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倩
摘 要:隨著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便捷的網絡構建起了一個“零現金”支付的時代。在消費科技不斷進步的同時,消費者行為模式也產生了新的風險,個人信息安全、軟件支付等問題不斷出現。本文針對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模式的發展現狀、實施特點、主要問題及具體應對策略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移動 互聯網 消費者 行為 虛擬 支付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b)-167-02
在時代的變遷中,消費者從“物物消費”轉變到了“貨幣消費”,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鮮明的“虛擬消費”。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模式發展著深遠的變化,“刷臉支付”等移動互聯網消費模式已經不是單純的理念。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產生從PC端向移動端逐步轉移,移動互聯網消費市場的發展熱度不斷提升。僅2015年一年,我國移動端網購交易額就已經達到了2.1萬億元。在網購總交易額度上已經達到了55%。手機移動支付因此成為了當前消費者消費的主要模式。除了手機消費、電腦等線上網絡經營模式措施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1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模式面臨的現狀
進入20世紀60年代,電子計算機技術推動全球經濟迅速發展,人類宣告邁進了第五個技術發展周期——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時期。首先,“隨時、隨地、隨心”的消費購買口號成為了社會消費行為的主導。移動互聯網本身所具備的信息整合價值和人際傳播價值,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服務。其中所蘊含的消費主動性、消費選擇性和消費創造性,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加自主靈活。其次,在商業模式多元化的發展前提下,移動互聯網的業務種類更加豐富、服務更加完善、質量更加高效。這在無形之中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為消費者消費行為提供了重要的環境保障。最后,在網絡虛擬環境中,消費者參與消費的主體十分多樣。服裝、食品、醫藥、家居等消費行業相繼進入網絡消費的行列,使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消費行為更加緊密。
2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消費者的心理因素
在移動網絡環境中,要想進一步擴大移動互聯網環境的消費行為,就必須深入研究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在一家網站對消費者網購的測評數據中,網購的風險、消費者的感知以及信任額度表示,在當前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消費者更加偏好高心理風險、低經濟風險的商品。調查顯示,有五分之二的消費者認為網購具備低價的優勢,因此在網購的過程中,也更愿意承擔較高的風險。
在當前消費者行為模式中,聯網和移動通信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網絡。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運用移動通信網絡形式,借以滿足通信數據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因此,在客戶需求多樣化的發展前提下,對現有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消費者行為模式研究,也就顯得愈加重要。
3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影響消費者行為模式的主要因素
3.1 購物價格的吸引因素
根據CNNIC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網上支付用戶規模達到了1.41億人,使用率達到了35%以上。網絡購物中,價格對消費者消費影響占有主要份額。網絡購物不僅僅是因為價格吸引人,更因為各網絡商家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再加上網絡購物存在較少的店面、人工等費用,因此致使同類商品的價值普遍較為低廉。網絡購物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26%,并且還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3.2 購物便捷性的吸引因素
俗話說:“貨比三家。”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日益忙碌的工作使消費者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逛超市和商場。而在網絡購物行為中,足不出戶就能夠進行購物、通過瀏覽商品圖片、各類搜索引擎就能夠查看最低價格,這些不同的購物模式具備了方便快捷的特性。在購物的時間、地點等方面,更加適合居民的消費。
從網購用戶的性別結構上看,網購群體中女性占主體購物趨勢,網購男女比例達到53:47。網絡購物的時尚型、便捷性和娛樂性使女性網民成為了網絡購物的活躍人群。而對于女性這一消費群體來說,因為消費心理、購物體力等方面的因素,對購物便捷性的渴求更為迫切。
3.3 購物安全性的吸引因素
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消費者一般都可以通過淘寶、支付寶等模式進行付款。“先付款后送貨中間商擔保”的消費模式和現實購物并不相同。網絡購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影響消費者行為模式的重要因素。這樣一來,即便消費者收到貨物覺得商品不是自己所預想的,那么用戶可以采取退貨的形式結束交易。整個過程耗時雖然較長,但消費者仍然因為價格、商品等因素,更樂于進行網絡消費。在網絡購物中,消費者對商品的滿意程度,遠遠比現實購物情況要更加樂觀。
3.4 購物需求存在的普遍性
在網購消費者支付力的構成中,我國網絡用戶中收入在1000~3000元的人群占有大多數。這一群體可以占到網購整體用戶的54.7%。其中,月收入在2000~3000元以上只占到整體網購人群數量的24.9%。從購物需求上看,對中低檔產品的需求雖然占有多數,但是對高檔產品的需求也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網絡購物的門檻已經開始降低,開始以少數人使用的方式向大眾服務的方式進行轉變。
3.5 購物心理存在的趣味性
