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人類消費偏好轉變,電子商務應用于陶瓷行業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探討了電子商務對陶瓷行業的影響,從企業加快轉型步伐迎接時代新挑戰、政府宏觀調控指導電子商務發展、發展信息基礎設施、完善認證及支付體系等方面提出發展陶瓷行業電子商務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 電子商務;陶瓷行業;影響;對策
1 電子商務簡介
電子商務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及基礎通信技術,將整個商務活動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過程,也被解釋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或提供相關綜合服務。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對電子商務的參與及理解,將其分為以下幾種主要模式: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 Consumer),C2C(Consumer to Consumer),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C2G(Consumer to Government),O2O(Online to Offline)(商家/Business、消費者/Consumer、政府/Government、線上/Online、線下/Offline)等。
從電子商務的參與者來看,主要有:生產企業、分銷企業、采購企業、終端消費者、政府、職業經理人等。每個參與者都是數字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將相關電子信息錄入并處理,使整個商務活動變成一條數據鏈。銀行部門、物流部分、通信中心為這條數據鏈添磚加瓦,使其順利協調地運轉,多條數據鏈組成的數據系統經過相關技術服務人員的維護,可以保證系統的準確性和嚴謹性,這樣的數據系統可以提高各方參與者的辦事效率,及整個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交易安全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電子商務活動順利、安全運行需要依賴于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其次是各企業自身使用的應用系統。以下為應用系統采用的一些安全措施,其中包括通過對特定網段、服務建立的訪問控制體系,將絕大多數攻擊阻止在到達攻擊目標之前;通過對安全漏洞的周期檢查,即使攻擊可到達攻擊目標,也可使絕大多數攻擊無效;主動的加密通訊,可使攻擊者不能了解、修改敏感信息;良好的認證體系可防止攻擊者假冒合法用戶;良好的備份和恢復機制,可在攻擊造成損失時,盡快地恢復數據和系統服務等等,這和傳統業務的安全性大相徑庭。
2 電子商務對陶瓷行業的具體影響
隨著網絡應用的日漸廣泛,社會、企業及個人對電子商務的認可也正日益深化。電子商務正逐步成為許多行業的新型交易方式,陶瓷行業也不例外。電子商務對陶瓷行業的具體影響如下:
(1)電子商務改變了陶瓷行業的營銷模式
陶瓷行業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營銷活動層出不窮,經過歷史的篩選,傳統的營銷模式一般采用柜臺銷售、渠道銷售,競標、展覽會、采購會等。就我國陶瓷行業而言,目前主要的銷售模式:一是渠道銷售,包括通過超市、專賣店、專柜、經銷商或固定老客戶等渠道銷售陶瓷產品;其次是在各類展覽會、采購會銷售陶瓷制品,這兩種模式都需要付出不菲的人工成本及各項費用。而且現如今陶瓷制品進入超市、專柜等門檻不斷提高,展會客流量也大不如以前,引入新的銷售模式勢在必行。再者是競標銷售,多適用于工業陶瓷方面。很多政府招標也采取官網通知的方式,將電子商務帶入采購活動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改變觀念,將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銷售模式結合共存,并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銷售模式的投資。
(2)電子商務影響陶瓷行業生產模式、產品等級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及消費需求也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消費偏向個性化,產品要求不斷提高。電子商務的前期發展讓人們的消費偏好逐步轉變,消費者從網絡上輕松獲得各類新型產品信息,也促進了個性化市場的繁榮發展。個性化市場需求改變了傳統市場的大批量生產模式,訂單變小、次數變頻繁這種狀況已在很多企業發生。其次客戶對產品要求的提高促進陶瓷行業產品質量的不斷升級,客人通過網絡便捷地發現潛力供應商,通過網絡及時溝通,把要求和幫助一并帶給他們。目前國內已有一些工業陶瓷企業的加工水平能與國際接軌,電子商務功不可沒。
(3)電子商務影響陶瓷行業貿易成本
在電子商務參與之下,陶瓷行業的貿易成本得以降低,電子商務不斷發展,造就了很多以數據為生的企業,諸如阿里巴巴一類以及與其合作的眾多相關企業,他們在專業領域擁有獨特的數據及分析系統,通過網絡聯合運營幫助企業實現更多的市場功能。這種聯合運營的方式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其次在電子商務時代,陶瓷貿易活動利用互聯網即可以完成。物流運輸公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揚長避短,形成各自優勢。物流方式的選擇多樣化、透明化、可視化、可比化對企業來說節約了相關成本。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網上找客戶、網上成交客戶、網上尋找供應商、電子付款、電子物流跟蹤等等,一系列活動都讓陶瓷行業的貿易成本有所下降。
3 我國陶瓷行業發展電子商務對策
我國陶瓷行業已經有很多陶瓷企業參與到電子商務活動中,其中一些取得了成效,但綜合意識和收益水平還有待提高,發展電子商務仍需以下對策:
(1)企業需要加強意識整合資源
如今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對陶瓷行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傳統的貿易模式被替代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只有充分肯定電子商務的重要性及早整合各方資源,促進合理分工并不斷提供學習和培訓機會,提高員工的信息技術能力才能走在轉型的前端,才能迎接電子時代的挑戰。
(2)政府的整體規劃及指導作用力度加大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開展陶瓷行業電子商務活動離不開政府的共同參與。由于我國目前企業綜合實力較弱,債務負擔偏重。只有得到政府的扶持,企業才能引進新技術,吸收更多貸款,擴大生產規模。電子商務與信息技術產業息息相關,政府只有對信息技術產業做出整體規劃并加大指導力度,陶瓷行業的電子商務才能得以更好地發展。
政府可以成立陶瓷行業電子商務促進會,企業,協會及科研部門加入其中,該促進會能夠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加強全國陶瓷電子商務行業管理,制定全國陶瓷電子整體規劃及戰略部署;明確陶瓷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目標、周期任務;能夠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相關信息咨詢服務;建立健全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市場監管制度、行業標準及商務仲裁等法律規章制度;加強國際及內部交流與合作,引進新技術,暢談新構思,更好地為陶瓷企業服務。
(3)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善認證支付體系
陶瓷行業的電子商務發展依賴于完整的信息基礎設施,我國雖然在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具備了一些發展電子商務的條件。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還是欠缺的。要實現電子金融及電子商務國際化,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整合優化我國綜合網絡資源和環境。在現有網絡基礎上,擴大網絡覆蓋面尤其是無線網絡,鼓勵開發應用新技術,提高網絡速度。其次陶瓷行業的電子商務發展需要健全的認證支付體系,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發展并積極采用各項加密或認證技術,確保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加快推進線上和線下支付體系和諧發展。構建實施電子支付業務操作標準及規范并研究制定電子支付相關的法律法規,政府及相關機構加強技術監督及風險管控,使電子支付體系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和國際化。
4 結 語
陶瓷行業不斷向前發展,技術不斷革新,產品等級越來越高,逐漸有與國際接軌的趨勢。如果能繼續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在陶瓷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學習先進經驗,避免自身劣勢,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利用好電子商務貿易這個優勢,陶瓷行業的科技含量、服務水平一定能得到更高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