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婉菲
摘 要:在醫療過程中的活勞動和以及消耗勞動帶來的成果是醫學會經濟效益主要的評價標準,通過專業的科學的方式和評價程序進行分析服務效益的高低。通過對其的評價,醫學會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對管理階層提出一些建議及時的解決問題,來提高醫學會的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其中經濟效益評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效益、資源、業務等方面的效益評價等內容。
關鍵詞:醫學會;經濟效益評價;內涵;內容
近幾年來,隨著醫療衛生制度的深入改革,同時為了給人民帶來更加優質的服務,經濟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在不斷增加。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管理層必須要意識到經濟管理體系的重要,增加對該體系的深入認識和研究,使醫學會的經濟管理體系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更好地為醫學會未來的發展進行服務??梢岳媒洕芾眢w系對醫學會高層提出建設性意見,對其進行研究可以分析出醫學會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失以及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1]??傊瑢︶t學會進行經濟管理體系既能找出利于醫學會的管理體系,又能加強對其經濟效益的評價并且為其管理提供寶貴建議,促使醫學會可以可持續發展。
一、醫學會經濟管理的價值
醫學會的經濟管理體系構成是收入以及成本的比較。醫學會作為為民眾提供服務的場所,其名譽的好壞來自于是否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在滿足需求的條件下,假如醫學會不存在問題那么醫學會的收入則會良好,假若大眾的需求無法滿足醫學會會陷入在危機中,因此造成效益的進一步低下。對醫學會進行經濟效益評價,不僅是為了實現醫學會長久發展更是為了實現資源配置來滿足公眾的需要。醫學會的社會效益尤為重要,它直接影響了醫學會的發展前途,并且必須得到其重視,因為其經濟效益不能通過貨幣衡量。因此社會效益應是醫學會在發展中的第一目標也是最高要求,假如醫學會只是追求經濟效益那么醫學會則會失去他的原則,不能為公眾提供服務,不能救死扶傷。醫學會不能因為患者資金不足就對患者不進行醫治,這樣就會失去其原則。醫學會必須充分的實現社會效益,因為社會效益的發展會帶動經濟效益的發展,使得醫學會發展有更好地前景,由此可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者共同決定了醫學會的發展方向。完整的評價目的、內容、原則、指標等各個內容共同構成了醫學會的經濟效益評價體系,目的是為了反映經濟成果并且保障評價的可信度,管理者需要構建出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發現醫學會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并且為其發展掃除障礙[2]。
二、經濟效益評價的內容
第一,通過投資分析得到管理者關于資金管理方面的能力,投資就是將資金投入到生產之中并且希望由此來得到財富積累。對于醫學會的投資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因為醫學會的參與者以國家和機構投資者為主。在醫學會建立發展過程中,政府投資占重要地位,其中醫學會的財政支持高,但是醫學會不能由此就肆無忌憚,投資效益也是評價政府投資的重要方式。政府對醫學會的投資要有回報,并且對其滿意度進行記錄來分析資金的支配是否合理高效。
第二,資源的利用率反映出了經濟效益是否實現最大化,人力物力財力同樣必不可少,同時效率的高低能夠反映出其提高的空間。醫學會作為為人民服務和公益效益的機構,回報率要受患者量的影響,必然要對經濟效益產生影響,看來人力資源的利用率對能否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重要影響。人力資源利用率能夠通過單位與人員的匹配度和職工素質來體現,職工數量和素質假若形成有機體則會對經濟效益有著顯著提高。
第三,醫療服務工作率和管理效率體現出了醫學會總體管理水平,醫療工作效率能夠充分體現社會效益,而這個社會效益將影響資源利用率的高低從而進一步影響醫學會的效益。服務水平要關注物質條件和服務質量,水平的高低對于醫學會形象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并且帶來無形資產。醫學會的名譽好患者就會紛至沓來由此增加了醫學會的效益。同時,管理水平高低也會影響醫療工作的好壞。評價的內容包括員工的思想水平、投入程度、匹配度等?,F代化的建設由此需要管理者的進一步領導和帶動。所以,醫學會的管理效率非常重要,能由此反映醫學會是否能夠盈利。
三、醫學會經濟效益的設計原則
第一,將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其中簡單的用貨幣衡量經濟效益過于片面,社會效益也是重點之一。關于醫學會的經濟效益體系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否則救死扶傷的原則則會被拋棄,民眾也會對醫學會失去信心,造成無歡可醫的局面。由此可見社會效益的重要性,它能夠增加患者信心,而社會效益的滿意度則來自于患者,并且會對醫學會的經濟效益產生重要的影響。醫學會醫療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堅持病人為中心,增強人情化避免在就醫過程中發生醫患矛盾。同時醫學會的發展資金主要以醫療服務為主,政府性質的投資并不能保障其持續性,因此醫學會要實現長久發展就必須要追求經濟效益。因此評價體系要將二者相結合,兩者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并且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相結合才能避免片面性,能夠得到社會支持并且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第二,確保職工的積極性。要求醫學會在績效評價時監督和激勵一起,確保各個部門和人員都能進行。同時評價指標要結合實際并且合理,能體現出各個的特點,同時結合情況,在監督中保障指標真實可行,同時要鼓勵員工保持積極的心態并且投身于工作之中,爭取獲得經濟效益。
第三,評價指標必須合理。在醫學會經濟效益中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因為指標也是醫學會的一個重要關鍵點。要充分利用醫學會的相關資料,比如事業計劃、財務報表、統計數據等,對不同時期的醫學會經濟情況進行研究、比較和分析,通過分析研究,客觀的總結醫學會經營中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為醫學會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并對下一階段醫學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
第四,醫學會經濟效益必須具有科學性和全面性,以此保障確保各部門真實情況,例如評價指標和處理方式都必須進行驗證,同時指標體系還要得到醫學會的支持保障其客觀性,同時,評價的管理體系還要考慮全面性的特點,在滿足科學的情況下,還有適量增加指標實現體系的完備,確保真實性。
四、醫學會經濟效益體系中的評價指標
第一,經濟效益指標是該醫學會職工價值創造的重要體現,通過該指標分析來加強經濟管理體系,從而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第二 償債能力指標是指醫學會償還債務的能力,其中主要指標有很多,例如產權、流動、速動等各個比率,對其進行研究是利用醫學會的負債表來進行的。第三 營運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是指由于外部環境等方面的約束,人力資源內部以及生產資料組合配置對其產生的目標大小。研究指標有許多,主要的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周轉率等。第四 發現能力指標,這個指標主要是指醫學會未來的潛力發展前景和發展能力。其中的主要指標有很多比如:業務能力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等。因此醫學會可以利用負債表和支出表進行研究。最后要根據評價指標,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去更好地發現其中的問題,提出問題找到解決方案,深入淺出的剖析問題所在,寫出真實的分析報告。市場經濟下醫學會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的時候,高效管理層應該尊重職工,充分肯定職工的工作,以此來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給醫學會營造一個健康的發展氛圍。在現代化醫學會發展中,教育培訓是其中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對人力資源的定期培訓,不僅能使職工素質得到提升,增長他們的知識,也可挖掘他們潛在的創造力,最大限度開發人力資源。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學會要不斷加強管理并且進行客觀的評價探索合法的指標,找出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反應其真實性,為醫學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促進醫學會的長久穩定。
參考文獻
[1]廖麗蘭.新醫改下提升醫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策略研究[J].管理觀察,2015,2(7):144-146.
[2]李福忠,馮瑩瑩,楊海寧,等.加強醫院經濟效益分析完善醫院經濟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15,3(6):36-37.
(作者單位:新鄉市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