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玲

摘 要:隨著國家對中西部的中小學貧困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視,學校的資助工作的信息采集量不斷增大,而信息采集技術滯后的原因,造成班主任的采集工作高強度,低效率和重復操作。在計算機和網絡已經普及的時代里,實現中小學生貧困資助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是大勢所趨。為了提高學校的貧困資助信息采集技術和工作效率,設計和開發一個基于“ASP+ACCESS”的學校貧困資助工作的系統。
關鍵詞:“ASP+ACCESS”;學校貧困資助系統;貧困資助信息采集
系統的研發旨在依據學校內部工作和學校與教育局之間的工作特點,根據學校內部的學生貧困資助工作的需要,借助學校網站的服務器建立基于“ASP+ACCESS”的在線采集系統,實現在線錄入,查詢,刪除,修改,新增,導出等功能,有效避免班主任采集錄入的重復操作,減少管理員匯總信息工作量,實現高效采集的思想。
系統中大量應用了大量的ASP、SQL語句,也應用少部分JAVASCRIPT語句。在數據錄入過程中也考慮到數據安全性問題,在上傳和導入過程中分別進行對不合法文件攔截和對敏感字符進行強制性替換,確保安全合法上傳和導入。在開發過程中應用到軟件工程設計思想,應用過程中根據工作細節需要對局部隨時進行優化和升級。
一、研發思路
1.1在介紹這個系統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貧困資助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圖。
1.1.1學校內部工作流程圖(如圖1)
1.1.2學校與上級之間工作流程圖:(如圖2)
1.2由以上兩個工作流程圖看出,這個資助工作涉及的各層部門多,需要層層嚴格審核,審核不通過還要返回數據原始采集源重新修改、填寫、再發送。如此繁瑣的問題嚴重影響到整個貧困資助工作的進程,所以想到了要開發一個適用于本校的在線采集系統。
二、研發內容
2.1考慮到可利用學校網站的服務器,初步估計每次數據不足10000條,訪問量也不大,于是采用“ASP+ACCESS”平臺構建。
由于學生信息不能對外公開,這個系統就作為學校網站的教師會員系統的子系統,僅限于有使用權限的班主任使用。
在線批量錄入操作比較困難,不妨先按班級為單位錄入再批量導入。由于電子表格錄入數據比較方便,用指定的電子表格模板錄入數據,然后再由各班班主任上傳到服務器并導入到數據庫。
數據導入后即可進行在線查詢,修改,刪除,新增等功能,更新后的數據可以即時保存到數據庫。
2.2 開發基于“ASP+ACCESS”構建學生貧困資助信息在線采集系統
厘清了工作流程和工作需要后,開始構造系統的構架。
三、系統關鍵技術
框架基本定型后,接下就是寫代碼了。查詢、修改、刪除和新增的代碼編寫是程序員的基本功,就不再贅述。
四、結果與討論
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4.1在上傳過程中,部分班主任不選擇班級就直接上傳,導致在后臺沒法辨別所在班級的數據。
4.2在采集過程中,發現有部分班級不使用指定的模板錄入數據而上傳,有些上傳的文件格式也不符,像doc,txt,rar等格式都有。為了規范格式的統一和大小,增加了兩段檢驗上傳格式的代碼(此處用ASP和JAVASCRIPT語言):
4.3在匯總整理過程發現部分信息在錄入中就有錯誤,比如說身份證位數不對,或者身份證重號,或者身份證信息與性別不符,或是銀行賬號位數不對或重號等問題。
該文件被調用到系統首頁。當導入數據成功后自動跳轉首頁即可看見所在班級的學生信息是否有錯誤了。若有信息錯誤即可立刻更正,更正后的數據不再出現在首頁的錯誤信息欄里。
4.4為了及時了解各班級交表的情況,按交表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并且對小部分班級不按時交表進行曝光,又做了以下一段程序(ASP和SQL語言):
(作者單位:北海市電教儀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