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焱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融合,在國家貿易環境下,流通經濟發展的地位越來越明顯。本文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對流通經濟發展新路徑的探索,采用文獻資料法與調查分析法等,結合我國流通產業的發展現狀,從國際貿易環境下對流通經濟發展新路徑探索的必要性入手,根據我國流通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現階段流通經濟發展在國家貿易環境下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重點闡釋國際貿易環境下對流通經濟發展的新路徑,為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議,這不僅提高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水平,還拓寬了流通產業的全面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宏觀的影響力。
關鍵詞:國際貿易環境 流通經濟 發展 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2(a)-070-02
目前階段,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增強,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相關政策的扶持,使我國流通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流通產業的全面拓展,這加速了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邁向新的階段。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國際貿易環境下對流通經濟發展新路徑的探索研究,從而加強我國流通業的發展,這對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2]。
1 國際貿易環境下對流通經濟發展新路徑探索的必要性
現階段,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對于流通經濟發展新路徑的探索非常的必要,其表現在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改變了經濟發展方式與流通創新、轉變了經濟發展方式與現代流通的發展及改變制造業產品過剩的局面,這不僅提高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水平,還拓寬了流通產業的全面發展。
2 現階段流通經濟發展在國家貿易環境下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對于流通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流通企業方面、流通業硬軟件建設方面及貿易流通國際合作方面,這影響了我國流通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穩步發展。
2.1 流通企業方面存在的問題
2.1.1 流通企業呈現規模小且動力有限
目前,根據相關文獻的調查,對于流通業貿易流通方式,其中,航運方式所占的比例較大。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流通企業呈現出分化。首先是大型流通企業發展可觀,而那些流通企業規模小且動力有限的則難以在國際貿易市場上進行發展。根據表2所示的全球流通航運資源分布,可以看出我國現代流通企業與世界流通企業存在一定的距離,對我國航運在全球流通航運資源分布,表中顯示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地區僅占去全球流通的20%左右[3]。
2.1.2 流通企業服務意識淡薄
國內大多數的流通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且動力有限,其流通服務意識低,且沒有形成一定有效的流通服務網絡。而從我國流通企業整體服務水平上看,流通企業的服務意識還比較差,逐步被流通市場所淘汰。這直接影響了我國流通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影響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穩步發展。但在對外發展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情況,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其發展規模是不斷擴大的,這對流通企業自身服務意識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2.1.3 流通企業陳舊的管理方法與理念
對于我國流通業而言,其發展應該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但是,在國家貿易環境下流通專業人才比較缺乏,這不僅是由于我國流通企業發展腳步比較晚,還與我國流通管理體質比較陳舊有關。除了管理人員缺乏之外,其管理理念還比較陳舊,這些嚴重影響了我國流通企業的穩步發展。而目前我國流通企業的發展,由于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水平不高,加上領導者與決策者陳舊的管理理念,從而嚴重影響了我國現代流通業的快速發展[8]。
2.2 流通業硬軟件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2.2.1 流通業硬軟件設施的落后
現階段,雖然我國經濟處于發展的階段,但是對各種流通設施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同時由于我國流通業發展起步比較晚,現有的流通基礎配套,其還不能服務于流通業的需要。同時,我國流通業形成的交通線路的交織,其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而言,其在發展上存在極大的空間。對于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我國現有的流通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缺陷,這阻礙了我國流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2 流通業硬軟件建設的法律體系相對滯后
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需要通過運用法治的方式來進行流通經濟的發展。但是,目前現有的流通行業的相關法律,其制定大都處于計劃經濟時期。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與豐富,對于目前的流通法律體系而言,其還不能完全滿足當前流通業的發展需求,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及監督機制,這影響了我國流通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流通經濟的穩步發展造成了影響。雖然我國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流通領域的法律條例,但是,現有的流通行業法律體系與流通業的發展呈現不符,這導致了我國流通行業發展無法規范。
2.2.3 流通業硬軟件建設的組織框架比較復雜
在我國流通業的實際管理中,不同組織機構不能有效地進行協調與管理,導致了我國流通業不能與國際流通業進行有效的結合。同時,根據我國流通企業的情況,其企業數量比較多,加上業務運營不能進行相互地協調,這不能使流通行業各個環節得以有效的連接,這使國家流通業相關政府組織結構受到嚴重的影響,無法對流通經濟的發展進行有效管理。
