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是一種美的藝術,有很強的感染力。幼兒舞蹈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培育孩子們良好的姿態提升自我氣質,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培育身體對節奏的敏感性,給孩子美和藝術的熏陶,開發他們的藝術潛能。學習幼兒舞蹈還能培養和增強兒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實現兒童學習成績的提高,培養孩子的興趣、信心、毅力、意志等優良品質及綜合能力,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幼兒舞蹈;舞蹈教育;教育方法;影響
“舞蹈乃為一種莊重之舉,舞蹈是一種極重要的藝術門類。舞蹈又是一種從人自身引申出來的藝術。”舞蹈,是通過有節奏的、經過提煉和組織的人體動作和造型,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藝術。正如聞一多在《說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舞蹈總是與人類最熱烈的感情聯系在一起的。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可以說,中國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從最蒙昧的上古時代開始,中國傳統舞蹈經過了多個階段的發展和演變,逐漸形成了具中國獨特形態和神韻的東方舞蹈藝術。舞蹈表現美的形式與其它教育形式有所不同,它是通過對音樂的感受,以協調的動作來表現美。幼兒還可以把自己的情感通過舞蹈動作表現出來,不但在形式上創造了美,也在心靈中感受到了美。幼兒舞蹈動作大多風趣幽默、生動形象,表現美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幼兒也就學會多種表現美的形式,能夠更加豐富地去表現美。言不如歌,歌不如舞,舞蹈是以人體為工具,用肢體語言表達舞者的情感,通過人體動作語言,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動態藝術,是一種可以淋漓盡致地表達舞者情感、心聲的藝術表現形式。
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少兒舞蹈的排練或演出往往是以群舞形式進行的,整齊的隊形,一致的動作,常常是衡量整體美感的標準之一。集體觀念的培養:我們發現幼兒通過每次舞蹈教學,集體觀念增強了,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角色,特別是通過表演,很能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意識。意志品質的培養: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通過這種步調一致的訓練,久而久之,可以養成孩子們自覺守紀律、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團結合作和有集體榮譽感的良好習慣。
少兒舞蹈在培養孩子們活潑個性和堅強毅力有著很好的作用。特別是當代的獨生子女,多半在家長親人的溺愛下成長,和外界交流的機會比較少,特別是在公眾場合可能會有害羞、嬌氣、任性等,不愿接受別人的意見。舞蹈這種群體藝術活動有著現場和大家進行交流探討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發學生進行富有感情的表演,鼓勵他們經常和舞伴交流感受,或是互相提意見。通過參加排練、外出演出和集體活動,許多學生克服了性格內向自私、膽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開闊了眼界,增強了自信心,可利于培養開朗活潑的個性。
另一方面,眾所周知舞蹈是一門非常殘酷的藝術,要想擁有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底,必須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獲得。練功過程中反反復復、枯燥無味的基本功動作和疼痛最容易讓孩子們產生打退堂鼓的想法,經過一定時間的艱苦訓練,毅志力能得到充分的磨煉,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們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幼兒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節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們在學習、排練、表演舞蹈的過程中,能學會認識事物的真、善、美,還可以讓幼兒養成懂禮貌習慣及具備一定的社會公德、意志品質等等。自理能力的培養:每次舞蹈活動,幼兒都要更換體操服或舞蹈服裝,幼兒自己穿脫衣服、系鞋帶,管理道具等等,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性。舞蹈教學是具有嚴格的統一性、規范性、強制性,排練往往非常辛苦。讓幼兒體驗和感受“只有付出汗水,才能有所收獲”的道理,真正體現了寓教于學的教育原則。
舞蹈不分性別年齡外貌,人人可以學,只要有興趣有時間就能學。它是調節情緒的一項活動,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舞蹈起源于勞動,文學、音樂相伴而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作為意識形態,舞蹈總是鮮明地反映出人們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審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賞和娛樂的藝術形式,也具有宣傳教育的社會作用。作為教育手段,舞蹈活動不僅僅可以培養教育對象具有健美的身體姿態,動作的協調、靈活,富有節奏感、表現力,而且可以豐富、抒發、表達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對人們(表演者、欣賞者)的心態、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對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所具有的深遠的社會意義,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在形象、生動、優美的音樂啟迪伴奏下,通過科學系統的舞步教學訓練,將有助于幼兒音樂、動作、節奏感等多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在了解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的情況下,要合理的安排孩子們的舞蹈學習,讓孩子們有一個良好的合理的學習環境,規避一些潛在的風險,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們有一個快樂幸福的學習體驗,并且可以長時間的正能量的影響孩子們,帶給他們快樂。
參考文獻
[1]呂藝生.《舞蹈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4月:
[2]劉青弋.為未來爭奪身體——關于全民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思考[J].北京舞蹈學院報,1999,04:39-46+51.
[3]李菁.以幼兒為本:幼兒舞蹈教育的關鍵所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5,01:180-182.
作者簡介
周釗(1993-),女,聊城大學音樂學院16級研究生,專業為音樂學,研究方向為聲樂。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