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濤
摘 要:移動通信機房是每一個電信運營商有限的核心資源,而且新建的通信機房樓多是綜合性的機房樓,對于新建機房樓合理有效地利用通信機房樓面積與空間,合理地安排設備布局和綜合布線做了分析,對于今后設備的運行維護、設備故障的快速處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使用定位;規劃布局;綜合布線
1 概述
目前現有機房空間,對于每個電信運營商來說都是有限且寶貴的,而真正用作通信機房的一般只占通信大樓的30%~40%,并且通信機房樓建成后其結構和設備配套形式就很難隨著需求的變化而靈活的改變,即使是進行局部改造也將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對已經投入運營的機房而言改造風險極高,因此對于今后新建的移動通信機房使用規劃成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信機房樓建筑完成后,需要進行配套建設,使機房具備裝機條件。配套建設前應進行機房樓的整體使用方案設計,使用方案應研究并包含以下內容:(1)新建通信機房樓的樓層使用定位。(2)新建通信機房樓樓間走線的用途。(3)新建通信機房樓平面區域劃分。(4)新建通信機房樓設備間距要求。(5)新建通信機房樓走線架及走線路由規劃。(6)新建通信機房樓電源設置及分配。(7)新建通信機房樓空調設置。本文將按以上七類內容分別對今后新建移動通信機房樓進行規劃研究。
2 樓層使用定位
機房樓建成后首先對各樓層使用定位,建議首層作為電力室,滿足大樓的高低壓引入及配電。電源分散供電,即每樓層都有相對獨立的電源設備安裝空間,其他樓層除電源空間外均可作為通信機房,樓層使用定位最為關鍵,應基于大樓整體定位、傳輸需求、電源需求、使用習慣、后續工程便利性、業務發展綜合考慮確定。
3 樓間走線用途
各樓層走線孔洞的用途要保證專孔專用,光纜多孔,交流電源線、直流電源線、信號線、光纜應分井引入。貫通多層機房的走線,各樓層電纜豎井的位置應盡量一致。機房預留了充足的孔洞,只需要和設備位置、走線架結合考慮即可。光纜引入,樓層間光纜及尾纖的孔洞至少分別設置2個。
4 平面區域劃分
平面區域劃分應考慮設備擺設方向、位置點、區域等,并遵循“線路短捷”、“布線方便”、“布局緊湊”等原則。
機房規劃一般都劃分區域,每個區域布置規劃不同類型的設備,數據機柜一般是不符合標準的大型綜合機柜,傳輸設備是國際行業標準機柜,交換設備也是行業標準機柜,經過統一規劃分區,就可以讓設備看起來整齊劃一。并且根據業務類型的不同,可以將本地網與干線網,波分設備與傳輸設備,成端配線架(DDF/ODF)分開規劃設計,外光纜引入機房光纖配線柜(ODF)為一個區,與設備相連接的有光纖配線柜(ODF)為一個區,數字配線架(DDF)為一個區,這樣機房的布局會美觀很多,而且方便于運行維護。
5 設備間距
設備間距。每機房應預留至少1個主走道,用于設備進出搬運及人員通道,建議至少1.5m,面對面布置的機架和機柜正面之間距離不應小于1.2m,背對背布置的機柜和機架背面之間距離不應小于1m。當機柜內或機架上的設備為前進風/后出風方式冷卻時,機柜/機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對面、背對背方式。當需要在機柜側面維修測試時,機柜與機柜、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2m;成行排列的機柜,其長度超過6m時,兩端應設有出口通道;當兩個出口通道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在兩個出口通道之間還應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寬度不宜小于1m,局部可為0.8m。設備間距應滿足維護需求及散熱需求。靠近線纜孔洞、空調的設備列應有足夠的距離以保證孔洞、空調的操作維護。調整設備間距盡量將柱子包含在設備列中以保持美觀和提高裝架率。同時應注意設備平面的布置要利于布線,保證線纜最短和避免交叉。
6 走線架及走線路由規劃
走線架的規劃應根據機房將要安裝的設備規模,設備類型,房樓樓層高度,設備布置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所需走線架的層數、規格和高度等,并且利于線纜布放的施工及維護。交叉連接的橫向及縱向的尾纖槽道設在不同安裝高度。
7 電源設置及分配
新建機房樓電源建議采用分層分散供電,首層作為整個大樓的高低壓配電及油機室。每層設置獨立的電源機房,目前移動采用的交換設備和傳輸設備的供電以直流為主,數據設備以交流為主。各樓層采用分散供電的方式,電源設備盡量靠近負荷中心。采用交流供電的雙電源或三電源通信設備,各路輸入應分別從不同的UPS系統引接。對于來自不同電源系統的配電路由,要求端到端隔離,嚴禁接入同一母排或輸入端子。供電路由中的空氣開關或熔斷器,要求上下級配置合理、選擇保護設置正確。
8 空調設置
機房空調按空調冷負荷進行選型,空調冷負荷包括圍護結構冷負荷、照明冷負荷、設備散熱冷負荷,圍護結構、照明等。空調設置應遵循以下條件:(1)樓層空調的總顯冷量不得小于機房設備的散熱量,交換機房按0.8kW/m?功耗估算,傳輸機房按0.3kW/m?功耗估算,數據機房按1.0kW/m?功耗估算。(2)機房空調要求采用N+1冗余模式進行配置。(3)采用前回風方式的空調設備前2m內,不允許安裝設備。
9 結語
通信行業具有專業特性強、技術升級快、管理水準高、覆蓋面廣的特點,市場的需求又在不斷變化,內外部運營環境同樣在變化之中。作為運營商的重要基礎資源之一的通信機房,尤其是新通信機房建成以后就成了有限的資源,無端浪費機房資源就是無形中增加了電信運營商的投資,因此對通信機房有效面積的合理利用會提出更多的要求。通信機房內合理使用定位、規劃布局,合理的考慮綜合布線,留足夠的空間給后期設備擴容,讓有限的機房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維好.移動通信機房動力環境集中監控系統[D].湖南大學,2006.
[2]余玉廣,鄒潔,牟強.移動通信機房基站綠色節能減排方法探討[J].電信科學,2011,(S1):273-279.
(作者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