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昊哲
摘 要:昆明形象較清晰地呈現于現代文學始于西南聯大時期移居作家的描寫。本文從文學文本出發,對西南聯大時期移居作家對昆明描寫的文字進行考察,探討這些文字背后所蘊含的審美樣態,剖析戰時知識分子的心靈幽微,從城市對作家的影響、作家對城市反映兩方面入手,探究這種特殊歷史時期的文學現象。這也為進一步探究城市和文學的關系提供一種依據。
關鍵詞:西南聯大文學;移居作家;昆明
抗戰爆發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師生匯集邊陲小城昆明,建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為昆明書寫了新篇章,也為后人留下珍貴資料。諸多文學巨匠匯集于此,無論是生活還是寫作,多少都受昆明的影響。移居文人和昆明碰撞出別樣敘述,重溫當時的藝術韻味和情感取向,可為當下昆明城市文化定位提供歷史內涵,同時也為探究城市和文學的關系提供文本依據。
一、戰爭環境下的移居
分析昆明與移居作家作品的關系,先要正視背景,西南聯大時的昆明是戰爭一隅,雖盡可能遠離戰爭,但因戰爭而移居的作家學者,仍不能避免戰爭的影響。戰爭不僅改變社會面貌,也改變人的精神,改變文學進程。文學原本就是個性、地域性、時代性的融合,而戰爭創造新的文學機遇和流向。
西南聯大文學是戰爭的產物。從文學上看,西南聯大文學是在國家受難、民族危亡關頭誕生,存在著憂患意識,是帶有強烈民族感的呈現,背負著對國家命運的關注。這種憂患意識不僅來自國家遭遇的苦難,而且來自對移居生活、異地生活的體驗。其次,移居體驗在幫助作家表現個人情感,描繪生活方面,促使作家積累大量素材。同時也加深作家對故土的懷念,提升作者的生活感悟,開拓眼界。對祖故鄉的懷念是移居作家文學作品的重要部分,對暫住地的感悟也是作品的重心,兩相對比所表露的感情更加深刻。第三,西南聯大文學不僅進一步加深邊陲與國內先進城市文學的溝通,同時也積極促進新文學的通俗化、平民化,使人民真正擁有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從現代文學發展進程看,文學普及一直存在如何平民化、大眾化的問題。抗日戰爭雖迫使多數平民舉家遷徙,卻也為新文學的傳播提供歷史契機:出色作家在移居過程中跨出原本文學小圈子,走向社會和大眾,文學風格發生轉變。移居作家來到昆明后,創作得到新靈感,人生體驗得到增長,新作品發生轉變,同時成為溝通新文學與當地傳統文化的通道。
二、移居狀態下的文學創作
戰爭使作家始終抱有憂患意識,移居體驗為作家帶來身心困境,但也使移居作家的生命更富內涵。作家因移居而擁有一種特殊社會身份,成為某種意義上的雙城甚至多城見證者。他們流連于不同城市、不同文化之間。不同城市及文化以其自身特性影響作家,而作家把這些體驗反映在作品。因此,寫作中流淌著城市的蹤跡和身影。
西南聯大時,移居體驗在作家內心產生一種特殊距離感,這種距離感介于生活的城市感應與原鄉記憶,既可來自精神空間,又可來自生存空間。移居作家四處流離奔走,使他們筆下呈現出一種異域性、夢幻性。作為城市體驗者、戰爭目擊者,作家為城市真實畫面作以見證,并輔以記錄。作為生活流浪者,他們試圖打破設定邊界,以旁觀靜思心境,去面對歷史風雨,將目光投向更寬廣的遠方。特殊的移居體驗,為作家提供反思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使作家獲得孤獨體驗,賦予作家別樣的情懷和創作。
三、文學創作中的城市空間
作家進行創作必須有素材為基石,而城市空間則是基石中重要部分。城市空間對于作家創作有全方位影響。無論是產生與發展,還是文化心理構成等,都受空間特性影響。在閱讀和理解聯大文學中,能感受到城市空間對作家的影響。昆明隱藏在字里行間,這種城市元素以其獨特風格提醒讀者注意背景。因此,在閱讀聯大文學時不能忽略昆明及其城市文化對聯大文學的影響。因為多元的昆明文化正是西南聯大文學逐步發展的原因。上述是城市對文學的影響,而從作家筆下對昆明的反映看,又有新發現。西南聯大文學特點是其社會性。雖然也囿于個人的緊迫與痛苦,但作家最關注的還是國家大事、民族命運等宏觀層面。他們具有強烈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這在作品中也有集中體現,因而作品的社會性不言而喻。
“城市是都市生活加之于文學形式和文學形式加之于都市生活的持續不斷的雙重建構”,西南聯大時的移居作家和作為創作背景的昆明互相作用。作家筆下的昆明作為“文學中的城市”不斷被賦予意義,不完全是城市的自我呈現。由于抗戰爆發,特殊時期的特殊心理和文化差異導致的思想碰撞,此時期文學作品中的昆明不拘泥于簡單書寫,其中還融入個人情緒和思考。任何一座城市的形象都是歷史境況與文學想象建構,這也決定城市形象的多元性。城市形象是由自然景色、人文景觀、風俗人情等不同意象組成,而不同觀察者由于自身背景差異,即使在相同高度的意象也會發現不同內涵。
移居的筆調,帶有自我書寫和無奈,構成西南聯大文學的特征。對于文學來說,描寫城市的終極目的并不在于城市本身,而在于描寫生存其中的人或是包含的情。作家筆下的昆明,是自己作為個體生活在昆明內的所感。文學是人學,對人性深度的追尋是文學永無止境的追求。
參考文獻
[1]余斌.西南聯大·昆明記憶——學人與學府[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鳳子.憶昆明·旅途的宿站[M].北京: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5.
[3][美]理查德·利罕.文學中的城市:知識與文化的歷史[M].吳小楓.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陳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