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夢凡
摘 要:我國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著力擴大居民消費,引導消費朝著智能、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指明了擴大消費的發展方向,也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對于人均社會消費水平持續位居全國消費城市20強的延邊地區而言,十三五期間的消費發展潛力既是巨大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加快消費升級,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刻不容緩。
關鍵詞:消費升級 新消費時代 對策思路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b)-035-02
1 消費升級的影響因素
影響消費升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物質技術條件。從世界歷史上三次革命以來,甚至是當下所處的IT革命浪潮來看,毫無疑問,物質技術在人類生活方方面面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長短期的任何時間跨度上對于人類消費方式進步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人們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地從自然資源中獲取高額利潤,不僅改變了基礎的衣食住行,而且促進了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們邁向更高的文明,促進消費模式不斷的趨于合理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人對結婚“三大件”的需求從來沒有停止過。20世紀70年代,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完全不亞于今天開著敞篷的瑪莎拉蒂和鑲鉆的蘋果手機。80年代,有了更高的需求,有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這“三大件”,才算真正意義上的“成家”。90年代,電腦、空調和摩托車的“高配”就可以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熱點。進入21世紀以來,房子、車子、票子更是成為嫁娶的硬性條件。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技術條件的日趨成熟,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需求也隨之改變。
(2)社會文化和社會意識的進步。社會文化的進步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具有長期的發展性,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又有明顯的差異性。隨著人們思想的轉變和收入的增加,近幾年,“習俗熱”似乎已漸漸被“旅游熱”趕超。每逢佳節,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再選擇墨守成規,而是選擇從平時的繁忙中抽出時間給自己放個小假,開拓視野、舒緩壓力。與此同時,社會文化和社會意識的差異會對消費行為產生天壤之別。比如,美國人喜歡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愿意拿出時間和金錢去細細品味生活,因此消費支出往往高于他們本身的收入;而中國人卻截然不同,他們喜歡未雨綢繆,消費是一件有計劃性的事情,并沒有那么的隨心所欲。
(3)人口總量及其結構。“二胎二孩”政策雖然對出生率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嬰童經濟近幾年不消反漲,母嬰電商經濟如火如荼。當下及未來很長時間內,90后、80后消費集中于住房、家庭耐用品、婚育需求以及互聯網消費等;70后、60后及50后等消費將主要集中于保險、醫療保健、奢侈品、度假等方面。
(4)國民收入增長。國民總收入與最終消費有著嚴格的正相關關系,百姓手里有錢才能去消費,才能提升對消費品質的追求。
(5)社會制度和社會政策。制度和政策的出臺都是建立在一國國情之上的,對各國方方面面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比如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或者調整在一定時期內對消費升級產生刺激或者抑制的作用;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的出臺,加強了對政府部門官員的消費監督,穩定了消費價格等。
2 延邊地區消費現狀及特征
延邊地區生產總值一直呈現上升態勢,由2001年的140.1億元上升到2016年的915.1億元(見圖1)。生產總值增速總體有升有落,2001年到2008年,增速整體上升,在2008年達到了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最高峰,達到14.6%;2008年以后,基本呈下降態勢,但在2011年達到了14%。
近十幾年以來,延邊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直呈現上升態勢,且趨勢較為穩定。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31.20億元,位居吉林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見圖2)。
3 延邊地區消費存在的問題及對比分析
3.1 物價持續上漲,消費欲望下降
物價的逐年上漲,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消費支出,加重了人們的生活負擔。首先因為地理位置的偏遠,延邊地區交通閉塞致使延邊州物價水平較高。不僅如此,延邊地區因為民族原因和地理位置原因,與韓國交往較為密切,居民消費偏好跟隨韓國時尚潮流。其次,延邊地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屬于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不適合農作物和瓜果蔬菜的生長。最后,2015年高鐵的開通,不僅使延邊地區交通更加便利,密切了與各地的聯系,更是極大程度地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導致物價的上漲。人們的預期收入減少,從而消費支出也隨之減少。
3.2 收入差距持續拉大,影響消費需求和消費傾向
高收入人群對比低收入人群,有更高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傾向。近幾年,盡管延邊地區的扶貧力度大力增加,但仍存在較大的城鄉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這極大程度地限制了延邊地區居民消費需求和消費傾向水平的整體提升。
3.3 人口構成失調,影響消費增速
延邊地區位于東北中朝邊境一帶,經濟較為蕭條,本地經濟資源與經濟發展空間較為有限。因此大量青年及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青壯年的人口流失導致延邊地區農村老齡化現象十分嚴重。大多數老年人的消費支出依賴于青壯年,而青壯年的人口流失使本就被動的老年消費變得更為緊張。加之青壯年本就是消費的主力軍,因此這嚴重影響了延邊地區的消費增速,加大了消費壓力。
4 促進延邊地區消費升級的思路與對策
在“十三五”規劃的引領下,延邊地區只有加快推進消費升級的進程,才能保障消費市場健康持續發展,消費前景才能更好,經濟發展速度才能提高。
4.1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只有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才能增強居民的消費信心。為此,應該從引導勞動供給和產業發展形成匹配關系、加強失業和養老保障等方面著力提高居民勞動報酬;有效提高經營性收入;健全收入分配調解制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費預期,向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福利政策,從而增強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
4.2 企業要增強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性人才
在消費者更注重多維度消費體驗的情況下,生產創新更加重要。一個企業的運營機制和產品品質對消費者的消費動力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好的東西自然能吸引消費的購買。在這之中,產品的創新更是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更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因此,企業必須加大科研投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人才,推動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種類,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4.3 廣泛推廣“互聯網+”,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互聯網的優越性和普及性不言而喻,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幫助。在消費方面,這種新業態給我們帶來了新思考和新機遇,必須牢牢抓住大背景下的這種潮流,方能使它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因此,要鼓勵和支持眾多企業在基于自身條件下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借助這個平臺進行多種促銷活動,這種線上加線下的營銷方式更能吸引消費者目光,釋放消費潛能。同時,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完善消費服務體系,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在服裝方面,加大對服裝設計和面料的投入,大膽采用新元素,滿足人們對時尚的追求;在食品方面,引進先進的食品加工器材,在保證產品安全衛生的前提下,豐富食品種類,優化食品結構,提供滿足大眾需求的營養健康食品;在住宿方面,推進住房區綠化建設,完善住房安全系統,使住房做到真正的“物有所值”。大力推廣智能家用電器的使用,拉動住房消費的增長;在交通方面,要改善交通出行條件,鼓勵和支持公共交通工具的生產和消費,加大對節能環保低排放汽車生產的投入,兼顧交通消費和環境保護。
參考文獻
[1] 王國臣,常開宇.延邊地區消費問題研究[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02).
[2] 王蘊,黃衛挺,等.消費升級問題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