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君 姚海霞
摘要: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那達慕盛會,其是草原文化的體育盛會。伴隨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那達慕稱為草原傳統文化的最具意義的草原盛會,其賦予了現代社會的內涵,不只表達和展示了民族風采和民族特色的娛樂節目,還體現了其對區域社會進步的影響,有效使民族凝聚力得到提升,并提升民族的團結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良好前提[1]。本文針對那達慕對促進區域社會進步的影響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那達慕;草原盛會;區域社會;影響
蒙古族傳統文化之一就是那達慕,其為當地人們極為喜愛的體育盛會。結合了別具一格的現代那達慕文化與經貿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其作為蒙古草原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為民族的繁榮發展奠定的堅實基礎,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那達慕能有效帶動區域文化、經濟、科技、體育、環境等方面的發展與進步,推動區域社會穩定、繁榮發展。
一、那達慕賦予區域社會當代內涵
每個民族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創造力與凝聚力,凝聚力源于內涵向心力,而朝氣蓬勃的創造力源于生命力。而這兩種力都離不開民族的靈魂與精神。那達慕就是蒙古族最具典型的傳統文化藝術,可謂是草原文化的完美融合。那達慕主要包括射箭、摔跤和賽馬三種競技項目,其可謂是那達慕盛會的關鍵組成部分,充分將競爭意識體現出來,并將民族的精神風貌完全展示出來。同時,將獨特、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體現出來,充分體現其文化內涵[2]。那達慕作為草原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充分弘揚、發展草原文化的精神與活力。自從改革開放后,內蒙古地區不斷舉辦那達慕文化藝術節,由最初的小型文化節日,發展為至今的數十個大型文化節日,在2001年,被譽為全國100個民間藝術活動之一,成為了蒙古草原的一塊重要里程碑,為其走向世界提供有效前提。
二、在區域經濟中那達慕的影響
伴隨那達慕盛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那達慕將大部分產品指定為專用品,為推動商業的繁榮發展,建立了經濟發展的紐帶。
(一)那達慕對區域經濟發展途徑、方式的影響
在開展那達慕期間,主要包括經貿商談、物資交流、文藝演出、信息與科技交流、招商引資等活動,以此為載體,對內、對外進行經濟合作與交流。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那達慕文化形式和內容不斷趨于開放化。在2001年9月7日-17日開展了17項大型活動的那達慕盛會,促進了區域社會的良好發展,比如“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商談會”,其可謂是聯動效益的關鍵內容。而在2002年9月2日-17日,那達慕盛會開展了“天南地北蒙古人”和“沸騰的草原”等活動,充分體現其價值意義,與此同時還開展了“內蒙古國際服飾藝術節、羊絨服裝”等活動,帶動了經濟的交流與發展。在2004年,內蒙古將那達慕盛會的舉辦地址選在呼和浩特城市,共舉辦了12項體育項目。在那達慕藝術盛會上,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尤其將民族特色和草原特色突顯出來,并將群眾性體現出來,發揮其先進性,將草原文化的深層次含義充分展示出來[3]。
(二)那達慕對區域經濟發展效果與程度的影響
在2000年的那達慕盛會上,每天將近3000多外國游客參與到大會當中,而且有大約600位著名的企業人士進行了經貿的商談回話,其中有24項內容達成經濟合作,共計引進外資5.9億元。而在2001年,開展那達慕文化節,此期間經濟活動尤為活躍,只在“經貿交流會”上,就有55項內容達成經濟合作,總投資30.4億元。隨后,在2004年,成功舉辦了那達慕,使全世界人民對草原文化更加了解與熟悉,讓人們愛上草原文化,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引進更多的投資機會。這時期,大約有24個項目達成協議,共有投資金額44億元。每次那達慕前后一個月,都會給飯店和賓館帶來一定的財力和生機,以那達慕為核心的活動,拉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那達慕也讓市民的精神生活得到豐富,并得到百姓的贊美,大家都明確認識到這時異性無形的財富。此外,各個省、縣等地區也不斷舉行那達慕,使經濟貿易與體育活動有機聯合,促進少數民族經濟繁榮發展。以往那達慕只是一項娛樂游戲,可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一部分地區的那達慕將經經濟貿易和體育項目進行聯合,促進了地區的經濟發展[4]。隨著那達慕活動的不斷擴大,使經濟建設與體育項目連接得以實現,豐富了草原文化,使其更加絢麗多彩。現今,那達慕已成為草原人民每天最隆重的節日。
