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玉英 黃昆 蘇運光
摘 要:考核電網電壓質量的一項重要依據是變電站的電壓監測數據。目前,電壓監測儀已經在我國各級變電站得到廣泛應用,但是以傳統的只能監測一個測試點的電壓監測儀為主。我國提出建設統一智能電網后,開始快速推進智能變電站建設。由于電壓智能監測系統具有統計電壓最值、按時間查詢、可多個回路同時監測等眾多功能及優勢,國內大部分變電站開始大力推進電壓智能監測系統的應用。本文主要闡述電壓智能監測系統原理以及電壓智能監測系統的構成。
關鍵詞:變電站;電壓檢測系統;智能檢測;系統設計
0 引言
實驗研究表明,引發電力系統絕緣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過電壓。一般而言,過電壓幅值較小,對電力系統不構成明顯的傷害。但是,如果過電壓幅值超過一定的范圍,便會嚴重危害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穩定運行。因此,有必要利用電壓智能監測系統實時監測電力系統的過電壓,準確完整記錄過電壓的變化過程,以便及時查找故障原因,有效處理和應對。
1 電壓智能監測系統原理
目前,國內大部分變電站主要依靠故障錄波儀實行電壓監測,但是故障錄波儀只能進行工頻電壓信號的監測,不能有效反映過電壓波形以及頻率超過上兆赫茲的雷電過電壓。當出現等效頻率較高的過電壓事故時,不能準確、及時分析查找出故障原因。而電壓智能監測系統具有采集高頻暫態過電壓的功能,可以準確完整地記錄不同過電壓暫態變化的整個過程。另外,與傳統電壓監測系統相比,電壓智能檢測系統還具備頻率響應特性好、采樣速度快、儲存深度大等諸多特點及優勢。電壓智能監測系統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高壓引線把過電壓接入分壓單元,將高電壓轉化成低電壓,并保持在采集單元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利用隔離衰減電路對過電壓進行二次分壓,并由高速數據采集卡將其轉化成數字信號;利用工控機對數據進行打包處理,然后發送至后臺監控中心;監控中心負責對接受的過電壓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簡言之,電壓智能檢測系統就是一種依托在線監測技術的可視化、智能化的監測系統。把電壓智能監測系統布置在多個變電站內,可以實現對多個變電站過電壓的實時監測,有效解決暫時過電壓高速采樣頻率與存儲深度的矛盾,為及時分析故障原因、提供有效數據,對于站內絕緣配合具有指導意義。
2 電壓智能監測系統構成
2.1 后臺監測中心
過電壓數據經由工控機傳輸至后臺監測中心。后臺監測中心負責對接受的過電壓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一般而言,監測系統軟件采用編程技術OOP,系統數據由參數設置、數據采樣和數據查詢分析組成,采用SQL SERVER格式。數據采樣運行方式包括兩種:手動強制和自動觸發。數據查詢可以為專業人員判斷和分析事故原因提供有效數據。
2.2 分壓單元
為了能夠良好地反映一次側的高頻暫態電壓信號,分壓單元一般不采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而是選擇阻尼式電容分壓器。電容參數的設定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分壓器容量;二是分壓器分壓比。高壓臂電容容抗大小決定流過分壓器的電流。低壓臂電容容抗大小則取決于分壓器的分壓。
2.3 采集單元
采集單元的主要功能是二次分壓,把數據調節到采集卡輸入量程之內。接著采集卡的采集通道分別接入相應的信號,并完成AD轉換采樣。采樣完成后,便可啟動采集卡的存儲功能。一旦產生過電壓,采集卡便會經由觸發信號啟動。這一單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數據采集卡和隔離衰減電路。
3 典型波形及數據分析
電壓智能監測系統運行以來,捕獲的電壓數據量龐大。經過分析、整理,總結出以下幾種有意義的波形。
3.1 暫時過電壓
暫時過電壓持續時間最長,有部分甚至長期存在。詳細劃分,暫時過電壓又分為以下幾種:(1)單相接地過電壓。這種過電壓在10kV和35kV電力系統中出現的頻率最大,屬于典型的不對稱短路故障,表現為不穩定的電弧燃燒。(2)鐵磁諧振過電壓。這種過電壓主要由帶芯片的電感元件飽和激發產生。
3.2 操作過電壓
操作過電壓的持續時間比暫時過電壓短,比雷電過電壓長,主要由斷路器動作引起系統電磁能量轉化而產生。可劃分為以下幾種:(1)弧光接地過電壓。主要存在于10kV和35kV電力系統。(2)投切電容器組過電壓。由兩組電容器斷路投切時的高頻振蕩產生。(3)開關跳閘過電壓。保護開關動作產生的過電壓,持續時間為4ms。
3.3 雷電過電壓
在春末或夏季,雷電過電壓發生比較頻繁。分為:直擊雷過電壓和感應雷過電壓兩種。前者發生頻率較低,監測系統捕獲的也比較少。后者由于雷電侵入波傳輸過程中電阻耗損、折反射、線路沖擊電暈等而導致過電壓陡度分散性大。
4 結語
電壓智能監測系統已經在國內變電站得到普遍使用。實踐證明,該系統不僅能夠完成高頻暫態過電壓的采集任務,對變電站過電壓防治、絕緣配合具有很大的支持作用,而且成本低。因此,有必要根據我國智能化變電站發展規劃,大力推進電壓智能監測系統的應用,為保障我國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文藝,李建明,李淳.500kV電網過電壓在線監測裝置的設計與分析[J].電測與儀表,2013,(11):92-95.
[2]李偉,湯海燕,黃倩,等.配電網過電壓在線監測系統的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2,49(2):80-83.
[3]張晉,黃海波,梁基重,等.用于過電壓監測的變壓器套管末屏電壓傳感器的研制[J].變壓器,2011,48(3):43-46.
(作者單位:南瑞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