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佩
摘 要:P2P網貸市場是互聯網不斷發展與金融業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但同時也為小微企業注入了大量的風險。本文分析了小微企業在P2P網貸市場上面臨的融資成本較高、問題網貸平臺較多、信用監管體制不完善的問題;進而探討這些風險產生的原因,包括信用機制缺失、監管體制不完善以及融資門檻過低;針對這些風險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構建公開透明的大數據平臺、設計信用評級機構的策略來防范風險,希望P2P網貸能不斷完善,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服務。
關鍵詞:P2P網貸平臺 小微企業 融資風 險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2(a)-019-02
1 研究背景
我國小微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撐作用也越來越強,在增加就業機會、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涌現了一系列的限制因素,制約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其中融資難的問題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P2P網貸不斷興起,其中“拍拍貸”已經遞交了赴美IPO招股書,馬上就要上市。這類網貸突破傳統借貸模式,切實解決了小微企業資金需求急、周轉期限短、融資規模小、融資頻率快的問題,但在這種新型的貸款模式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網絡存在信息不對稱、監管制度不完善、資信水平無法評估等弊端,各種風險問題也不斷顯露,為了讓這種形式的網貸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發展服務,必須要加強風險的管理,不斷降低小微企業網貸融資的風險。
2 風險的具體表現
2.1 P2P網貸問題平臺較多造成資金鏈無法銜接
P2P網貸行業自運營以來,各種問題平臺層出不窮,跑路、停業、提現困難等問題也是接連不斷,據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9月30日,全國P2P網貸問題平臺共計3454家,并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由于網絡貸款平臺的透明度一直處于較低的狀態,所以有很多平臺捏造虛假信息或者構造虛假項目騙取投資者資金,同時也引誘小微企業進行貸款,但是投資者和貸款人都無法反向調查和審核網貸平臺的真實度和信譽度,一旦遭遇問題平臺,投資者資金無法追回,小微企業的資金鏈也會無法銜接。
2.2 融資貴增加小微企業的負擔
由于小微企業的盈利性和信用度都相對比較低,一般都會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從傳統貸款來看,自2015年10月24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在此基礎上有所波動,最高不超過6%;從P2P網貸平臺來看,根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7年9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3%,相對于2016年整體水平來講有所下降,但仍然維持在9%以上,并且近幾個月呈上升趨勢。相比較來看小微企業通過網貸進行融資的成本相對較高,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但融資貴確實也增加了成本負擔。
2.3 小微企業自身的信用風險
由于我國網絡信用審核系統仍不完善,在小微企業通過網貸平臺進行融資后,如果出現過多企業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無法按期償還,這會直接影響該平臺的資金融通,然后間接影響該平臺下其他小微企業的資金鏈,進而造成多處壞賬,甚至造成網貸平臺和小微企業的倒閉;更有甚者,小微企業會以改善企業經營狀況為由進行融資,但并未將資金真正用到實處,然后出現逾期不還的現象。
2.4 資金的來源無法得到保障
投資者通過網貸平臺進行投資有著很大的自主性,小微企業通過P2P進行融資時對其所使用的資金來源無從知曉,有很大可能該筆資金是投資者非法所得,如若網絡融資政府或者網貸平臺的監管制度、監管措施等不完善,并沒有通過審核發現資金來源存在的問題,該筆資金將會流入整個借貸過程,一旦被查出,該筆資金將會被收回,那么小微企業的資金鏈將會被中斷。
3 風險產生的原因
3.1 信用機制缺失
網貸平臺的數量在逐年增加,問題平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主要原因就是信用程度得不到查證,借款人、網貸平臺以及投資者的信譽在這種過于簡單的借貸模式下,投機取巧的心理不斷增長,甚至表現出不法行徑,借款人攜款逃跑、借貸資金的不正當運用、借貸平臺非法經營、投資者資金來源違法等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各個借貸關系的參與者的信用較低,這種現象較為嚴重地存在主要是因為P2P網貸平臺缺乏信用機制。
3.2 監管體制不完善
俗話說“無規律不成方圓”,P2P網貸平臺若沒有完善的監管體制,那整個行業將會出現不可阻止的混亂。許多網貸平臺非法經營,同時由于信息披露不足,造成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等一系列問題。近年來,我國針對這一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進行整頓,我國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共同組成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同時還在不斷進行完善,相信在我國對P2P網貸平臺的各項相關細則進行進一步規范之后,能夠促進網貸平臺以及小微企業更好地發展。
3.3 融資門檻過低
P2P網貸平臺之所以能夠吸引大量企業進入,很大原因在于它相對于傳統的借貸模式來說降低了許多限制門檻,放寬了許多限制條件,這在給小微企業帶來很寬闊的融資平臺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風險,過低的融資門檻意味著對企業的審核嚴謹度放松了,導致P2P行業中涌入了大量的高風險企業,使得網貸平臺上相應項目的資金無法得到按時償還,甚至由于企業本身注冊資本較少,對較高的融資資金存在很大的貪念,由此引發道德風險,造成P2P行業問題平臺層出不窮。
4 小微企業P2P網貸的風險控制策略
4.1 完善網貸的相關監管體系
我國在網貸方面的法律制度仍不完善,通過逐步完善監管制度,構建小微企業P2P網貸平臺服務行業組織與第三方監管體系。我國現已出臺監管細則,但是由于各個地方金融監管機構對P2P進行監管時,存在很大的區域局限性,對于P2P網貸這種線上的交易操作通常區域跨度很大,監管就顯現了其局限性,所以我認為應當建立線上的服務行業組織,同時成立第三方監管體系,獨立在借貸交易各方之外,客觀嚴謹地對各方進行監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德風險。同時我國現已形成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我們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加強監管力度。
4.2 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平臺
通過建立信息大數據庫,對投資者、小微企業以及網貸平臺的信息進行披露,并追蹤資金的來源與應用。由于P2P網貸減少了借貸雙方的交流和聯系,造成信息不對稱,同時增加了信用風險,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搭建數據平臺,公開小微企業的基本信息,例如公司地址、主要經營業務、盈利情況以及以往的融資記錄等,同時告知資金用途、償還方式和期限等,并且也對資金的來源和運用進行追蹤,保證資金合理運用。這一策略主要是增加P2P網貸行業的透明度,防范道德和信用風險。
4.3 開展信用評級制度
建立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是解決信用風險問題最好的方法,通過信用審核標準來決定企業是否能夠進入市場,這樣能夠提高門檻,將高風險的企業拒之門外。如果企業自行審核,無疑加重了企業的成本,因此通過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估不僅能夠節約時間也能降低成本,同時信用評級機構也會對網貸平臺以及投資者進行信用評估,切實解決問題平臺攜款跑路以及投資者資金來源非法等問題。
5 結語
小微企業方興未艾,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但是小微企業融資“急、難、短、快”的問題普遍存在,近年來P2P網貸市場逐步興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但是P2P網貸平臺的風險問題逐漸顯露,由于網貸監管體制不完善、融資門檻過低以及信用機制缺失,造成問題網貸平臺層出不窮、借款人攜款逃跑、資金來源及應用非法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我們應當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創立大數據平臺、開設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來切實防范風險。通過建立健康安全的P2P網貸市場,來不斷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文婷.P2P網絡借貸業務在小微企業融資中的應用與探索[J].商場現代化,2017(6).
[2] 鄒輝霞,劉義.P2P網絡借貸模式下的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15,57(2).
[3] 董裕平.P2P網貸風險防范[J].中國金融,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