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服務貿易已日漸成為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服務經濟時代,研究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及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論述了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歷史及影響因素,最后結合服務貿易未來的發展前景提出了新形勢下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服務貿易 國際競爭力 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b)-047-02
1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中國服務貿易萌芽于20世紀末。近些年,中國服務貿易在世界服務貿易發展的帶動下發展迅速。2016年,中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總額量高達5.35萬億人民幣,有了歷史性的突破。服務貿易占外貿的比重也達到了18%,比2015年增加了2個百分點。在中國服務貿易總額迅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能從中發現很多存在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中國的服務貿易的逆差正在逐漸擴大。由此看來,雖然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前景被很多經濟學家看好,但國際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這也需要今后的中國穩扎穩打發展服務業。
2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服務貿易開放程度較低
目前國際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險服務業、咨詢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通訊服務業、計算機軟件服務業等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服務貿易方面,而我國服務業種類單一,不注重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雖然引進了國外先進的制造技術,但常常忽略關鍵的生產性環節。中國服務業的開放整體上也要晚于其他發達地區,開放時間和開放程度都很低。我國服務貿易的輸出,主要集中在勞務工程承包、遠洋運輸、旅游等勞動密集型部門和資源稟賦優越的部門,而在大量專業服務和高技術領域,仍處于凈進口的狀態。
2.2 服務貿易的專業人才缺乏
服務貿易屬于一種智力密集型產業,因為大多數的環節都要通過人員的不斷開發和不斷學習研究來完成整個服務的過程。在服務貿易領域里,人們需要更多的人數來優化服務的過程,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問題,有些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專業人員的培訓和帶領,就進入了就業的崗位。更不用說新興服務業和知識型服務業這些需要外向型高級人才的崗位,此因素也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3 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
3.1 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分為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基本要素就是一些客觀的環境因素,比如企業所處的地理環境,周邊的自然環境等;高級要素是一些人類主觀的要素,比如服務業的人才儲備,人類的科學技術或者企業的管理經營等。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對服務貿易高級人才的缺乏。現代社會,缺少的就是對知識對電子通信對專業設備等高級要素精通的人才,而他們往往就是我們國家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石。換句話說,國際市場間的競爭也就是一種人才的競爭。
3.2 需求條件
服務貿易要想拓展到其他國家領域,充足的國內需求是一個必要條件。波特認為一國的需求會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也會帶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服務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只有這樣,我們的市場才是一個自由的市場,由點到面,由市場到經濟,再由經濟到整體的國際競爭力。在我國,以保險為例,我們的國民對保險這一詞的理解與外國人相比較差,由于經濟的國際化,很多外國的保險公司都愿意入駐我國的金融市場,外資保險的入駐不僅豐富了我國的金融市場,還一定程度上給我們帶來了就業崗位、先進技術以及千變萬化的保險產品種類。
3.3 相關和輔助條件
一國的服務業是否興盛是一國經濟是否發達的最主要的體現。相關和輔助產業與主導產業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影響著主導產業的信息傳遞、生產成本、生產品質等相關因素。比如一國的信息技術發展影響著一國的金融測算業,或者一國的餐飲業影響著一國的旅游業或是其他產業,它們之間都是有內在聯系的。
我國兩大主要服務貿易產業是運輸業和旅游業,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使物流運輸服務業、旅游服務業在國際上擁有較強競爭力,而理財保險服務業與信息技術服務業這種對專業型人才要求較高的產業比較落后。因此,造成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結構分布十分不均勻,種類也并沒有其他發達國家那樣多。由于結構不合理,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可能會過度依賴于某個因素,一旦平衡被打破,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引發金融危機。
3.4 企業組織戰略和競爭程度
每個企業之間都存在有競爭關系,當企業面對迎面而來的壓力大部分會選擇改進自己的技術或是推陳出新來實現競爭的突破。因此,競爭程度高的國家更有利于建立國際競爭優勢。當下,我國服務企業大多數都安于現狀,沒有重視企業的管理體制改革,也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去開發新產品,眼界被局限在本國,沒有意識到跨國合作的重要性。另外,如果我國企業長期處于沒有競爭意識、精神懈怠的狀態,龍頭企業壟斷經營,其他中小企業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小則影響服務貿易這一部分經濟狀況,大則將會影響整個中國的國民經濟。
3.5 政府行為和機遇
政府對一個國家來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經驗和管理體制來更好地管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走向,培養出一批專業型高級人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發展中國服務業,提高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一個良好契機,中國政府應做出相關積極的配合,例如實施可行的政策來獎勵那些在學術上有成就的研究型人才,或是與企業進行溝通合作,加強與外企的合作,引進優良技術,進而不斷提高中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4 政策建議
4.1 優化產業結構
在我國如果想要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加快發展,我們要做的最基本的就是要著眼于從社會經濟的實際來發展,對服務業內部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改造,第一,利用當今發達的技術和科技對一些非現代的服務業,例如醫療、大眾供銷零售貿易、餐飲、運輸等,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用來提升它的服務質量和高度并提高它的服務水平。第二,如果想要我國服務行業內部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就必須在一些新興服務業上多花些功夫,而這些新興的服務業就是金融、保險、咨詢、科學研究等。第三,要加大提高科技服務業的投入力度,還要加快讓這些成果能在服務業得到很好的應用和推廣。
4.2 實施服務業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有了質的飛躍。因此,開放一詞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做到開放國內服務業市場,推進壟斷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國家壟斷,我國將在改革開放的步伐下,沐浴經濟收獲的春風。開放使我們推陳出新,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效率和國家競爭力。同時,作為政府應該多重視國內教育,培養中高層專業人才,引流外資進入我國服務貿易領域,為企業創造更好的市場條件。作為個人,我們應該多多注重個人能力的發展,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學習最新的IT技術,開拓網絡市場,使世界貿易緊緊相連。
4.3 培養專業人才
由于我國的國情,我國在培養人員綜合素質,培育復合型專業人才的方面十分欠缺。想要提高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首先要做到術業有專攻,而“專攻”的人便是核心,只有做到每個崗位都有專業人才才能升華到進一步的創新問題,小到企業,大到國與國都應做到多渠道多層次的培養服務型人才。從本質上來看,人力資本與服務業之間存在著內在的有機聯系。只有加快資本密集型服務產業,獎懲分明,多多學習外資技術才能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之上,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丁振輝,張師颯.金磚四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研究[J].市場論壇, 2010(8).
[2] 韓文麗,李玲慧.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1(7).
[3] 張巖.影響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因素分析[J].對外經貿,2012(3).
[4] 吳丹.入世十年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變遷與對策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2(7).
[5] 郝小波.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研究[J].商業,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