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保險發展迅速,已成為保險業中的重要力量。相較于傳統的保險,互聯網保險有自己的發展特點和商業模式。本文首先總結了互聯網保險發展的現狀,其次對互聯網專業保險公司——眾安保險進行分析,進而揭示互聯網保險發展的特點和趨勢,促進互聯網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保險 現狀 眾安保險 創新
中圖分類號:F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b)-025-03
互聯網保險,就是通過金融科技讓保險更可被人獲得,更易讓人接受,并讓成本更低,讓服務更有效。保險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金融特性,而互聯網則使保險的金融特性發揮更強大的功能?;ヂ摼W保險用戶的特征包括:偏向互聯網化的消費方式;注重方便、快捷、個性化的用戶體驗;金融意識比較強。2015年的互聯網保險的滲透率從2011年的0.2%提高到2015年的9.2%(數據來源:保監會官網),未來發展依舊可期。
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和大數據的發展是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基礎。保險公司利用物聯網、云計算、應用鏈等技術收集用戶的大數據,這些數據對保險產品的設計和定價提供幫助,提升保險公司的定價準確性和科學性。依托于互聯網的保險產品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復雜的保險產品觸達大眾,縮短保險產品設計速度,優化客戶體驗,擴大產品的客戶覆蓋率。在保險產品設計的環節上,互聯網保險具有明顯的特點:場景化、小額化、定制化、規?;蜕暇€迅速。目前互聯網保險的種類較多,主要和具有特色的包括退運險、信用保證保險、航延險和碎屏險等。由于互聯網發展空間巨大,內涵豐富,留給保險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將來會出現更多、更具有特色的創新性產品。
近兩年保險行業迎來一系列政策利好,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對保險在國家經濟社會中的作用給予了明確定位,給予了保險行業發展政策上的支持;費率市場化改革給予了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自主權;同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擴大有效的供給,滿足有效的需求,供給側改革要立足于保險產品,優化產品供給。堅持產品創新是保險業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時,各行業領域在供給側改革中也會釋放保險需求,特別在新興產業、科技型企業等需要完善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進行配套,這些都為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拓展了空間,提供了條件。
1 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
近年來保險行業見證了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2011年是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元年,從2011年至2015年,互聯網保險市場增長了69倍,遠遠高于保險行業整體的發展水平,2015年增速更是達到160%(數據來源:金融時報)。互聯網保險的優勢也顯而易見,一方面互聯網保險實現了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的需求為產品需求;同時互聯網保險實現了直接銷售,免去了行業中介的介入,讓保險真正“姓?!?。
1.1 政策保障
近年來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給予了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的空間,其中對互聯網保險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和產生重大影響的主要政策為:2014年12月保險會發布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這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其中對互聯網保險的經營原則、經營區域、信息披露、經營規則、監管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統一;2015年7月保監會又發布《互聯網保險監管暫行辦法》,在2014年頒發的基礎上對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經營范圍等給予明確規定;同年2015年9月,保險會發布《中國保監會關于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對保險中介市場鼓勵推動改革創新,推進獨立代理人制度進行了部署,也對互聯網保險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2016年1月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互聯網平臺保證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對互聯網平臺的選擇、信息披露方式、內控管理等提出明確要求和監管規范;2016年3月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財產保險公司備案產品自主注冊改革的通知》,特別針對財產保險公司的備案產品自主注冊改革進行了明確,對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創新簡化了流程。
總之,針對互聯網保險相關監管政策細則相繼出臺,各項政策以促進鼓勵為主,同時向規范化方向引導,未來將繼續分類監管,實時出臺相關管理意見。
1.2 險種概況
從險種結構上來看,以財產保險為例,互聯網保險行業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業務結構比較單一,財產保險中互聯網車險是最主要和保費占比最大的險種,呈現簽單量大、單均保費小的特點;在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銷售的財產保險險種中,車險還是主要險種。隨著車險費率商業化改革的推進,車險線上和線下銷售的差異逐漸縮小,創新現有的車險險種才能激發互聯網車險業務的快速發展。其次,從渠道結構來看,大多數的互聯網財產險都是通過官網進行銷售或者具有明顯的自己銷售渠道。最后的特點是寡頭效應明顯,比如2015年,保費排名靠前的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將近占比七層的市場份額,剩下眾多的中小型保險公司難以獲取較多的市場份額。相對應的,人身保險市場沒有體現過多的寡頭效應。所以,未來互聯網保險的發展要突出創新特色,經營模式上要有自己鮮明的印記,這也是中小型保險公司在互聯網保險方面進行突破的方面。
