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 要:道路路基位于道路的最底層,相當于道路的基礎,承擔著路面上往來車輛的全部荷載,因此,路基的質量對于整個交通工程而言十分重要。但是在道路路基實際修建的過程中,由于路基施工工藝出現問題,以及質量控制不夠嚴格等,非常容易導致路基因強度不夠而受到破壞,進而給整個道路的質量帶來影響,給通行者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潛在威脅。所以,必須要加大對其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的研究力度,以確保道路交通工程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道路交通;路基 質量
一、質量目標要求
1.路基應具有足夠的整體穩定性 路基是直接在地面上填筑或挖去一部分地面建成的。路基修建后,改變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狀態。在工程地質不良的地區,修建路基可能加劇原地面的不平衡狀態,從而導致路基發生各種破壞現象。因此,為防止路基結構在行車荷載及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整體失穩,發生不允許的變形或破壞,必須因地制宜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證路基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2.路基應具有足夠的強度 路基的強度是指在行車荷載作用下,路基抵抗變形與破壞的能力。因為行車荷載及路基路面的自重使路基下部和地基產生一定的變形,較大的變形會影響路面的使用品質。尤其是不均勻沉降,直接導致路面的不均勻沉降,降低路面平整度,同時,也是路面早期破損的重要原因。為保證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產生超過允許范圍的變形,要求路基應具有足夠的強度。
3.路基應具有足夠的水溫穩定性 路基的水溫穩定性是指路基在水和溫度的作用下保持其強度的能力。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強度將會顯著降低。因此,對于路基,不僅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而且還應保證在最不利的水溫狀況下,強度不致顯著降低,這就要求路基應具有一定的水溫穩定性。
4.路基應確保排水通暢 路基施工應自始至終確保排水通暢。路基施工前,應首先設置完善臨時排水系統。永久排水設施應確保排水通暢,并力求內在及外觀質量優良。
二、路基施工的特點
施工變數大,施工過程中受氣候影響大,設計變更多,質量進度較難控制。路基施工的工作量通常占公路施工總工作量的50%以上,而且投資金額大,需要施工時間較長。工程條件復雜,施工困難大。較其他各項工程施工,路基施工雖然技術不是很復雜,但是由于其施工需要在各種地形、地質條件下進行,條件復雜多變,因而具有較大的難度。由于路基工程施工作業面大,因而需要的人員、設備多,設備種類型號也多種多樣,施工管理復雜、難度大。此外,路基質量缺陷修復難,修復時間長,因而損失嚴重,不良影響大。
三、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1.路基施工測量 其內容主要包括:導線、中線及其水準點復測。操作的要點:一是要認真熟悉圖紙,復測后檢查與設計是否有誤。二是路線主要控制樁如交點、轉點、圓曲線和緩和曲線的起終點等,采用有效可靠的固樁方法予以保護或移樁保護。三是為滿足施工期間引用需要,在中線復測中增設臨時水準基點標高和加樁的地面標高。四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測量放線時.測量誤差要滿足規范要求,必須保證縱橫斷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構造物的定位及幾何尺寸滿足設計質量要求。
2.路基填筑前的質量要求
(1)路基原地面清表必須徹底,不得有草皮,腐植土、樹根等,清表后必須平整,清表寬度必須路基坡腳樁1米以外,經壓實后原地面壓實度≥90%
(2)路基填方材料應有一定的強度,填方材料最大最大粒徑不超過10厘米,經野外取土試驗確定,路基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應符合要求,嚴格控制路基填料粒徑,嚴禁超粒徑石塊運到工地后再用人工解小,必須控制在料場。同時必須對路基填料進行顆粒分析、含水量、密實度、液限、塑限、承載比(CBR)試驗和擊實試驗及有機質含量和易容鹽含量試驗。選擇路基填料,應選擇水穩性好,干密度大,承載能力高的礫石土為宜,土質應均勻一致,不得混雜,保證路基各點密實度的均勻性。
(3)路基原地面清表壓實后,檢測原地面的承載力試驗,以檢測地基承載力能否滿足設計要求。
(4)加強路基試驗路段工作,通過試驗路段確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壓路機具碾壓遍數,最佳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
(5)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同時做好施工期間防水措施,當路基未完工但停止施工和路基雖已完工但未鋪筑路面,在冬季停工期應用不透水塑料膜覆蓋路基,膜上松鋪30厘米砂礫壓好。
3.路基填筑及碾壓
為了保證路基的壓實質量,首先應在試驗段的施工中研究解決影響壓實的各種因素,制定相應的技術保證措施。路基施工必須分層填筑,分層碾壓。一般路段松鋪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構造物兩側(橋涵頭處理 )松鋪厚度不得大于15cm,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最小壓實厚度大于或等于10cm,不同性質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種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兩層 )。路基填筑必須全幅填筑,一次到位,嚴禁幫寬。影響土基壓實的主要因素是土的含水量、土的性質以及壓實機具和壓實方法的選擇。大量實驗已證明,在最佳含水量時壓實的土體,土顆粒最緊密,相對位置最穩定,土體水穩定性最好。因此含水量是影響壓實效果的決定因素,在施工中應嚴格掌握和控制。不同的土質最佳含水量與最大干密度是不同的,在施工中應針對不同土質進行分析試驗,以求得各施工段中各類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作為控制土基壓實的標準數據。試驗表明,同一種土的最佳含水量隨壓實功能的增加而減少,而最佳密實度隨壓實功能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含水量條件下,壓實功能越大則密實度越高,據此規律,施工中在缺水地區,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時,則可采用增加壓實功能的辦法來提高土的密實度。對路基填土分層的最佳厚度應根據壓實類型、土質,對土基壓實的基本要求等因素進行現場試驗,以確定適宜的分層壓實厚度。在碾壓過程中,要把含水量控制好,要確保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在選擇壓實設備方面上,應根據不同填土類型和壓實厚度進行選擇,對于砂礫土振動壓路機具有滾壓和振動雙重作用,效果較好。
四、結束語
路基作為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內容,其質量的好壞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道路路交付之后的使用性,因此,需要對路基質量加強重視。在路基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循施工標準進行,進而確保路基的質量。
(作者身份證號:21010619860803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