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龍
摘 要:公司無論使用哪種經營方式,都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和危害。在公司內部管理體制逐漸完善的情況下,規避公司的采購風險,為其提出合理的管理方法,能夠促進公司的穩定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公司 采購 風險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c)-097-02
在社會經濟水平提升下,公司的采購部門為生產根源,也是經濟效益產生的基礎條件。由于在資金、質量、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存在不確定因素,采購工作的各個流程都有可能產生較大風險。所以,合理規避公司風險,促進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能夠為現代化企業發展提供保證。
1 采購風險的影響因素
在公司日常經營與生產工作中,經常會產生一些采購風險。一般情況下,采購風險主要是指公司采購期間產生的一些意外事件,包括人為、經濟以及自然風險等多個方面[1]。在實際工作執行期間,如果無法實現準確的采購工作,將導致使用的一些材料無法滿足公司的采購要求,期間出現預算超出、無法滿足供應需求以及供應商的貨物訂單不符合要求等,進而產生一些不法行為和發展緩慢等現象。基于該情況的分析可以發現,產生的多種采購風險工作將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基于不同的采購風險,受不同原因的影響,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2]。
1.1 復雜的大環境
復雜的采購環境給公司的采購部門造成較大危害,產生很多不確定要素。這些不確定要素的產生,將導致公司采購風險的產生。所以說,復雜的發展環境下,帶來的一些不確定要素將產生較大風險。在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中,我國的采購環境還不夠成熟,面臨著復雜性以及善變性環境。在該背景下,將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從而影響公司的健康發展。同時,如果采購部門沒有將采購行為與公司的發展戰略深度融合,將導致采購人員的采購行為與公司的發展理念格格不入,從而抑制公司的進步和發展。而且,我國國內的一些中小公司也沒有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為其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采購部門的執行人員綜合素質低,部門之間的職能無法充分發揮等。這些要素的產生都無法使采購活動符合采購環境的發展需要,也無法促進日常采購工作的完善,從而增加了各種采購風險[3]。
1.2 忽視采購風險
采購風險存在于采購各個環節中。公司在日常運營與發展中,管理人員和采購人員都沒有認識到采購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沒有為其制定合理的規避風險方案,更無法形成正確的意識。一些采購人員認為,只要完成每天的采購活動,就能降低公司的采購風險。這種忽視行為是公司產生風險的最主要因素。
1.3 不正確的計劃方案
如果未建立正確的采購方案,將導致采購風險的產生。很多公司在實際采購過程中,都依靠管理人員的自身經驗和主觀意識對其判斷,促進方案的合理化。但是,該計劃的使用無法實現科學性與理性分析,在使用期間,不僅增加了各個風險產生的幾率,還增加了更多的采購風險。
1.4 公司內外部的雜亂現象
公司內部與外部各個部門出現明顯的分工不明確現象,主要是公司外部、上級關系存在較大的不明確現象。在該環境下,無法實現公司內部資金的合理分配,對資金進行管理與對資金流動現象進行監控期間,都是多個領導的決定,存在分工不明確、管理不嚴謹現象。這些問題的產生不僅無法實現公司內部與外部關系的明確性,也增加了公司采購風險[4]。
2 公司采購風險管理
采購風險貫穿于整個采購活動中,為了對采購風險進行有效應對,需要為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期間,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加強對供應商的選擇和重視。同時,還需要實現動態化管理,在執行期間,需要對每個采購合同進行檢查,促進合同履行的完整性與健全性。對公司內的各個信息進行分析,促進管理制度的完善。增強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在風險產生之前,就要為其提出有效措施有效應對,這樣不僅能對公司采購風險有效規避,還能為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實現可持續建設[5]。
2.1 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
