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興紅
摘 要:圖書版權貿易促進了圖書出版產業的理念更新與結構優化,也為圖書出版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更為中國出版走向世界搭建了橋梁。本文從圖書版權貿易和圖書出版產業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圖書版權貿易的現狀及問題,總結了圖書版權貿易對圖書出版產業的影響,出版商應抓住圖書版權貿易帶來的機遇,積極完善自身品牌與產業鏈,以期促進我國圖書出版產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圖書版權貿易 圖書出版產業 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6(a)-139-02
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受到國際出版業的影響,我國圖書版權貿易也迅速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圖書出版狀態,大批實力強勁的國際出版集團與我國圖書出版社通力合作,各個部門積極配合,準確的市場分析、高效的市場營銷策略,都促進了圖書版權貿易成功運作和飛速發展??梢哉f圖書版權貿易促進了我國圖書出版產業穩步走向世界,大幅度提升了中國出版的國際競爭力。
1 圖書版權貿易與圖書出版產業概述
1.1 圖書版權貿易
版權在英文中稱為copyright可理解為復制之權,也可以稱為著作權,指作者對于自己創作的文學藝術作品或者科學產品等享有的一些特殊權利。而版權貿易主要是指在版權許可和版權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貿易行為。本文所研究的圖書版權貿易指的是有償轉讓圖書版權之中一項或者幾項財產權的經濟活動,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版權轉讓、版權許可、合作出版。在我國更多的是版權轉讓,合作出版只是初步展開,國際上大多還是使用版權許可的方式。
1.2 圖書出版產業
在產業經濟學理論中,產業指的是生產同類產品或者提供類似服務的經營單位的集合,是具備某種相同屬性的企業集合。圖書出版產業在廣義上是指與圖書出版所有相關的組織機構,狹義上來講可以理解為圖書出版單位和為圖書出版提供了服務的組織機構,主要包括兩大類:圖書內容生產單位、圖書印制發行單位。本文研究的圖書出版產業是指狹義上的圖書出版產業,主要包括圖書出版社、印刷廠、批發商等等。
2 圖書版權貿易的現狀與問題
2.1 引進大于輸出
在我國在很長時間內都會持續如數版權貿易引進大于輸出的狀況。1995年國家版權局建立了版權貿易統計制度,20多年來版權貿易一直存在著逆差狀態,引進和輸出的比例嚴重失衡。在2004年以前,圖書版權逆差長期維持在10:1以上,之后逐年縮小。雖然在引進的數量以及交易的總量上還是保持著增長趨勢,對外輸出的品種以及數量也在逐年增長,但是總體上還是明顯的引進大于輸出,這種狀態反映了文化輸出的力度,也與我國開展版權貿易時間短有很大關系。
2.2 國內圖書版權貿易分布不均
目前國內圖書版權貿易分布不均,北京、上海是發展最好的地區,其次是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出版體制改革推行較快的省份,對于西北不發達地區的圖書版權貿易則很少,甚至出現個別地區統計數字為零的情況。在2008年我國圖書引進基本上集中在北京、廣東、上海、遼寧、江蘇等省市。而圖書版權輸出則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等省市??傮w來說,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基本都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出版體制改革明顯的省市,分布不均勻。
2.3 結構不合理
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引進輸出的國家和地區不合理。首先在引進來源上,例如2011年引進數量最多的前三位國家為美國、英國、日本,說明引進地的集中化程度非常高。其次從輸出地區來看,例如2011年輸出數量最多的前三位地區為中國臺灣、美國、韓國,說明輸出地的集中化程度同樣非常高;第二,引進輸出的圖書結構不合理。首先,從引進內容來看基本是文學、社科、少兒、語言這四大類。其次從輸出內容來看,基本是傳統文化、語言藝術方面,以中醫藥、民俗、歷史、古建筑、文物為主。因此,我們不能只關注品種和數量,更應關注影響力和銷量,對引進以及輸出的圖書結構都應該加以調整。
2.4 貿易形式單一
當前我國圖書版權貿易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我方提供圖書,對方負責發行出版,版權歸屬我方,對方付酬。第二,我方向各國專家約稿,以論文集的形式發行,版權及發行權歸屬我方,我方付酬。第三,對方提供外文版,我方負責翻譯并發行,我方支付版稅,享有中文版權。目前我國采用最為普遍的是第三種形式,應該注重與其他版權貿易方式結合,促進更進一步的合作,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產品價值。
3 圖書版權貿易對圖書出版產業經濟的影響
3.1 更新圖書出版理念,優化圖書出版結構
通過圖書版權貿易的發展,國內涌現出很多實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出版社,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改善裝幀質量、提升編輯水平、改進策劃宣傳模式、提高營銷技能、提升翻譯水平,漸漸形成了屬于我們自己的品牌,達到了以引進促原創的效果。因此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圖書版權貿易促進了圖書出版產業理念的更新,引進了競爭機制,促使圖書出版產業更加成熟化,為圖書出版產業結構的優化提供了動力,為中國出版走向世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2 圖書版權貿易為圖書出版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由于地理、政治、經濟等因素導致了國家、地區以及民族之間的差異,而圖書版權貿易通過文字轉換實現了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及文化傳播,可以說圖書版權貿易是我國圖書出版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渠道,為圖書出版產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也是促進圖書出版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圖書出版產業發展極為迅速,隨之而來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且在電子媒體的沖擊下,很多出版社陷入了困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圖書版權貿易給我國圖書出版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通過圖書版權貿易就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促使我國圖書出版產業走上一條嶄新的道路。例如2003年引進的《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就創造了5900萬人民幣的可觀成績,其他超過千萬的圖書還有很多。隨著圖書版權貿易的繁榮也帶動了國際書展、圖書博覽會的舉辦,以此吸引了更多的國外出版商,既促進了中外出版社的交流合作,也推動了我國圖書出版產業的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
3.3 促進中國與世界互相了解,提升中國出版的國際競爭力
在圖書版權貿易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國外資源,以此優化自身品牌,激發原創靈感,逐漸縮小與世界知名圖書出版社的差距,同時增強對世界的認知與了解,大幅度提升了中國出版的國際競爭力。首先從引進方面來講,我國引進的圖書品種不斷增多,內容逐漸豐富,包括經濟、政治、科學、文化各個方面,與國內市場需求緊密結合,促進了各國之間文化傳播。而且圖書引進的時效性高,當前國際流行的新觀念新趨勢可以快速傳遞到我國公民手中,這是中國了解世界最為快捷的途徑。其次,在我國圖書版權輸出上,傳統文化、中醫以及藝術等方面最多,其他國家對于東方文明的好奇、對于中國傳統醫學的興趣、對于瓷器繪畫等藝術的研究都促進了我國這幾類圖書的版權貿易,也使得世界更了解中國。因此可以說圖書版權貿易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互相了解,大幅提升了中國出版在國際上的地位。
4 結語
在當前國際背景下,圖書出版實力也是衡量綜合國力的一個標準,在維護國家統一、傳承民族精神尤其是國家競爭力方面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圖書版權貿易不但為圖書出版產業創造了新的生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為中國出版走向世界搭建了橋梁,促進了圖書出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大幅度提升我國圖書出版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楊婷婷.近十年(2004-2013年)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4.
[2] 姜芳.中國圖書對外版權貿易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3] 胡維青,周升起,劉衛華.我國圖書版權貿易對圖書出版產業的影響分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4] 侯聰.中國圖書版權貿易逆差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