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華強 盛迪
摘 要: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發展以及資源閑置、經濟進入新常態等因素疊加催生了共享經濟。共享經濟作為互聯網下的“新經濟”、“新商業”形態,具有與傳統經濟商業模式的巨大差異;其蓬勃發展,自然有其沃土。本文試通過ofo共享單車盈利模式的分析,從安全信用體系、第三方共享經濟平臺監管、需求方權利保障機制等方面提出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 商業模式 意見建議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b)-003-02
1 引言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首次提出了“分享經濟”,2015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提出通過分享、協作的方式搞創新創業,大力發展我國的分享經濟。
共享經濟作為互聯網下的“新經濟”、“新商業”形態,其發展時間不長,但發展速度和規模很快,2014年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到150億美元,據普華永道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可達3350億美元,每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6%。
2 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驅動因素
日益增多的共享活動和商業模式數量都呈爆炸式增長,Airbnb、Zipcar、eRetah、SnapGoods僅是其中部分例子。共享經濟由眾多因素驅動,其商業模式有著遠大前景。查閱以往文獻發現,經濟變化是驅動力,并歸納為三個類別:社會驅動、經濟驅動和技術驅動。
2.1 社會推動力
人流集中地區可以減少共享經濟個體之間的摩擦。在密集人口的地區需求和供應量大,更容易進行需求匹配,有利于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發展。
在極具挑戰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中,對他人的責任感越發強烈。共享經濟其中指導的一條社會責任就是通過合作消費來確保可持續發展,從而為有限資源的有效使用作出一份貢獻。
2.2 經濟推動力
在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中,一批本來沒有能力支付享受昂貴奢侈品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共享經濟獲取,這也為商業開辟了新的利潤市場。
2.3 技術推動力
2.3.1 社交網絡和移動平臺的建立
社交網絡提供了一個開放的社交平臺,促使個體之間更加方便地進行供給和需求匹配,方便了P2P的交易。智能手機和其他智能終端的興起,是發展共享經濟的設備支撐。智能終端應用的發展,可操作性、便捷性、可視化都促進了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發展。
2.3.2 無線網絡和通信技術
無線網絡的發展,提供了可移動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實時映射為消費者提供了本地化和定位服務,可以有效地進行區域和時間的供需匹配。
2.3.3 支付系統
智能電子商務需要快速、便捷、易操作的交易計價和支付系統,同時要保證支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從而獲取用戶的信任,才能提高平臺的使用率,才能促使交易環節成為一個閉環。分析現實狀態,大多數的電子支付系統都依賴于信用卡,部分允許使用禮品卡、禮券、虛擬貨幣等。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數字貨幣,以及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和入口(電子錢包、二維碼、NCF等)。
3 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價值網模型分析——以ofo共享單車為例
3.1 ofo共享單車SWOT分析
優勢:ofo共享單車到目前為止共融資6輪,投資方包括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經緯中國等這些老牌,以及唯獵、東方弘道等新銳,最重要的是獲得了滴滴的戰略投資,其兩者本質上都是做平臺模式,氣質相投;而不要忘記的是相對于摩拜的“產品+技術”模式,很大程度上,ofo共享單車是占據了成本價格的優勢。劣勢:相比較于摩拜的二維碼解鎖,ofo共享單車的機械密碼鎖顯得傳統,在依靠互聯網模式下的新產品,高科技技術呼之欲出之時,傳統的機械密碼鎖顯得不夠人性化;且傳統機械密碼鎖顯得不夠安全,現在的密碼鎖有漏洞,文化程度低的人可以隨意撿漏撬鎖,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訂單,影響估值。機會:共享單車經濟在2016年下半年大爆發,成了日常生活用戶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資本追逐的對象,這對于這個領域里的共享單車企業來說是個機會,特別是ofo共享單車這樣的先驅者。現在擺在ofo共享單車面前的機會很多,ofo共享單車本身的模式復制性非常高,每開一所學校就拿下一堆用戶,如果能實現快速復制,占領全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高速復制的速率同時可以保證訂單量和用戶量,對于創業公司來講更容易融資。ofo共享單車如果可以吃透大學校園,拿到中國上千萬的大學生用戶,ofo共享單車本身將是中國最大的校園媒體,環保,更高效率,這對于ofo共享單車這樣的健康出行方式,將是未來全世界都會提倡的出行方式。威脅:共享單車并不是一門靠燒錢就能馬上起量的生意,因為投放到市場的自行車是自己的資源,不像司機和乘客,只靠砸錢是奪不走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共享單車這塊大蛋糕勢必會引來一波又一波的后來者,目前市場上,摩拜緊跟ofo共享單車,而優拜和小鳴單車的加入則讓這個市場多了一份玩味。
