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萍 林茜 葉宏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讓小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獲得巨大的發展機會。小微企業項目開發周期短、創新見效快,在細分市場有明顯優勢,這為中小微企業接入“一帶一路”提供了有利條件。但與此同時,小微企業也面臨著很多阻礙,其中融資問題、納稅負擔重兩大成本問題始終阻礙著小微企業的發展。本文在營改增背景下,小微企業合理節約增值稅為切入點,期望能給小微企業一些建議,以降低稅負,進而在“一帶一路”機遇中輕裝上陣。
關鍵詞:“一帶一路” 營改增 小微企業 節稅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b)-093-02
1 小微企業范圍界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
在稅收上,常常對小微企業的概念進行略微調整,通常從三個標準劃分: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符合這三個標準的才是稅收上說的小微企業,本文采用稅收上的小微企業概念。
2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小微企業發展帶來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中國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也讓小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獲得巨大的發展機會。但在獲得投資機會的同時,小微企業也面臨著很多阻礙,其中,融資問題、納稅負擔重兩大成本問題始終阻礙著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本文以營改增背景下,小微企業合理節約增值稅為切入點,幫助小微企業降低稅負,進而在“一帶一路”機遇中輕裝上陣。
3 小微企業在營改增后合理節稅,在“一帶一路”中機遇中加速發展
3.1 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3.1.1 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
小微企業要進行納稅籌劃,離不開財會人員的合理的會計核算行為。會計人員要提高職業素質,嚴格遵守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提高職業判斷能力,提前合理統籌涉稅事項,以利于企業業務節約稅款。
3.1.2 財會人員要熟悉稅收政策
增值稅稅收政策變化頻繁,特別營改增背景下,經常性有新政策或公告發布,會計人員要關注變化并熟悉增值稅稅收政策。
2017年增值稅稅收政策就發生了很多變化。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稅率(4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議)。
3.2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節稅
針對小微企業,我國出臺了很多條相關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例如,我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57號)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的,或者以一個季度為納稅期限,季度銷售額不超過9萬元的,免征增值稅(《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57號))。
小微企業要充分關注營改增后增值稅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籌劃,盡可能爭取向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業務領域及地方優惠靠攏。
3.3 通過合理籌劃,利用稅制要素節稅
每一項稅制要素,都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稅收負擔的水平。本文擬以納稅主體和供貨方選擇為例,進行納稅籌劃。
3.3.1 選擇增值稅納稅人身份進行合理節稅
增值稅納稅人身份分為兩種: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根據目前“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在營改增前所列的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之外,營改增前的營業稅納稅人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作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成為小規模納稅人。小微企業在具備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成為一般納稅人。這就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一定空間。
按照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不同,一般納稅人的稅率分為 6%、11%、17%三個層次,一般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辦法,實行抵扣納稅;小規模納稅人按照 3% 的征收率進行征稅。
從增值稅的角度來看,納稅人可以通過提前籌劃來選擇較為有利的納稅人身份,合理避稅。下面以無差別平衡點增值率判別法為例說明如何選擇納稅人身份:
設x為含稅價一般納稅人稅率取17%,,在無差別平衡點兩類納稅人稅負相等。則有:
x÷(1+17%)×17% -x*(1-增值率)÷(1+17%)×17%=x÷(1+3%)×3%
增值率=20%
通過計算,得到無差別平衡點增值率=20%。可以看出,當企業的售價與進價的增值率達到20%時,兩類納稅人的稅負是一致的。一旦增值率超過20%,企業選擇小規模納稅人更有利,增值率低于20%時,企業選擇作為一般納稅人更有利。
以此方法同樣適用于增值稅率為11%及6%,分別計算其無差別點平衡點增值率,如表1。
通過無差別平衡點增值率的計算可以看出,當小微企業的增值率低于平衡點時,通過建立健全會計制度,或者通過聯合擴大企業規模的方式,達到一般納稅人的標準,轉變成一般納稅人身份;而小微企業如果增值率高于平衡點,則可以通過分立的形式,縮小企業銷售額,使其具備小規模納稅人的條件,轉變為小規模納稅人,最終達到節稅目標。
3.3.2 合理選擇供貨方進行節稅
如果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可以調整供應商。如果小微企業是一般納稅人身份,如果供給方也是一般納稅人,由小微企業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實現進項稅額抵扣。但是如果供給方為小規模納稅人作為,則小微企業只能取得由稅務機關代開具的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作進項稅額抵扣,甚至可以無法取得專用發票,無法抵扣。因此,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小規模納稅人處采購貨物產生的損失,必然要求小規模納稅人在價格上給予一定程度的優惠。
可以通過計算價格折讓臨界點來選擇合適的供應方,達到節稅目標:
設:從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含稅價為X,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含稅價為Y。一般納稅人稅率這17%,小規模納稅人為3%征收率,則:
從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時:
凈利潤額={銷售額-X÷(1+17%)}×(1-所得稅稅率)
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的利潤為:
凈利潤額={銷售額-Y÷(1+3%)}×(1-所得稅稅率)
當兩式相等時,則可計算出價格折讓臨界點:
Y =X× (1+3%)/(1+17%) =X×88%
此時,如果小規模納稅人供貨方的價格為一般納稅人供貨方的88%時,選擇任何一方對小微企業利潤都沒有影響,當小規模納稅人供貨方的價格高于一般納稅人供貨方的88%時,選擇一般納稅人供貨方有利,反之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供貨方。
同樣原理可得出增值稅稅率為11%及6%時的價格折讓臨界點,臨界點數值見表2。
以上兩種方法僅為部分節稅方法,企業在納稅義務之前,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節稅方法,通過對生產經營的規劃,通過合理合法的工作安排來合理避稅。
4 結語
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更是取得快速發展,國家多次召開會議,明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在“營改增”的大背景下,小微企業通過了解熟悉稅收政策,采取合理合法的方法達到節稅目的,從而促進小微企業在“一帶一路”的有利環境 下加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瑱.淺議小微企業稅收籌劃措施[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05).
[2] 傅志群.關于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5(05).
[3] 程相芝.小微企業稅收籌劃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1).
[4] 蔡昌.稅收籌劃方法與案例[M].廣東經濟出版社,2013.
[5] 李寶鋒.對增值稅納稅人身份選擇的納稅籌劃[J].財會月刊, 2014(5).
[6] 蔡賽梅.淺談營業稅改增值稅后企業的稅務籌劃[J].中國總會計師,2012(10).
[7]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S].財稅[2013]106號
[8] 梁文濤.“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及納稅人身份選擇的籌劃[J].注冊稅務師,2013(12).
[9] 倪田濱.論“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J].現代商貿工業,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