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平 張軍社 楊智
摘 要:本文從內部審計工作實際入手,在審計監督服務與企業精益管理相通相融方面做了一些積極探索與嘗試,力求審計工作與審計精益管理思維有機結合、與審計精益管理路徑有序整合、與審計精益管理成效有效融合,以精益管理助推審計監督水平全面提升。
關鍵詞:內部 審計 精益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0(b)-112-02
精益管理由最初在生產系統的管理實踐成功,已經逐步延伸到企業的各項管理業務。近年來,煙草行業在各個層面、各業務領域全面深入推行精益管理,使精益管理也由最初的具體業務管理方法,上升為戰略管理理念。筆者根據工作實際就內部審計工作導入精益管理的途徑及實施精益管理后取得的成效進行梳理,以便讓精益管理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實實在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精益管理助推審計監督水平全面提升。
1 內部審計工作實施精益管理的途徑與成效
(1)注重研習,牢固樹立審計精益思維。審計人員充分利用現代工具,通過網絡、電子書籍等查閱與審計工作有關的精益管理典型案例,深學、細照、篤行,著力從思想認識路徑、工作方法路徑及成果落地路徑進行破題精研踐行。在開展每一項審計工作之前,從站的高度、看的視角、干的維度等不同層面開拓路徑,看明白、想清楚、出成效,把隱形化的東西顯性化,把顯性化的東西系統化,把系統化的東西應用工作標準化或常態化。在每個細微環節上用心思,為細微或點點滴滴的改變尋找機會,事事堅持,處處上心,從而找到更多的工作靈感。
思維上的徹底改善和全方位技能打造能夠使審計人員牢固樹立“工匠”思維、“聚焦”思維及“合作”思維,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突出“精、細、嚴、實”。“精”即以精益管理為抓手,以工程審計、專項審計等為載體,做精審計項目。“細”即從細小處把好日常審計監督每一道關口,建立完善合同、采購及日常審計監督臺賬、審計問題整改臺賬、法律風險臺賬,杜絕漏洞,防范風險。日常審計監督臺賬能夠直觀反映日常審計監督項目和具體內容等,并讓審核意見和項目一一對應,便于實施整改和統計分析。專項審計層面不斷挖掘有價值、可破題、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審計調查項目,審計選題力求做到選擇好角度、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力度,指向更加明確,口子更小更有針對性,審計觸角走向更加細化,解決問題更加聚焦專注,突破口徑界定更加厘清。“嚴”是用嚴的制度帶隊伍。適應大環境,營造小氣候。養成在約束中工作,習慣在監督下干事。以制度定位,規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按角色做事,按照規矩來,按照要求辦。鼓勵審計人員勇于創新工作思路,敢于發表工作見解,不斷提高審計人員對工作的深度思考能力和精準研究能力。“實”是以基層調研和經濟責任審計為契機,持續挖掘審計增值服務。將“審計一線工作法”與“兩煙一專”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實現從審計思維向經營思維的轉變,積極推動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效發揮對企業的審幫促作用。做到審計調研在一線、情況掌握在一線、審計服務在一線、監督落實在一線,切實為兩煙經營提供有價值有水準的審計增值服務。
(2)用心踐行,把審計精益管理內化為工作習慣。習慣成自然,把好的行為切實變成自覺自發自然的習慣。每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培養審計人員做一個善于提出問題的員工,保持耐心,充實自己,變得更好,做到日有所得,月有所變,年有所成。增強員工的責任心,激勵員工從每一個工作環節入手,積極尋找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金點子”。運用“六源查找”(浪費源、問題源、改善源、危險源、風險源、價值源)等方法查擺現狀,分析問題,制定措施,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審計人員全員參與獲得感。例如:針對“規章制度更新較快,遇到審計事項查閱制度影響工作效率”情況,積極開展“崗位工作要點提示卡”活動,化整為零,積少成多,使審計監督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依、有據可查。
(3)聚焦專注,促審計精益監督開花結果。審計人員堅持從審計職責入手,將工作流程與日常實際工作進行對比分析,開展爭創精品審計項目活動,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審計項目質量為核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不斷探索和創新管理方式,使標準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與精益管理等各管理工具自然融合,相得益彰。
第一,抓基礎,以標準促審計精益。審計人員要以標準化體系建設為契機,對審計部門職能、崗位職責、企業標準體系建立路徑及標準進行認真梳理完善,編制工程類、服務類、物資采購等內部審計管理工作標準、審計部門及各崗位工作標準、內部審計工作流程等,標準的修訂和完善,為規范系統內工程建設項目投資管理以及物資類、服務類項目的采購行為,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指導、服務作用奠定了基礎,為實施精益審計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挖潛力,以精細促工程審計出成效。近年來,寶雞煙草針對工程審計方面工程項目工期長,資料多而繁雜,被審計單位提報審計資料存在資料不全、不準確而造成返工耗時,資料在中介機構、送審單位和審計部門三方傳遞過程中存在遺失、責任不清等弊端,審計人員運用精益思維,認真分析每一個工作流程,準確把握管控節點,設計了《工程項目審計報送單》,囊括了報、送審項目時間、名稱、送審單位、施工單位、預(決)算金額、審計中介機構名稱等16項內容及審計項目應報送的項目批準文件、合同、招投標文件、施(竣)工圖、驗收等11項資料。通過此報送單的應用,被審計單位送審資料齊全,資料傳遞來龍去脈清晰,責任明確,改善成果明顯,近兩年,共實施審計項目81項,不僅整個審核過程資料使用保管完好無損,而且大大節省了基層工作人員時間和工作步驟,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67%,同時增強了員工工作嚴謹性,提高了基層人員對審計工作的滿意度。
第三,抓問題,以課題驅動審計精益。寶雞煙草審計把創新管理作為精益管理的“解碼器”,大力實踐課題化攻堅短板的創新導向。積極開展QC小組改善活動,盯緊制約審計效率的問題,采取因果分析法從認識、配合、內容、中介機構四個大的方面分三個層級進行逐層分析,建立和完善主要領導負總責、被審計單位抓落實、審計單位督促、各有關單位部門協調配合的整改工作機制及督促檢查聯動機制,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不力、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單位及個人,由紀檢監察、人事部門及時進行問責,強化審計整改工作成效。通過建立審計發現問題庫,從審計項目、問題類型、問題描述、整改狀態、整改完成期限、整改責任主體(部門)、跟蹤檢查情況等十個方面內容設置了比較系統全面的跟蹤檢查機制,不僅使審計整改結果一目了然,達到事半功倍之功效,最重要的是針對問題進行歸類分析,明確判斷存在問題是屬于政策理解層面還是流程設定、監督管理或是內部管理制度方面,為企業規范管理,健康發展提供較為真實可靠的信息資料,精準監督、精細服務、精益管理在審計工作中實實在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 結語
總之,精益管理只有不拘泥于小節,從小處著手,抓住細節尋求改善點,最終會達到全面規范,規范必然會提質增效。每個審計人員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職責范圍內想方設法消除工作缺陷,努力做到無缺陷,通過對完美的不懈追求,達到審計工作精益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積極、持續、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是全面提升審計質量的客觀要求,是有效實現審計價值的必然選擇,更是審計人員不懈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鄧超.煙草企業開展風險管理審計探究[J].企業研究,2014(10).
[2] 王琪.淺析煙草企業內部管理審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4).
[3] 孫盛.試論管理審計在我國煙草行業的運用[J].財政監督,2013(11).
[4] 王偉洪.企業實施管理審計的若干思考[J].經濟師,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