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5年,畢業于河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專業(原唐山陶瓷學校)。在校期間基礎繪畫訓練接受了系統的規范教育。國畫人物受喬文科恩師的影響較大。
(2)1974年在校期間,有幸邀請到中國花鳥畫大師孫其峰先生,講授并示范筆墨技法,受益匪淺。
(3)1975年,畢業實習創作赴邯鄲陶瓷公司,有幸見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先生,聆聽了大師對工藝美術,立體造型藝術,變形藝術的理論講座,對我藝術觀的形成,視野開闊,創作的靈活性十分受益。
(4)1975年畢業分配到邢臺陶瓷廠從事工藝美術雕塑設計工作,期間設計制作紫砂產品頗受贊譽,并有幸結識了中國雕塑大師郭寶寨先生,短時間接觸成為永久的朋友,受到大師的教誨終生受用。
(5)1982年起,在石家莊文化局《影劇報》做美術編輯工作期間,一次隨評劇團進京,我作為工作組人員負責攝影采訪,在冀京辦事處拜見了中國書法大師歐陽中石先生,當場書寫懇請老先生指點。歐陽中石老先生賜字與我“循法以入,方可登堂升室”。先生的教誨使我數十年來一直堅持臨習字帖,從量變到質變,我的書法藝術水平有了不斷的提高。
(6)1985年在河北省群藝館,有幸聆聽了中國漫畫大師華君武老先生的藝術講座,對我的藝術創作,靈感與激情有了深刻認識。
(7)1985年至1995年十年期間,在《河北法制報》任美術編輯兼攝影記者。由于工作崗位的原因,結識了省會諸多新聞出版媒體的同行朋友,形成了藝術圈子,增加了藝術氛圍,提高了創作水平。這十年是我一個創作高峰期,大量的黑白畫作品和中國畫得于發表,并有《歡度春節》、《特級匪警》等作品獲獎。
(8)1997年參加河北省新聞界迎接香港回歸書畫展評活動,創作的國畫《和平鴿》和書法作品分別獲獎。

(9)1989年,由省美協、省記協、省報刊美術研究會、省黑白畫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河北省首屆報刊美術作品展”,我創作的連環畫《黃色的路》(12幅)和國畫《冰肌玉骨》展出并發表。
(10)2004年、2011年《燕趙晚報》兩次以《畫壇折枝》和《妙筆寫雅意》分別對我的書法、人物、山水作了專題報道,擴大了社會影響,激勵了我的創作。
(11)2004年《時代風采》期刊封三整版發表了題為“胡曉祥書畫作品”并對畫家作了介紹。
(12)2005年,兩幅國畫作品作為河北省新聞界出國考察團的禮品,贈送于法國廣播電視臺。
(13)2004年.參加《中國書畫報》組織的向天津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書畫作品,支持了殘疾人福利事業,凈化了靈魂,促進了創作。
(14)2008年,中國專家學者協會主管、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主辦的《中國新聞聚焦》期刊,以整版封底發表國畫山水《二月江南綠有藍》,對作品做了賞析并介紹了畫家。
(15)2009年接受約請為老年大學書法創作班講授“中國書法藝術特點的形成”通過查閱資料,準備課件,使自己在書法理論上得到提高。
(16)2007年、2008年,參加了“河北省百名書畫家捐獻作品賑災義賣活動”和河北省慈善總會向四川地震災區捐獻作品活動。
(17)2011年,創作的兩幅人物畫《鐘馗鎮邪》、《垂釣鐘馗》,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實力派著名畫家作品精選》一書收錄,并對畫家作了介紹。
(18)2011年,創作的《正義鐘馗》、《鐘馗神威》、《鐘馗持劍策馬》、《鐘馗鎮邪》、《鐘馗降福戲蟾》、《鐘馗嫁妹》、《醉酒鐘進士》七幅作品,被一家商貿公司收藏并印制掛歷。畫面吉祥如意,鐘馗形象生動,開本之大,印制精良,社會流傳之廣,頗受青睞。
(19) 2011年,由省會書畫界著名書法家趙耀華先生發起“石門九友”(李九元、趙耀華、李世文、路繼舜、趙國友、孟先昌、胡曉祥、張建平、王萬華),順勢在省美術館舉辦了聯展,中國書法大家歐陽中石老先生題寫《石門九友書畫》并出版了精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