣體收集(發酵生成之氣體儲存于儲氣柜)→氣體脫硫。全混合厭氧消化器預處理流程需要進料TS濃度在6%~12%,溫度適宜保持在中溫。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流程是:預處理(豬糞實施固液分離)一進入升流式厭氧污泥床一進入調節池一收集甲烷氣體。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流程的參數設計COD負荷范圍要掌控在5~18kg/(m3/d),其中以6-11kg/(m3/d)最多,反應器容積30~5500m3。
全混合厭氧消化器和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各自有優點,全混合厭氧消化器有較均勻的底物和溫度分布;升流式厭氧污泥床負荷率較高,有穩定的工藝。這些年,從全國的范圍來看,沼氣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學術界對此也展開了多項研究,并取得了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使用超高溫厭氧生物發酵技術對禽畜糞處理,再由本身熱能和太陽能反過來對系統補償,快速厭氧處理糞便成為有機肥料和沼氣,發酵本身的高溫又殺死了其中的細菌和微生物。Masse等研究發現:在降解豬糞過程中,低溫厭氧消化序批式反應器的使用,71.4%的固體含量被降低,溶解性有機物達79.9%,在反應過程中N/P漸漸提升,且能有效阻止磷的丟失。鹽城市的豬場養殖戶要按照當前自身情況,按照適用、適合的原則選擇處理工藝。沼氣工程技術的被廣泛運用和學術界的研究的不斷深入,有朝一日沼氣廣泛運用于人民生活中會成為可能,那時豬糞污染環境的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新的效益將會產生。
2.3低等動物處理技術
處理糞便的技術使用低等動物,近些年迅速的發展起來。這些低等動物主要是蚯蚓、蠅蛆和蝸牛居多?,F階段使用最多和最廣泛的是蚯蚓。蚯蚓具有特殊的生理特性,主要是對豬糞和秸稈混合物分解后不僅能對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合成進行合成,而且還能產出蚯蚓糞,又可以成為較好的肥料。因而其推廣的意義較大。
蚯蚓技術處理流程:預處理豬糞,去除他雜質→混合豬糞與秸稈堆肥(2~3個月)→按豬糞體積建分解池→池子深度達標→堆肥的豬糞引入分解池,加蚯蚓分解→分離分解池中蚯蚓和生成的物質。蚯蚓處理豬糞技術的使用,給處理豬糞指明了新的技術方向,在糞便處理的潔凈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另外,蚯蚓體內的蚓激酶又是養豬戶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