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恩海姆是格式塔心理學美學的主要代表人物,《藝術與視知覺》一書是他一步重要的作品,該書在格式塔心理學的基礎上解析了在欣賞藝術作品中視知覺的作用。本文通過閱讀阿恩海姆的“張力”理論,分析“張力”與“運動”、“平衡”的關系,通過“張力”的多種形成原因來深入了解“張力”在藝術表現中的作用,并通過舉例來說明在藝術品中“張力”是怎樣被表現的。
關鍵詞:視知覺;張力;運動
一、簡述阿恩海姆的“張力”理論
在阿恩海姆的書中,他并未對“張力”一詞做出明確的定義,在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里》,張力:同“拉力”1.拉拽的力量2.物體所承受的拉拽力。這里的張力指的是一種物理上的力的形式,但是詞典里解釋的張力似乎和作者想要說明的在藝術品表現是所呈現的張力不同,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 的 “平衡” 一章中曾這樣描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要求人們首先要記住:每一個視覺式樣都是一個力的式樣。其實在這本書中“力”這一概念是書本的核心。視知覺,就是視覺看到物體并反饋給大腦,再由大腦做出認知和判斷的過程,它分為視覺接受和視覺認知兩個部分。他在書中提到,這種張力我們常常能從巴洛克的建筑中、從希臘雕刻的褶皺中體會的淋漓盡致。
二、“張力”與“運動”
在《藝術與視知覺》這本書的第8章,阿恩海姆詳細講了運動,他說:“運動,是最容易引起視覺強烈注意的現象。”也就是說,運動的事物最能引起人們的關注。那么“運動”又和“張力”有什么關系呢?首先從之前講到的張力的詞義來看,張力本身就是一種動力,是拉力,這樣的解釋本身就意味著張力就是要使事物發生運動的一種力量,其次,在藝術作品中張力都是通過是畫面產生動感來表現的,阿恩海姆一再強調張力是一種“不動之動”還是強調了運動的重要性。當然,這并不是說知覺運動就等同于知覺張力,不是說所有的運動都能體現出張力,有時還可能會給人以不舒服的僵死感。所以“只有當事物中清楚的出現一種正在發生實際變化的傾向,或是出現一種運動受到制止的傾向時,才能體現出畫家和雕塑家所說的那種不動之動”的看法是與事實不符的。張力的體現離不開運動,但是運動并不是判斷是否有張力的唯一標準。
三、形成“張力”的因素
在阿恩海姆的書中他歸納出三種形成張力的因素,由傾斜造成的動感、由變形造成的動感、由頻閃產生的運動效果。阿恩海姆認為人們觀察到的“動”并不似根據我們的以往經驗來強加給視覺對象的,而是一種本來就有的獨立的知覺性質。它直接或者間接的存在于我們看到的事物之中。①由傾斜造成的動感。海姆說:“如果想使某種式樣包含著傾向性張力,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就是使它定向傾斜。”而這種偏離位于正常位置和脫離了幾本空間的位置之間,這就造成一種張力,是偏離了正常位置的東西看上去似乎努力的回到正常位置,所以產生了動感。這種狀態下,觀看者主觀上有一種要讓傾斜物體回歸原位的想法,所以觀看到的東西就會不自覺的產生動感,使他往正常方向運動。法國畫家德拉克羅克的著名畫作《自由引導人民》畫面中,倒在地上的尸體和高舉法蘭西旗幟的女子的身體的構成了一個蘊含動勢卻又穩定的三角形。女子傾斜的身體由其體現出畫面的不動之動,來表現出該女子正呼喚著戰斗的勇士們勇往直前的宏大場面。女子的身體被處理成傾斜的狀態,產生了視覺上的張力讓整個畫面動了起來,仿佛象征自由女神的克拉拉·萊辛正在向我們走來,加之畫面周圍的黑暗與萊辛姑娘周圍的光亮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幅畫的張力就變現的淋漓盡致了。②由變形產生的動感。事實證明,傾斜的手法會產生出一種具有傾向性的緊張力,因為傾斜總是被知覺為偏離了正常的位置。然而事實上,偏離也包括變形。阿恩海姆舉例說明,人往往能從平行形式中知覺到透視集聚,而且還會使這些相互平行的線條在深度上縮短。這種透視縮短也可以被知覺為動力的收縮,這樣就可以在這種收縮中,進一步知覺到一種與收縮力相對抗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說,某個形狀發生變化之后,會產生一種想要回歸原來的最簡化的形狀的趨勢,在這種變形與回歸之間存在著一種緊張力。或者變形使一種東西過分夸張,變成人們以往印象總所不存在的圖形式樣,或超出了一定的承受范圍同樣會給人帶來強烈的沖擊力。畢加索西班牙著名畫家,在世界上也是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他的畫作往往給人強烈的沖擊感。在他的《亞威農少女》里,畫面中畫家把五個人物不同側面的部位,都凝聚在單一的一個平面中,把不同角度的人物進行了結構上的組合。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個人的身體先分解成了單純的幾何形體和靈活多變、層次分明的色塊,然后在畫布上重新進行了組合,形成了人體、空間、背景一切要表達的東西。就像把零碎的磚塊構筑成一個建筑物一樣。他把變形了的人體以一種新的方式從新組合。女人正面的胸脯變成了側面的扭曲,正面的臉上會出現側面的鼻子,甚至一張臉上的五官全都錯了位置,呈現出拉長或延展的狀態。畫面上呈現單一的平面性,沒有一點立體透視的感覺。所有的背景和和人物形象都通過色彩完成,色彩運用的夸張而怪誕,對比突出而又有節制,給人極強的視角沖擊力。
總之,阿恩海姆通過他的敏感與研究,揭示了張力的奧秘,并以大量藝術作品作為實例來分析。通過學習他的“張力”理論,也使我提高了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使我更能深刻的理解藝術品作者的確實想要傳達的信息。《藝術與視知覺》藝術在視覺藝術上的影響是廣泛的,提出了諸如運動、簡化、色彩、空間等理論;對于我們理解藝術作品和創造藝術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作者簡介
才華(1991.10—),女,漢族,籍貫:河南開封人,河南大學藝術學院,14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設計學,研究方向:環境藝術。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