公司發展壯大的主要依靠力量,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因此無論是基層工作人員還是中層管理人員,都需要對自身素質進行培養、提高。如果公司中沒有基層工作人員,將無法實現生產,公司也得不到正常運行。尤其在公司采購工作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影響著項目的層次性發展和公司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所以,在公司采購工作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保證能夠獲得公司最好的采購效果。為了實現良好、高效的采購管理,一定要保證采購人員都能積極參與到公司生產經營的環節中來。只有采購人員在工作執行中,掌握大量的、豐富的業務信息和采購知識,在日常經營管理中,他們才能對各種采購活動、采購合同進行有效處理,達到采購風險的科學、合理,從而規避、降低采購風險的產生。不僅如此,還需要培養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使他們能夠充分了解相關的經濟知識與法律知識,改變利益性觀念,打造一支業務強、素質高的采購團隊,為公司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2.2 內部管理機制的完善
為公司的采購工作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從四個方面去有效執行。
其一,需要針對相關的實施計劃進行管理。公司在生產、經營與管理工作中,相關的采購部門需要根據生產經營需要,為其提出物資的采購計劃。然后采購部門按照該計劃,進行匯報、總結,保證對相關庫存平衡后,實現采購計劃的合理安排。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權限以及相關程序的嚴格審批,對其有效執行。采購計劃的制定還需要實現采購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在相關負責人得到審批后,將其作為公司的嚴格指令有效實施,隨后,將采購來的物資和單位信息等進行記錄和追蹤[6]。
其二,對整個采購過程進行管理。在公司采購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控制與管理。其中,需要做到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公司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研究發展現狀,基于對資金、資源等各個情況的分析,使其能夠按照一定的程序和過程有效執行,促進采購計劃建立的完善性和有效性,保證采購計劃中的科學性。另一方面,需要對其中的儲備資金進行檢查,按照儲備資金的數量,為其建立與公司發展現狀相適應的目標,明確每個人的責任意識,基于一定時期實行核查工作,保證能減少庫存積壓風險的存在。不僅如此,在工作中,還需要對公司的采購訂單進行監督與控制。期間,需要對采購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實現監督與控制工作,為其設立科學、合理的執行體系,促進監督與審查的定期發展,這樣不僅能保證獎罰激勵機制的形成,也能加強審查體系的使用。
其三,對供應商進行管理。需要嚴格選擇供應商,保證風險規避的科學、合理性。在工作執行過程中,需要對供應商嚴格審查,充分了解供應商的等級、資格等,再將其納入到ERP系統中進行審核,保證在一定時間審核合格后,對其作出選擇[7]。
其四,對采購合同進行嚴格管理。采購合同需要實現科學、合理性,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對于采購合同簽約人,也需要具備法人的使用資格,符合法律法規制度,促使其使用的完善性,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獲得效益。
2.3 控制采購風險
為公司建立完善的采購風險監控體系。基于該體系的建立,需要對多種多樣的采購風險進行預測,利用相關方法進行控制與防備。當產生風險過程中,能夠針對其產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控制,也能利用合適的方法有效應對,保證能夠對公司風險以及危機進行有效處理。在該體系執行下,不僅能使公司不會受到風險的制約和影響,也能促進公司的穩定健康發展。
3 結語
在經營與生產環節中,只要攝取利益,都有可能產生風險。公司的采購風險影響著公司的生產與發展,為了規避該風險,還需要為其設立一套完善的采購風險防控機制,對每個產生的風險進行深度分析,保證能夠為其找出合理的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 譚潔嵐.GB公司采購風險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
[2] 王愛文,楊敏,段華蕾,等.基于因果貝葉斯網絡的風險建模與分析[J].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13,35(5).
[3] 王勇,胡飛飛.隨機需求下公司采購外包的風險與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13,27(2).
[4] 吳定珍.ABC公司采購件準時供應風險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
[5] 東純海,王鳳璿,史嫣,等.強化采購法治管理共建陽光采購[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7(12).
[6] 郭慧惠.H公司EPC工程項目采購管理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
[7] 曹藝婕.HY電力公司原材料采購風險評估及改進研究[D].湖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