3.2 ofo共享單車經濟價值網成員分析
ofo共享單車的共享經濟價值網系統除了包括O2O模型的基本價值成員外,還結合了新的創新因素,構成了一個更加龐大的價值網。所以價值成員有消費者(需求方)、商家/消費者(供給方)、平臺運營商、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移動營運商、移動終端提供商、軟件提供商、監督機構等要素。
3.2.1 消費者(需求方)
需求是整個價值創造的原點,所以“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思維得到了企業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共享經濟消費中,消費者想得到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的使用價值和功能。所以,在這里,消費者更注重的是用戶體驗,以及整個享用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求得到滿足,帶動了某種商業模式的繼續和前進,從而獲取客戶價值,維持客戶價值,并創造新的客戶價值。
3.2.2 商家/消費者(供給方)
共享經濟模式不僅是讓需求方受益,更要滿足供給方的價值追求,商業模式的有效運作一定離不開所具有的利潤空間,供給方是共享經濟商業模式健康運營的重要成員。同時,這種模式也為供給者帶來了更多的商機和前所未有的價值:更精準的用戶營銷,信息匹配,有效交易;更全面的反饋信息,更有利于供應方的分享機制;在信任機制的建立上更加多維化等。供給方的信任度的評判和監管很重要,消費者是否能安全,放心的享有共享經濟,信任機制是保障,所以對供給方資格審查方面是一個棘手問題。
3.2.3 運營平臺
運營平臺在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中一般也是商家本身,是連接需求者和供給者的紐帶,通過開放的信息化平臺,在實現為消費者提供價值后,也要實現自身價值。運營平臺的成熟運作,將成為各行各業的商業交易接口,也將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和信息獲取方式。但不善的經營運作,找不到對的發展方向,也將是一個巨大的風險投資。
3.2.4 第三方支付服務商
第三方支付服務商是共享經濟價值網模式中的重要成員,支付系統的創新和完善將徹底改變整個交易形式,促進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發展,也是與其他普通信息平臺的最大區別之一。高效安全的電子支付方式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線上線下的交易閉環。
3.2.5 移動運營商、移動終端提供商、軟件提供商
這三者主要是為平臺提供網絡,設備和應用軟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員。移動網絡端的各位成員在技術上支撐整個商務活動所需。不僅在硬件科技上尋求進步,不斷滿足日益強大的系統需求,在軟件配備上也是緊跟硬件和網絡發展,不斷更新換代,移動運營商可以說是用戶在視同通訊和網絡接入服務中依賴的重要成員之一。
4 政策建議
通過前面分析,不難看出共享經濟作為新型商業形態,顛覆了傳統經濟商業模式,但共享經濟存在著商業邏輯痛點,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起相應制度解決好痛點,才能保障共享經濟平臺健康運行。政府至少應在三方面做好制度安排。
4.1 建立安全信用體系
共享經濟的根基就是信用,沒有信用做保障,共享經濟安全性就無法體現,政府安全信用體系建立打破了傳統路徑,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線上注重與社交網絡、電商平臺等網絡公司合作,線下整合公安、稅務、工商、法院、央行等職能部門信用記錄,建立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安全信用體系。
4.2 加強對需求方利益保障機制的建立
傳統經濟商業模式制定針對商家侵權消費者的保護法,共享經濟一方面通過平臺互評機制約束供給方行為,另一方面政府從制度層面保障需求方利益,基于對需求方利益保護來規范供給方行為,從而使共享經濟運行健康可持續。
4.3 加強對共享經濟平臺監管
共享經濟平臺是供給方和需求方的“新中介”,從行業自律、明確監管主體、 納入監測體系、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主動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加強對共享經濟平臺監管。
參考文獻
[1] 羅崗.Uber引爆共享經濟的三個內部兵法[J].中關村,2015(9).
[2] 彭文生.共享經濟是新的增長點[J].銀行家,2015(10).
[3] 王喜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共享經濟[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