總體而言,互聯網財產險寡頭效應明顯,人身險在理財型保險中占比例較高,在模式創新上仍有待加強。
總體上來看,目前的保險需求還未得到有效的釋放,消費者面對傳統的保險產品更多的理解是支出而非保障或增值服務。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保險的深度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未來在產品設計、客戶體驗、業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為了改善目前的現狀,需要對保險行業進行多方位的升級,其中產品創新是核心環節。相較于車險,非車險險種是互聯網保險進行產品創新的主要險種。
2 互聯網保險案例——眾安保險
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眾多的保險公司,也涌現了很多的保險創新案例,眾安保險就是保險產品創新的佼佼者。從業績來看,眾安保險從成立到現在的三年時間內,從互聯網場景需求出發,通過快速的產品迭代思維為場景中的用戶解決保障問題,并不斷為新的需求升級與研發產品,縱向挖掘場景需求的同時,眾安保險也在快速為不同的場景研發定制化的數百款保險產品。如今,眾安保險已經涉足消費金融、健康險、車險、開放平臺、航旅及商險等多個領域,獲得2016金龍獎“年度十佳互聯網金融創新機構”。從數據來看,眾安保險借助其強大的互聯網創新能力成為互聯網金融生態重要的穩定器,有累計5億的保民和超過68.27億張保單(數據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主要的創新險種和經營模式如下。
2.1 航班延誤險
航班延誤險是乘客根據航班延誤保險合同的規定,向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費,當合同規定的航班延誤情況發生時,保險公司依約賠付。傳統保險企業要求用戶去找航空公司開延誤證明,再把復印件寄到保險公司,手續復雜,周期通常需要一個月。而在眾安,用戶一旦購買,系統會跟蹤該趟航班的延誤情況,達到賠付標準就會自動觸發賠付,無需提供任何材料。這讓眾安在航旅這個細分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做到了約30%,達到了更好的客戶體驗。
2.2 “買唄”
“買唄”是由眾安保險與蘑菇街推出個人信用消費服務,成功投保即可享受“先消費、后付款”服務,這是國內保險業首個基于電商平臺的信用保險產品,也是信用保證保險與互聯網的完美結合?!百I唄”是蘑菇街和眾安保險通過大數據平臺對用戶進行資信評分,并提供相應的消費信保服務?!百I唄”使用方便,用戶在蘑菇街使用買唄結算時,自動投保保險產品、自動借款墊付、自動生成賬單、自動扣款還款,用戶享受一站式的客戶體驗。
2.3 眾安分單
眾安分單是眾安保險基于其強大的數據挖掘和風險控制的能力對客戶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分和分級,即通過與央行征信數據、公安數據、前海征信、支付寶芝麻信用等信用數據系統的對接。在整個業務過程中,眾安保險通過自身風險控制、強大的保險經營能力,給用戶增信,及為資金方把控風險,加強安全性。表面上,眾安扮演著為用戶增信的角色;事實上眾安會參與到互聯網平臺上每一筆貸款、每一名借款人的風險定價當中,并利用“更了解借款用戶”的數據優勢,來挖掘出過去所做不了的生意,既創新了產品,又擴大了市場需求。
2.4 車險的UBI方案
所謂的車險的UBI方案,是基于使用量和車主使用習慣,實現一車一價,國外部分地區基本實現了一車一家的車險模式。與傳統車險不同,通過車載技術的植入加大行為分析,實現“隨人隨車”的定價模式,讓車主按照需求購買保險。
3 互聯網背景下保險經營的啟示
上述互聯網創新的保險產品,具有共同的特征:高頻率、小額化、情境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目前互聯網保險的現狀,先從小額、碎片化的產品做起,逐步擴展到大額產品。大量互聯網創新保險產品的出現,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3.1 客戶發掘
在互聯網背景下,客戶信息的獲取更加容易,客戶信息即是財富,互聯網企業擅長于挖掘客戶資源并深入分析其需求、優化流程,豐富客戶的交互體驗。海量的客戶資源推動了企業業務的快速增長,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傳統的保險模式下,保險業的客戶資源主要從代理人、銀行等銷售渠道獲取,而互聯網模式下,客戶資源來源更多樣化,更注重其個性化的需求。所以,保險產品的功能、吸引力、體驗就顯得更加重要。未來互聯網保險產品要充分考慮網絡客戶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真正從細分客戶開始,提高客戶的體驗度,發揮互聯網保險客戶資源的核心優勢。
3.2 跨界融合
互聯網平臺打破了行業間信息壁壘,具有“平等、開放、協調、分享”的特點,使得跨界整合更易實現。按照傳統的理念,保險產品是無形的產品,客戶看不見也摸不著,提升客戶的體驗度比較困難,這也是保險銷售區別于一般的銷售比較困難的原因之一,所以傳統的保險行業更依賴第三方服務,要通過中介進行保險銷售,提升客戶的體驗度。如今,互聯網平臺為保險資源整合提供了契機,通過互聯網和保險的需求行業的跨界融合在產品創新等方面帶來需求,提升整個保險行業的創新能力、服務社會和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行業的美譽度。
3.3 大數據應用
大數據是互聯網的重要應用,同時互聯網也為大數據的應用提供了平臺和機遇。同樣,保險企業也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在較新的業務領域創新保險產品,設計差異化產品,優化保險業務流程,簡化保險業務環節,提升整個保險業的服務水平。眾所周知,“大數法則”是保險經營的基礎,目前“大數法則”在產品開發領域應用的較多,對產品的定價帶來直接的影響,未來大數據的應用不僅要體現在定價、風險控制等方面,還要體現在新產品開發、客戶體驗、優化業務流程上。通過大數據的挖掘,保險公司提供更多樣化、更個性的產品,同時客戶真正感受保險在購買、核保、理賠、價格等環節的便利和優勢,提升整體的保險行業形象。
參考文獻
[1] 唐金成,韋紅鮮.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研究[J].南方金融, 2014(05).
[2] 邱鋒.對互聯網保險發展路徑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4(09).
[3] 李毅.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與展望[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1).
[4] 吳璇.淺談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J].北方經貿,2014(09).
[5] 哈耀萍.互聯網保險的要義在于產品創新[J].時代金融,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