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學超 戈莎
摘要: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身體健康方面越來越重視,健身房成為人們鍛煉身體、休閑放松的重要場所。而體育小鎮的建立,使人們不再局限于某一活動場所,而是深入到景色環境優美的小鎮中去,在健身的同時,體會大自然的魅力。目前,我國正興起一股建設體育小鎮的熱潮,體育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體育小鎮作為特色小鎮的一種新興模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文對我國政府對建設體育小鎮的總體要求進行了簡單的闡述,提出了關于建設體育小鎮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體育小鎮;“互聯網+”;小鎮聯動模式
今年,國家體育總局頒布了有關建設特色體育小鎮的相關政策,標志著以運動休閑為特色的小鎮建設工作正式實施。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部門,包括農業部門、林業部門、旅游部門以及工信部門等相關機構,全部投入到建設特色體育小鎮的行列中。本文正是在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提出了關于建設特色體育小鎮的幾點思考,希望能夠促進體育小鎮的建設工作。
一、國家對建設體育小鎮的總體要求
2017年5月9日,我國體育總局頒布了《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將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劃入今后城市建設的重點方向。該通知中指出,截止2020年,我國將建設一批體育特征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1]。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健身需求,是推動體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途徑。同時,建設體育小鎮的指導思想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提到的新戰略、新思想、新理念,在建設特色休閑體育小鎮的同時,解決貧困地區經濟落后問題,通過將體育產業與健康、文化及旅游產業等的結合,全面的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在建設體育小鎮的過程中,應本著以人為本、政府引導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則,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采用創新的發展理念和高水平的服務平臺,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和企業的參與,完成體育小鎮的建設。
二、體育小鎮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利用房地產作為助推劑
截止2016年,正式進入體育小鎮建設的地區就有100個之多,到2017年,體育小鎮建設中的規劃藍圖已經比較全面,包括自行車項目、馬拉松項目、釣魚、騎馬、登山以及戶外冰雪項目等。這些項目已經成功引起人們的關注,大量群眾參與到這些項目的活動中[2]。體育小鎮概念的出現,使傳統的體育產業看到了發展的空間,2016年,我國開始重點建設體育場地以及相關基礎設施,并且有計劃的進行土地規劃,把單一的體育項目做成了集體體育項目,還對硬件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進行了創新,為之后體育小鎮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體育產業是新興的綠色產業,體育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房地產的推動,正是建設體育小鎮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經有很多房地產公司表示支持體育小鎮的建設,為體育中介和體育培訓中心提供相關場地。
(二)建立“體育+”的小鎮聯動模式
近兩年,體育小鎮的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各地方政府為了建設出一批體育特色鮮明、產業基礎穩固、產業融合潛力大的特色體育小鎮,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爭取建成3-5個比較有特色的體育小鎮。同時,當地政府也和小鎮所在的市、區政府共同簽署了共建協議,在共建模式啟動后,發展建設具有特色的體育小鎮。不過,這些體育小鎮想要短時間內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幾乎是不現實的。由于一些體育小鎮通過舉辦體育賽事,來吸引全國、全世界的游客前來觀看比賽,這就要求小鎮中應有相關的配套服務[3]。不過,以目前我國體育小鎮舉辦賽事來說,幾乎是掙不到什么錢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舉辦體育賽事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對體育場地硬件設備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應從提供配套服務的方式,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體育小鎮也可以通過建設體育裝備小鎮的方式,主要負責體育裝備的生產、加工以及外銷,在當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從而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所以,體育小鎮的發展,必須依靠“體育+”的方式,通過體育與文化結合、體育與制造業結合或者體育與旅游結合等方式,促進體育小鎮的發展。
(三)體育小鎮的建設應具有專一性
在全民健身浪潮的洗禮下,很多人覺得只有運動項目夠多才能夠達到體育小鎮建設的標準。但是,過多體育項目種類的體育小鎮,更應該稱之為體育中心。其實,體育小鎮的體育項目不再于數量的多少,應在于項目的專一性。只有建成以一個項目為主的體育小鎮,才能夠具有指向性,發展目標也比較明確。同時,建成一個成熟的體育項目就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和較長的時間,若建設的體育項目過多,就會耗費巨大的資金,給當地政府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因此,體育小鎮的建設不僅是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鏈,更是應考慮到科學技術、服務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
(四)建立“互聯網+”的小鎮聯動模式
近幾年,互聯網技術在眾多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加強互聯網和小鎮建設的融合性,是建設體育小鎮的主流方向。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建立網站、公眾號的方式,擴大小鎮的宣傳力度。或者創立手機APP,可以通過APP實現在線的旅游路線選擇和實景旅游,使游客獲得更好的體驗。同時,可以在旅游網站上進行宣傳,并采用網上支付的方式,將小鎮的運營和外界的消費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同時,“互聯網+”的小鎮聯動模式,能夠將小鎮的個體或企業與外界的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為小鎮的發展帶來更廣泛的空間。
三、結論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體育小鎮的建設能夠為地方經濟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有促進的作用,同時也給更多的人帶來了就業機會。近幾年,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全民健身的運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體育小鎮的建設正符合這一社會需求,體育消費市場將會進入爆發期。而且,與此有著密切聯系的旅游業,也將由于體育小鎮的建設而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希望通過文中的幾點建議,能夠為體育小鎮的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建設。
參考文獻:
[1]沈克印,楊毅然.體育特色小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實踐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06):56-62.
[2]譚冉.體育小鎮開啟產業投資新藍海[J].經濟,2017,21(11):92-94.
[3]林峰.體育小鎮激活體育產業新藍海[J].中國房地產,2017,33(11):47-49.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