2.3 貿易流通國際合作方面存在的問題
2.3.1 貿易流通港口開放度低
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取消了對外開放服務業的一些限制,但是其限制還沒有完全取消,對于我國沿海港口的經濟發展,其集中在沿海地方的政府,并為推向市場化,加上各個地方政府的經濟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了自身的發展,其對流通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進行一定的重復設置與改變,這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影響了我國流通經濟與國際間的高效合作。
2.3.2 貿易流通國際合作中區域合作比較緩慢
目前我國周邊國家政治環境比較復雜,在流通合作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自從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合作的加強,對基礎設施與交通網絡的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發展下,一些項目的建設受到影響,從而阻礙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進程,加上其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這使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處于緩慢狀態。
2.3.3 缺少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
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這使流通產業在國家貿易中地位提升,對于全球各國對國際流通業的重視,使各國利用各種優勢資源進行國際流通業的發展。然而我國的流通業發展晚,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其在流通業的國際合作中占有主導地位,并且制定了相關標準,因此,我國流通業話語權的缺失,導致國際影響力的下降,這不利于我國流通經濟的快速發展[12]。
3 國際貿易環境下對流通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對于我國流通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其主要變現在擴大流通企業的規模與強化流通網絡的建設、提高流通企業的服務品質、加強專業流通人才的培養、加強流通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完善流通相關的法律體系,為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3.1 擴大流通企業的規模與強化建設流通網絡
目前,我國流通企業的發展受國際多重因素的影響,其發展需要根據我國流通業的實際情況,需要對產品生產與流通進行一定的科學布局,首先是拉近與我國消費者的接觸,滿足其多元化的需求,保證我國流通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對我國流通企業的規模進行擴大,進而使流通企業得到發展。然而,我國現階段的流通企業,其大型的流通企業已具有跨國經營的發展能力,但小型流通企業還沒有經營的可能,這就需要對大型流通企業規模進行一定范圍的擴大,對其網絡流通進行合理的優化,從而帶動小型流通企業的發展,這有利于對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進行服務。
3.2 提高流通企業的服務品質
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需要對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對于我國流通企業,我們應該提升其服務的品質與質量。同時,在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們應該革新流通企業的管理理念,加強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普及網路科技的利用率,從而逐步明確我國流通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而促進其向轉型方向發展。
3.3 加強專業流通人才的培養
目前,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們需要對流通產業儲備更多的人才,這就需要加強對流通專業人才的培養,以提升流通人員的專業素養。我們可以通過加強流通企業的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完備的培養體系,從而推動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比如,我們可以深入實施流通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改革與創新我國流通專業人才的發展體質,從而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流通人才優勢,進而為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進行服務。
3.4 加強流通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們要對流通企業的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從而促進我國流通企業的快速發展,這使經濟流通網絡得以通暢,實現了我國流通經濟方式與各國的有效銜接,形成了一種多聯運輸的方式,進而提高了我國流通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發展地位。
3.5 完善流通相關的法律體系
在國際貿易發展背景下,為了推進我國流通經濟的國際地位,需要完善流通相關的法律體系,從而適應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求。與此同時,完善流通相關的法律體系,可以減少我國流通經濟中存在一定的商業糾紛,使我國流通行業得以健康地發展,從而確保了我國流通企業在國際合作中的地位,這有利于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國際貿易環境下,對流通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們根據流通經濟的發展現狀,結合我國流通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發展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方式,展開對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這不僅提高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水平,還拓寬了流通產業的全面發展,對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梁霄,郝愛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背景下我國流通體系優化路徑選擇[J].經濟學動態,2011(10).
[2] 孫赫強,榮楠楠.我國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路徑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06).
[3] 黃心純,張婷.基于流通經濟視角談電子商務對傳統國際貿易的創新和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