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意識將驅使個體去積極思索,不斷地解決問題,從而又不斷的提出新的問題。科學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能力是極其重要的。
關鍵詞:科學教育;問題意識;創新能力
引言
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各種場合中都一再強調:要注重從青少年入手培養創新意識,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那么我們要如何來培養創新意識,推進素質教育呢?大家知道問題是思維的開端,是創新的前提和條件。因此只有培養和養成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自主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那么具體要怎么做呢?我覺得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造平等和包容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產生問題意識
心理專家認為,一個人的創造能力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優秀的表現和發展。因此要想讓學生敢于大膽提出問題,發展創新能力,就必須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的寬松氛圍。那如何營造平等寬容的氛圍呢?我認為:
第一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一直以來我覺得老師和學生應該是好朋友而不是上下級關系,老師應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同學,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學生的所作所為。所以我在課堂中師生的關系是民主、平等的;課堂的氣氛經常是活躍與熱烈的。我常常用對話式的言語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比如“針對這樣的結論你還有什么看法? ”“看到這個實驗,你會提出哪些問題呢?”“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會怎么做?”等等,讓學生在心理上感覺到輕松,覺得課堂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嚴肅,從而讓學生敢講敢問。
第二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好奇心和求知欲強(這正也是問題意識的表現),我們要愛護和尊重他們的問題意識。比如在學《杠桿類工具的研究》這一課時,有一部分學生總是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剪刀為什么也是杠桿?”“怎么輪軸也成了杠桿了?”這些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我沒有簡單地回答,而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逐一作出積極的評價。對那些一直不善于提出問題而提出問題的學生,我鼓勵她大膽說出來:“張昕桐,繼續努力,相信自己,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呢!”;對那些提出好問題的學生,我激勵他勇敢創新:“孫浩然,不錯呀,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來,真了不起!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喲!”有了這樣優良的土壤和這樣小伙伴般的友誼,學生的問題萌芽獲得了充分滋潤和生長,各種奇思妙想,獨立見解也會一一呈現,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充分的呵護。
二、創造適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問題萌芽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師作為教學引導者,必須巧妙地設置疑點,把學生置身于研究問題的氣氛之中,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故此,創造適當的問題情境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有所限制,那如何創設問題情景來培養他們的問題萌芽呢?我覺得有如下的方法可以使用:
1.將問題創設在學生已知和熟悉的現實環境中,這樣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學習《電和磁》一課時,我提出“你知道為什么上課下課會聽見學校電鈴響?為什么會響?”;在學習《發面的學問》時,我發問道“看看你們早上吃的面包,為啥有那么多的小孔啊?你能知道為什么?”等。
2.利用實驗來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的知識時,我會拿出多樣的物質如大理石和稀鹽酸、氫氧化鈉和硫酸銅、酚酞等來做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問。
3.利用游戲方式來創設問題情景。在學習“位置與運動”時,我讓學生來做互相移動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學習“空氣占據空間”的知識時,我也用了游戲方式引入,讓學生吹裝在瓶子里的氣球,使學生產生知識沖突,從而讓他們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4.給學生提供充分提問的時間和空間以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創設了適當的 問題情境后,我們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而自問自答,否則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學生思維惰性。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學生隨時發問,向同學、向老師質疑問難,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
三、適時的激勵評價,保護好學生“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激勵評價需要教師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評價。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中,激勵性評價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否定的評價往往會抹殺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而鼓勵性的評價則會使學生不斷探究,不斷深思。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我們要真誠地聽取,加以激勵,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簡單的回答。特別是平常不太積極的學生,只要他發言了,我們就不要錯過這個讓孩子獲取自信的時機。課堂上總有一些學生回答不正確或者提的問題有知識性錯誤,我們也不能直接否定,可以說些激勵性的話,如“你再思考一下,等會兒再聽聽你的意見,好嗎?”“你的發言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再聽其他同學的想法,行不?”這樣增強了學生繼續思考、繼續探究的信心。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和別人提出的問題、結論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不但保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更敢于提出問題,還讓學生在聽取別人評價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探究的欲望。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要比它結論的得出更為重要。所以,在科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當作一項重要任務去做。
作者簡介
謝俊佳(1977年12月-),性別:男(漢),籍貫:安徽六安,職稱:中一,職務: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作者單位:六安市城北小學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