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岳
摘要:從體能、軍事體能、體能訓練的概念入手,區分三者之間的區別,論述軍事體能訓練的現狀與問題。從制定軍事體能訓練課程標準;加強軍事體能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制定體能訓練計劃等方面對軍事體能體系進行論證。
關鍵詞:定向直招技術士官;軍事體能;體系構建
定向直招技術士官是軍民融合背景下專業技術士官人才培養的一種創新模式,定向直招技術士官軍事體能的好壞決定著定向直招技術士官人才培養的質量。構建完善的定向直招技術士官軍事體能訓練體系,對于定向直招技術士官人才培養至關重要。
一、體能、體能訓練、軍事體能概念
體能是人體各器官系統在運動訓練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體能廣義上的講是指身體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韌和靈敏等基本素質。田麥久認為體能是運動員機體的基本運動能力,它是構成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員的體能發展水平是由其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及運動素質構成的[1]。
體能訓練是發展運動參與者體能的訓練,運用科學的訓練手段、負荷刺激等手段,以提高機體適應運動需要能力的訓練。體能訓練其主要由基礎體能訓練、專項體能訓練和綜合體能訓練組成。
軍事體能包括了各項身體素質能力,已延伸到生理、心理等領域,是完成軍事技能和軍事作戰任務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依托體育運動訓練手段完成。
二、軍事體能訓練現狀
(一)定向士官學員軍事體能訓練課程體系、考核體系不健全
通過訪談軍事體育教研室的相關專任老師得知,目前軍事體育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延續公共體育課程標準進行,士官軍事體育課程中的教學大綱、教學標準、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等方面沒有針對士官體能標準實施授課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士官體能訓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局限性和隨意性,同時課程考核僅以《國家學生體質標準》、部分部隊反饋回來的考核標準來進行實踐考核,沒有形成系統的基礎性體能課程考核、專項體能課程考核、綜合體能課程考核,即對士官的體能素質的評分顯然是不夠全面的。
(二)定向士官軍事體能訓練專業人才隊伍匱乏
通過調查分析顯示,地方院校培養專業技術士官的學校負責體能訓練的教師配備不充足,更多是依托部隊轉業軍事化訓練與管理教官來組織體能訓練。以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士官學院為例,目前在職且從體育院校畢業的僅2人,學歷層次均為體育碩士研究生,知識儲備較高,能夠勝任士官的體能訓練工作。同時專業人才匱乏,面對龐大的士官群體,在組織體能訓練、考核、監控等方面就尤為顯得力不從心,從而影響整個體能訓練的效果。
(三)定向士官學員軍事體能訓練組織形式和訓練手段單一
通過走訪和了解到招收專業技術士官的部分院校得知,受體能訓練硬件設施和場地器材短缺的影響,體能訓練的組織形式大多數是以連隊為建制,由教導員統一組織實施訓練,訓練形式上單一、陳舊;一鍋端式的訓練計劃,未能對士官學員的體能成績進行分析、建立訓練檔案,從而導致體能好的學員對訓練負荷要求不夠,不能滿足身體素質的訓練,體能偏弱的學員對訓練負荷要求過高,容易造成揠苗助長和身體運動損傷等。
三、軍事體能訓練體系的構建
(一)制定軍事體能訓練課程標準
深化士官軍事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對接部隊體能訓練標準與體系,科學制訂業士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學員體能訓練檔案和考核體系,目的在于使士官學員掌握體能訓練的基本方法與動作要領,夯實基礎,進而提高體能訓練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夠把體能訓練運用到專項訓練及軍事訓練中去。
(二)加強軍事體能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體能訓練教師學歷層次的高低和帶訓經驗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到體能訓練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優秀教練員能夠帶出一批優秀的運動人才。進一步對高層次體育人才的引進,按照1:200的比例優化人才結構,各軍兵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安排一線帶兵體能訓練優秀的戰士或軍官到為軍隊培養專業技術士官的地方院校進行授課和現場觀摩會,給體能訓練教師傳授先進的訓練理念和訓練經驗、手段、方法,以貼崗部隊實戰需要,為體能訓練教師“充電”。加強學校與各軍兵種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定期派體能訓練教師到各軍兵種部隊當中去進行觀摩與學習,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交流模式,打破傳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封閉式訓練”。
(三)制定軍事體能訓練計劃
體能訓練計劃是有目的地進行體能訓練的依據,嚴格、科學的年度、月度、周體能訓練計劃,不僅可使士官學員體能訓練積極、主動,而且還可以激勵軍事體育教師、士官學員為完成訓練任務而刻苦努力的拼搏精神,從而避免體能訓練中出現的片面性和盲目性。通過對國外體能訓練方面相關知識的學習,來吸收國外先進的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吸收和消化國外先進理論的同時要根據符合國內體能訓練的實情進行自主創新,大膽創新,在創新的起點上,走出一條符合體能訓練先進的道路。
通過對軍隊培養專業技術士官院校的士官體能訓練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士官學員體能體系的構建途徑,為軍隊培養專業技術士官院校的士官體能訓練提供了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體能系統的概念形成四維性[C]//2009全國運動生理學發展與學科建設研討會論文集.2009.
[2]袁守龍.現代體能訓練發展趨勢與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2):40-43.
[3]楊世勇.現代體能訓練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貴州體育科技,200(21):41-42.
(作者單位: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