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
摘 要:會計信息化實現的關鍵是對有效數據準確提取和高效集成。本文將探究基于信息需求主體,對數據進行分級。以此為基礎,達到信息資源的高密度集成,建成一個面向多個部門、多個服務對象、多個使用者的綜合會計信息化系統。
關鍵詞:分層級會計 會計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a)-121-02
2009年4月,財政部發布《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法規體系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全力打造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基本實現大型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與經營管理信息化融合”。
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中明確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科研、財務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共享的信息平臺”。
2016年,農業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農財發〔2016〕59號)中明確要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服務,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隨著我國農業科研事業的迅猛、快速、全面發展,科研資金渠道多樣化、核算對象復雜化、審核監督精細化等特點,對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也不斷提出新要求、新高度。大數據時代下,創新才能取得進步。財務部門全面運用以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對財務數據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存儲、應用等處理,建立層次分明、結構完整,功能全面的會計信息化系統變得極為必要和迫切。
1 建立會計信息化系統的主要目的
1.1 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形成全面高效的財務管理體系
會計信息化作為會計核算手段的進步,是促進財務管理變革的基礎條件。傳統會計系統是面向上級部門的會計報表體系,注重的是合規性。目前,科研院所會計體系面向更加多元化,不僅僅是自身,還包括其他社會主體和政府相關機構。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準確而迅速的提供有質量的數據,加快從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進程,進一步提升科研院所的財務管理水平,實現更加方便、高效、快捷的財務管理。
1.2 提升數據質量,形成大數據時代財務決策體系
會計信息系統能夠對龐大數據高度整合和高速處理,通過與管理結構有效對接,相互配合,促進科研單位管理層實時監督,及時準備的掌握財務信息,將會計數據的微觀分析與科研發展的宏觀數據分析相結合,為決策提供有力保障,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科研事業的統籌規劃和發展。
1.3 提升數據兼容可能性,加強預決算全程監督
會計信息化系統面向具有多樣性,不同的信息需求主體可以通過網絡訪問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協同合作的氛圍。通過引入信息技術手段,依靠與上級部門的數據接口,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資金支付和預算的全面監控,推進預算決算全程監督。
1.4 提升服務科研能力,有效節約科研人員時間
在會計信息化系統中,理順科研經費報銷流程,簡潔直觀的在系統中體現。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實現網絡報銷,免去人為多部門簽字的時間消耗,從根本上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刪繁就簡。有效地促進資金管理規范、透明與高效,使科研經費花在刀刃上,為科研經費安全使用保駕護航。
2 建立基于信息需求主體的分層級數據資源
會計信息化系統是對單位業務活動數據進行收集,并按一定的信息處理規則報告信息,滿足其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實現企業組織目標的系統。會計信息化應滿足不同層級的會計信息資源共享,其一是會計信息系統內各功能模塊間的原始資料共用和中間結果交換;其二是會計主體內各職能部門的經濟信息交流與利用;其三是主體與上下級之間的財務數據上報與下發;其四是社會范圍內的財務信息披露。
因此會計信息化實現的關鍵是對有效數據準確提取和高效集成。會計信息數據龐雜、繁多,根據信息需求主體對數據進行分級,有邏輯提取信息是提供有效數據的可靠方法。具體層級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項目(課題組)
(1)會計核算信息:提取單位所有經濟活動真實、有效、全面的會計核算信息。
(2)固定資產信息:提取關于土地、房屋、構筑物、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家具用具、交通運輸等固定資產信息。
(3)政府采購信息:提取政府采購預算信息、各部門政府采購計劃申請、政府采購執行信息。
(4)預算管理信息:項目(課題組)申報人填報項目(課題)預算編制信息。
2.2 對管理部門
(1)人事部門信息:與人事部門管理系統對接,收集在職職工、離退休職工、臨時聘用等的人員檔案基本信息、薪資信息基礎數據。
(2)科技管理部門信息:與科技管理部門系統形成接口,收集項目申報、研究生學生基本、專家庫人員等信息。
(3)后勤管理部門信息:成果轉化、基地費用分攤、水電費分攤和科研單位公共設施分攤等信息。
(4)儀器管理部門信息:大型儀器購置情況、修購基建項目申報和管理信息。
2.3 對合作單位
(1)對往來單位:提取存在業務往來的對方單位的賬戶信息。(2)對銀行:提取來款、匯款、對賬等信息。
2.4 對上級部門
與上級部門對接,提取有關預算批復、決算批復、報表統計、用款計劃申報、政府購買服務、資金支付模式等信息。
2.5 對社會
根據科研經費信息公開要求,提取公開項目的“基本信息”“合同(任務)書”“相關設備”“參加單位”和“結題驗收”等信息。
3 實現會計信息資源高度集成
集成是一個過程,強調融合。主要內容是基于網絡,對不同硬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應用軟件組成的異構數據處理,通過有效的信息溝通達到協調各集成單元的目的。集成的目的是給用戶提供一個集中、統一的視圖,并確保模塊之間的可操作性,以提高模塊的重復使用程度。
有效數據構成信息的高效集成。現代科研單位會計信息系統應實現基于項目(課題)層級、科研單位管理部門層級、合作部門(比如銀行)層級、上級部門層級、社會層級的信息數據的高度集成。
對各種會計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處理,完成會計核算任務,完成信息的輸入和共享,使各個信息使用主體有效連接起來。并提供會計管理、分析與決策相關的會計信息,通過正確選用、合理配置防火墻等硬件設施,筑造安全的軟硬件集成環境,強化系統網絡安全,讓信息數據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安全的反饋至系統用戶。
4 自主設計功能模塊
財務信息化的直接表現形式就是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軟件,被信息需求者無障礙地解讀和高效使用。是面向多個部門、多個服務對象、多個使用者的綜合平臺。整體功能模塊的設置需要分步實施、統籌謀劃、不斷更新。
科研單位應根據科研人員數量和資金量,圍繞科研經費管理的實際需求,從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解放科研人員的角度出發,在集成數據的基礎上,定制功能鮮明、內容全面、目標明確的功能模塊。
參考文獻
[1] 顧熠.高等學校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 顧熠.基于事項會計的會計信息系統構建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