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杰 王振錄
摘 要:眾所周知,環境保護中的公眾參與制度是一項公眾社會運動,不但可以解決我國傳統的環境制度問題,還符合現階段社會發展的環境問題特點。但是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而言,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環境保護的規定都只停留在表面、人們的環保意識也特別薄弱、以及監管力度不大等。因此,本文對我國環境保護中公眾參與制度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促進社會發展的美好構想。
關鍵詞: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環境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存環境也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迫切希望人們可以在主觀理念下解決環境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才產生的。人們既是良好環境的享受者,也是惡劣環境的受害者,更是對環境最為關心的感受者,這也是促進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國建立的公眾參與制度較晚,因此其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多漏洞,以下就是對我國環境保護中公眾參與制度的簡要分析。
1 我國環境保護中公眾參與制度的概述
公眾參與制度的概念是指公民在環境保護領域中,利用有效的途徑或程序進行一些與環保利益為主的決策活動,進而保障活動決策適合公眾的自身利益。對于我國現階段環保中的公眾參與制度而言,更是一種以民主理念為主的環保活動,公民在環保中一直扮演著雙重身份,因此有權參與環保的建設活動。環保中的公眾參與制度既是不斷實踐與發展的產物,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經過程。公民只有在環保中充分利用與享受公眾參與制度,才能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1]。
2 我國環境保護中公眾參與制度的現狀分析
2.1 以政府為主導的公眾參與制度
對我國現階段環保活動而言,幾乎都是非自主性的,并且是在政府的引領下實現的。政府先通過網絡媒體公布并報道相關的環保決策,在公民全面掌握之后,在進行一些以政府為主的環保教育宣傳活動,并建立環保志愿對。以政府為主導的公眾參與制度具有間斷性與非系統性,只有政府主動參與才能使公眾的環?;顒訉嵤┢饋恚娫诃h保中更無法堅持自身的立場,都是不斷聽從政府的安排。
2.2 公眾參與制度的法律不健全
公民的環?;顒佣际且罁稇椃ā返南嚓P規定,并對一些違反法律規定的公民行為進行相應的控告與申訴,隨后我國又頒布了很多公眾參與制度的法律法規,如《水污染防治法》等。監管關于環保制度的法律法規很多,但仍只具有抽象性,很多權利并沒有進行具體化,都只停留在法律的表面或個別法律規定中,完全沒有形成一個適合社會發展的權力體系,具有無法操作性。
2.3 人們缺乏環保意識,參與積極性過低
據相關的調查了解到,我國公民現階段仍缺乏環保意識,農村居民的環保道德水平低于城市居民,并且絕大多數的公民都不了解社會環保理念。與此同時,公民的環保意識幾乎都是在依賴政府,對于環境保護與當地的經濟發展而言,公民更注重當地的經濟發展中,并自認為環境保護屬于政府的職責范圍,與自身并沒有過多的聯系,這也是環保積極性過低的主要原因之一[2]。
3 我國環境保護中公眾參與制度的構想
3.1 確定公民在環境權中的地位
若想完善我國環保中的公眾參與制度,必須利用立法來捍衛公民環境保護權的地位,這既是公民參與的法律基礎,又是公民參與的基礎保障。首先,應完善憲法的相關規定,并將公民的環境權融入其中;其次,在環保的相關法律中重點強調公眾參與制度;然后,有效調整傳統的環境保護法,并對公民的環境權提出現新規定,進而將傳統環境權與新環境權進行適當的劃分;最后,完善單行的環境法與公眾參與的各種有效途徑。
3.2 保障公民的環境知情權
若想完善我國環保中的公眾參與制度,必須保障公民的環境知情權,這也是公眾參與環保的基礎條件。首先,對立法進行公開,如救濟、進度、質疑、程序、標準、內容等,并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規范;其次,對依法申請的公開方式進行完善,尤其是相關程序的拖延問題,更要用“環保”法規的理念去解決;最后,對環境知情權中的救濟制度進行完善,并維護公民自身的環境知情權,對侵權行為提起訴訟[3]。
3.3 保證公民的環境訴訟權
若想完善我國環保中的公眾參與制度,必須利用立法保證公民的環境訴訟權,這也是公民參與實施的主要形式。首先,對我國環境權的相關法規進行逐一落實,并完善公民的訴訟法規,以便于公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其次,降低公民環境訴訟權的標準,并將原告的資格降到最低,進而捍衛公民的自身的權益;最后,完善單向環境法中的相關條款,進而確保公民的訴訟法律更加規范。
4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本文對我國現階段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提出了很多美好構想,如確定公民在環境權中的地位、保障公民的環境知情權、以及保證公民的環境訴訟權。只有不斷探索出適合我國發展的公眾參與制度,才有可能在真正意義上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并建立健全的環保制度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而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并積極參與社會的環保建設中。
參考文獻
[1]高琪.我國環境決策中公眾參與制度的立法分析——兼評《環境保護法》修訂案的相關規定[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4):14-30.
[2]曾婧婧,胡錦繡.中國公眾環境參與的影響因子研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12(6):62-69.
[3]秦鵬,唐道鴻.環境協商治理的理論邏輯與制度反思——以《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為例[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107-112.
(作者單位:1.安丘市環保局;2.安丘市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