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國慶
摘 要:優化教學,讓學生步入讀圖時代,不僅是地理教學的必須,也是為學生將來生活需要打基礎。加強地圖學習的時效性,挖掘和有效處理地圖信息,善于將熱點問題及時通過地圖表現,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地理教學;地圖學習
在地理教學中,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是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讓學生學會讀圖,學會使用地圖獲取信息、進行思想表達,是地理教學最具學科性的抓手。
上學期的學業水平測試,初一和初二兩個年級的地理成績普遍不佳,及格率分別為58%和67%,試卷中的非選擇題部分都要求識圖完成,初一年級的郭鵬輝和初二年級楊秀娟、馬瑜杉因為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閱讀地理圖冊,成績在90分以上,其余學生的識圖能力表現得很差,閱卷中發現他們要么有圖不讀,要么答非所問,不知道對圖回答。
校領導不由自主地驚詫,現在已經進入讀圖時代,有些學生在地圖分析、歸納地理事物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原因在哪?同行們普遍認為,一種原因是學生不知道如何查,另一種原因是學生不習慣查,或者壓根兒就沒想過查閱地圖。
經過多方探討我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傳統地理多是背誦為主,也就沒有所謂的專業化,不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多是接受性理念的傳達,什么地方在哪,有什么,而不是關注動態變化,考試也是背誦地理知識,過于機械化。
還有就是學生甚至家長對初中地理不重視,由于地理沒納入中考,很多人并沒有思考過地理學習也是一種素養,事關環境觀、發展觀的變化,還只是停留在地理學習記住什么地方有啥,記住我們該做些啥,而不是因地制宜、綜合分析我們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學會用地圖說話。
更多的情況是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地圖教學,忽視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地球地圖”章節中,可能因為時間緊,“以教代學”,缺乏了應有的趣味化實踐,讓學生不知道讀圖的意義在哪,也多紙上談兵,沒有養成自己體悟后的查圖方法。也不排除有些學生學習態度上的問題,始終感受不到查圖的成就感和快樂在哪,也就游走在地理學習的邊緣,使讀圖技能一步步淡化。
作為一名為學生將來負責的老師,我認為要注重教學優化,明確我們可以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方法是什么。
首先,在地理學習第一課時,我們就要嘗試讓學生通過不同地圖的分析觀察,解釋身邊的現象,感受到讀圖的意義有多大。比如結合假期學生的旅游外出,讓學生指圖給大家做介紹,直觀化學習一目了然,地圖的作用也就可見一斑;再比如讓學生解釋我們國家的大河多從西向東流是什么原因;為什么四川盆地冬季溫差還沒有廣州大;大比例尺地圖為什么作為國家機密。一幅地圖可以規劃一個地區的發展,甚至決定一場戰爭的輸贏,讓學生不經意間感知地理學習必須掌握如何使用地圖。
其次,注意地圖教學的階段性。在集中進行地圖知識學習的時候,要注意搜集各種信息地圖,特別是一些特色地圖,讓學生感覺到地理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如交通地圖,旅游地圖,讓學生知道不同的目的需求,使用地圖的種類就不同,注意關鍵信息的歸納。還要教會學生掌握讀圖基本程序和方法,即引導學生先閱讀比例尺、方向和圖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線,以此來確定地圖的類型、地域范圍等。學會有序、有目的地閱讀地圖,然后就是在以后學習中,注意地圖分析的滲透,如學習西北地區時可以讓學生將主要景觀查一查,歸納出干旱特點,然后再進入主題性學習,潛在地培養學生對觀察到的地理現象進行積極的思維,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規律以及各要素之間的聯系,達到準確理解圖像內涵和得出正確結論的目的。再比如閱讀“中國人口密度”圖,得出“東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結論,引發學生提出“為什么會這樣”,適時提供“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等進行對比閱讀,學生自然而然地就看到地形、氣候等對人口密度的影響,感受到地圖應用的意義。
第三,地圖教學一定要不怕麻煩,可以合理使用板圖板畫,多媒體課件,盡可能做到動態化,讓學生便于觀察。信息的精簡醒目化,從而可以加深學生對空間圖形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為析圖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參與與展示,確保每個學生都明確怎樣查,怎樣分析,怎樣表達。如氣候資料圖,如何根據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歸納氣候特征,得出氣候類型。這些一定要讓學生反復練習,習慣成自然。
第四、注意適當結合課堂課內教學,組織查圖、填圖、繪圖比賽,讓學生在合作競爭的游戲中增長知識。如地球儀的制作和展示,如“登山”比賽,要求學生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在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的不同位置標注寶藏,分組進行尋寶評比,既是地形圖的學習,也是讀圖基本功的練習,也與學生定向越野相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有圖在手天下走的快意。
第五、課堂教學中不論課前預習,還是課后檢測,也要突出讀圖練習,如繪圖分析、描圖歸納、讀圖連線,讓同學感到學圖有所成,學圖有所用,從而能夠從地圖學習中嘗到甜頭,不斷強化學生對地圖的學習興趣,感受地理學習中地圖的魅力。
總之,優化教學,讓學生步入讀圖時代,不僅是地理教學的必須,也是為學生將來生活需要打基礎。加強地圖學習的時效性,挖掘和有效處理地圖信息,善于將熱點問題及時通過地圖表現,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山西省沁源縣王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