三、那達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應實施的對策
(一)充分體現那達慕的龍頭地位
在舉辦那達慕時,將體育競賽和經濟發展作為目標,并將旅游節和民族文化節作為載體,讓旅游環境、體育項目、娛樂環境和經貿商談等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充分體現那達慕的龍頭地位。
(二)治理生態環境
現階段,我們國家正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由于內蒙古的環境發生明顯的變化,要想建立良好、綠色的生態環境,就必須將沙塵暴問題解決,并合理、有效的對水資源進行保護,這就需要大量的投資。
(三)加強旅游產品和旅游項目的開發
內蒙古地區在開展那達慕期間,必須抓住旅游業發展這一商機,敢于抓住這個機遇,題材為那達慕文化活動,將前提設置為傳統體育和旅游設施等,將那達慕旅游項目大力度發展開來,在那達慕文化節上,大力度推出旅游紀念品、運動健身用品、玩具和體育用品等,充分開發旅游產品[5]。將民族風情結合旅游業文化不斷壯大,推動旅游業的良好發展。吸引更多的國外人士,讓他們對蒙古的那達慕賽事充分了解,并有效進行經濟商談,只有不斷的人流涌入,才能不斷的擴展旅游業務量,與此同時為商業、餐飲以及賓館等服務業帶來一定的收入,為其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四)將那達慕作為前提,強化文化旅游業
對草原青銅文化、紅山文化、遼文化、蒙元文化等民族風情、自然風光和歷史遺存等資源的開發進行加強,將旅游開發與文化開發有機聯合。將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項目推出,充分體現自治文化的精品項目,從而有效將特色旅游項目體現出來。
(五)大力度開發,使投資環境得到改善,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
在舉辦那達慕期間,加強和國內外的溝通與交流,將開發的程度有效擴大。經過那達慕盛會,讓全世界人民對內蒙古進行全面認識,與此同時,使區域投資環境得到改善,從而將更多的海外企業、投資經營和個人商機吸引過來[6]。除此之外,內蒙古的各個方面資源開發和經濟有效聯合起來,使經濟活動當中的體育文化含義得到提升,并彰顯出草原文化和民族色彩,為草原文化打下綠色品牌。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離不開那達慕,那達慕將經濟貿易和體育項目有機的聯合,促進了區域社會的經濟發展與進行,充分發揮出草原特色和民族色彩,在彰顯體育文化的同時,充分體現草原文化的深層次含義,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商機,充分體現其價值意義,從而推動區域社會穩定、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鳳新.那達慕對促進區域社會進步的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0,25(1):66-69.
[2]肖志艷,熊少波.我國節慶體育發展研究——以內蒙古那達慕為例[J].體育文化導刊,2016,01(16):122-122.
[3]趙潔瓊.鄂爾多斯國際那達慕大會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
[4]白紅梅.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路徑研究——以內蒙古那達慕大會為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6):21-25.
[5]趙振浩,劉明勝,包呼格吉樂圖.蒙古族傳統體育那達慕文化國際傳播策略及途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5,34(3):138-140.
[6]李秀芳.蒙古族傳統體育文化那達慕的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8(11):36-37.
(作者單位:李慧君 內蒙古大學體育教學部;姚海霞 內蒙古醫科大學體育教學部)
通訊作者:姚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