和線上購物不同的是,消費者購買的主動性較強。網絡不僅僅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網絡購物的實質就是人們享受科技生活的一個具體體現。消費者通過自主、積極、自由的購買,利用網絡科技技術瀏覽、查詢、搜索購買某些商家和產品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由此得出的一些商品廣告和消費信息,會使消費者更加樂于追求購物的樂趣。
對于很多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消費者來說,網絡消費不僅僅能夠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也能夠獲得大量的信息和娛樂情報。靈活的支付方式和便捷的送貨上門服務,使消費者能夠更加真切的體驗到傳統購物方式無法獲得的樂趣。
4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模式中存在的潛在風險
4.1 經濟風險
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結構中,經濟風險也被稱為財務風險,它指的是移動互聯網業務在整個過程中所引起的經濟流失的現象。經濟風險的產生與移動互聯網業務之間存在著緊密的業務聯系。例如,某手機網頁的流量耗費情況嚴重,超出了正常的流量交易費用。除次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進行交易產生的風險。包括支付風險、錢貨交易風險等,這些問題導致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中,無法預先產生感知,如果不能進行調控,那么由經濟風險導致的損失將是巨大的。
4.2 時間風險
在使用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時間風險。時間風險和機會成本之間具備相互依存的關系。在時間原因上具備各類的原因。例如,網站為了獲得點擊量對消費者進行惡意的引導、網站頁面設計混亂、網絡支付鏈接的使用、切入點不夠科學等。這些問題都會使消費者在使用業務的過程中浪費時間,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時間風險。
4.3 信息風險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面臨巨大的風險。例如,在互聯網上傳遞的個人信息很有可能被網絡黑客和不法分子所盜用、非法使用或傳播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消費者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時間、家庭、消費等信息有可能被泄露等,這些信息風險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消費者的生產生活。
5 促進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模式的意見和建議
5.1 重視網絡消費的安全性建設
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之下,網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影響消費者消費行為的重要障礙。因此,要想使消費者實現更加流暢、順利的支付,感受到更加便捷的消費體驗,就必須要立足消費購物網站的安全消費上,確保網絡消費更加安心。
首先,要聯合企業、計算機行業、經銷商、消費者等方面,用證書技術解決網絡支付安全的問題。采取移動證書、瀏覽型證書或者動態密碼等技術手段,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交易意識。其次。要建立健康的金融監管標準,進一步完善移動互聯網環境的消費制度。針對第三方網上支付的行業特點,規范網絡支付管理行為,為網上支付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規,引領網絡支付行業的發展。在健全第三方支付機構標準制度的同時,適當提高網絡消費產業的健康發展,繼而合理制定費率標準,推動支付產業的健康發展。
5.2 充分利用電子信息大數據技術
從互聯網平臺的構建上看,消費者和企業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密集的產業鏈條。同時具備了一定的生存、經營、管理規律。通過大數據、云存儲、云計算等相關模式,在研究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同時,能夠深入研究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對網絡中的大數據進行綜合的測量。從而找出能夠反映消費者社交和商務活動的心理規律和數據關聯。充分利用跨界思維開展互聯網消費行業之間的數據分享和資源整合。多視角、全方位的看待消費者對于品牌、產品的需求和理解。要結合各大企業線上線下的活動,實現資源優化和優勢互補。通過目標群體特征的構建,形成完善的品牌形象,產生更具消費刺激性的品牌聯想。例如,將一些傳統實體行業和京東、淘寶、天貓等網站進行合作對接。煙草行業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找到網絡中購買戒煙產品的用戶,利用淘寶號碼、消費清單、售后調查等。從未圍繞這些網絡數據,更好的研究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各類信息網絡技術及信息傳播技術,為“網絡消費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服務條件。在網絡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下,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消費渠道。這一發展對消費行為模式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為此,廣大企業、網絡運營商、物流行業等第三方監管平臺,要借助于多種服務模式,營造一個健康、綠色、安全的消費環境。保障消費者的資金、信息安全。引領消費者產生科學的消費行為。確保網絡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創造消費內容、實施消費交易、產生更多的商業消費行為。逐步改變了過去消費者傳統的消費習慣,進一步推動網絡支付等現代化商業模式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尤利平.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民營快遞物流企業績效管理影響因素研究[J].物流技術,2014(3).
[2] 陳淵博,苗智博,陳揚.大學生網購消費現狀的實證分析——基于武漢市大學生的調查[J].當代經濟,2013(16).
[3] 胡祖光,周昊.網絡交易成本對消費者網購意愿的影響[J].商業研究,2013(6).
[4] 金榮榮,黎廣泉.農村網購中物流配送問題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12).
[5] 查克·馬丁,向坤譯.決勝移動終端:移動互聯時代影響消費者決策的6大關鍵[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