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成
摘 要:預算執行審計是審計機關依照《憲法》和《審計法》對公共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實施的審計監督,是國家審計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預算執行審計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社會,保護國有資產的職能,已成為審計事業發展進程中進一步要解決的問題。本文著重從抓好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應關注的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財政預算 執行審計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5(c)-165-02
《審計法》規定對本級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每年向本級政府提出關于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結果報告,并受政府委托向本級人大報告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通過預算執行審計對政府部門財政收支規模、結構、管理和政策實施效果的審查,揭示預算分配和執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完善資金分配、加強預算管理的建議,促進提高政策實施效果。本文結合工作實際,著重從抓好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應關注的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拙見。
1 抓好審前準備工作
1.1 制定好審計實施方案
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項目實施的指南和靈魂,是審計組的“作戰計劃”,是審計人員現場工作的“路線圖”。審計實施方案的制定要切實可行,應抓好以下環節:一是明確審計目標,細化審計內容。就是明確審計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然后根據審計目標有選擇地確定需要查證的具體審計事項,細化審計內容與審計目標的密切相關性。二是確定審計重點。審計人員應認真分析審前調查取得的資料,結合以往取得的審計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線索,確定審計重點。三是確定審計步驟和方法。審計人員應本著有利于指導實施審計項目的宗旨,減少審計過程中隨意確定審計步驟和方法的行為。四是明確分工和落實責任。應在實施方案中明確審計組長、主審及其他審計組成員在審計項目中各自的職責和任務,便于落實責任和考核、檢查以及追究審計質量責任。因此,我們要深入研究和調查,全面了解同級財政收支特別是財政各環節的容易存在的問題,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的實際來考慮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既要選好點,要有宏觀性的內容,又要有可操作性的微觀性內容。總之審計方案編制內容要充分,但還要突出重點,便于具體操作。
1.2 整合好審計資源
2009年,審計署提出了構建預算執行審計大格局的理念,堅持“統一審計計劃、統一審計方案,統一審計實施,統一審計報告,統一審計處理”的“五統一”原則,要對人力、業務、信息、技能等審計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在人力上,根據審計項目的需要,合理配備審計人員,發揮特長、專長,以實現人力資源最佳配置。在業務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合理安排審計項目計劃,以實現各業務資源最佳融合。在信息上,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技能上,相互交流,實現技能資源互補,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運作的效能。
1.3 做好溝通協調工作
在具體實施審計中,各科室、各小組要緊緊圍繞財政審計這條主線,各司其職,要從縱向和橫向等方面互通信息,審計資源共享,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網絡型整體。如財政預算審計組與各部門預算執行單位審計組,與專項資金審計組的信息互通;各財政延伸單位審計組之間等。這樣有利于各組及時了解和掌握信息,資源可以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從橫向相互溝通信息、可以全面地反映和揭示帶有共性和普遍性特點的問題,為財政審計建議提供最基礎的分析建議依據資料。
2 抓好審計重點
2.1 注重財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的審計
一是注重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情況的審計。關注穩定經濟增長各項政策措施具體做法、實施情況及其效果等。二是關注財稅體制改革推進情況,關注預算公開的內容和范圍,審查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變動情況,關注專項資金的配置和統籌使用情況等。三是關注稅收制度完善推進情況,促進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和建立稅收優惠政策退出機制。四是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落實情況。重點關注中央和上級政府扶貧攻堅“一號工程”政策措施落實、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分配使用、扶貧重點工程項目落地等情況,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促進脫貧目標如期實現。
2.2 注重預算編制的審計
一是關注政府預算編報范圍的完整性、準確性,是否存在未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是否存在國有企業未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的問題,分析由于預算編制不準確導致資金閑置的問題。二是關注預算編制細化情況,是否存在年初預算資金未細化到部門、單位、項目,是否存在追加預算當年無法執行,是否存在項目結轉金額較大情況下仍然安排新增預算的情形。三是關注代編預算情況。通過對財政部門的年初總預算和分部門預算、相關審批文件、指標文件、總預算會計賬簿和憑證、財政決算等資料的審計,核實代編預算的真實規模和實際去向。
2.3 注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審計
一是關注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設立情況。關注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設立依據是否充分、政策目標是否清晰。二是關注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情況。重點關注分配程序不合規,無申請獲得資金、少申報多分配、先分配后申報、不符合條件獲得資金,項目安排或資金分配不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不利于“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完成,以及通過由所屬單位審批等方式變相保留應下放的審批權限,項目實施方案滯后造成資金在基層財政和項目單位滯留,未及時發揮效益等問題。三是關注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規范清理整合情況。關注專項資金清理合并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專項名稱已合并,但資金分配仍由原各專項管理部門負責,或實際分配中又分為多個項目的情況;通過數據對比篩查,揭示清理合并后仍由原各專項管理部門負責的資金,未按照規定的時限和用途使用的問題。
2.4 注重財政存量資金的審計
關注財政支出進度情況、財政專項資金整合和統籌使用情況,部門財政存量資金規模、結構、變動趨勢及其統籌使用情況,是否存在未履行報批手續動用結轉資金等問題。一是摸清部門財政存量資金底數,重點關注部門財政撥款累計結轉和結余資金規模,分析部門財政存量資金結構和變動趨勢,分析財政存量資金特別是結余資金形成原因。二是審查部門財政存量資金統籌使用情況,分析除財政部統一清理收回的存量資金外,是否存在大量應確認的存量資金未編入本年預算的問題;關注部門動用結余資金是否按規定報批,部門申請動用結余資金未予批復的原因是否合法合規等情況;關注部門是否存在通過虛列支出、以撥作支等方式虛減財政存量資金規模等問題。
2.5 注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規定執行情況的審計
分析收到的本級橫向財政撥款規模以及預算管理方式,揭示橫向財政撥款預算未細化到基層執行單位,預算監管不嚴,相關資金脫離國庫監管的問題;分析收到的非本級財政撥款的規模,反映非本級財政撥款擾亂財政預算管理級次的問題;關注通過以撥代支、向實有資金賬戶轉移資金等方式,將財政資金從零余額賬戶轉至本單位或所屬單位的實有資金賬戶,造成人為調整財政存量資金數額、相關資金脫離國庫監管等問題。通過數據對比篩查,揭示公務卡改革措施落實不到位、將財政資金違規劃轉到非稅專戶或單位實有資金賬戶的問題,并將有關線索推送相關單位審計組,跟進核查資金用途、流向和使用進度。
2.6 注重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審計
一是在開展財政預決算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的同時,開展資金使用績效審計。一方面可以確保績效審計獲取的經濟信息真實、可靠,幫助確定科學合理的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為績效審計確定審計內容和重點提供線索;另一方面,在績效審計中發現的違紀違規問題可以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中處理處罰。很多問題體現在兩個方面:既是違紀違規問題,又是影響效益的問題。二是以財政支出資金為主線,開展財政資金績效審計。財政資金績效審計應當圍繞財政支出資金、結合財政體制改革開展,分析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的原因,發現財政支出管理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從根本上促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三是單獨立項開展財政資金績效審計。針對某項財政資金或有財政資金投人的項目進行績效審計,這樣針對性更強,效果更明顯。
3 抓好延伸審計
部門預算單位是組成財政預算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財政情況也反映了整體財政情況,因此預算執行審計,必須重視部門預算執行審計這個重點,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延伸審計。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延伸二、三級預算單位。在審計時首先要選好、選準二、三級預算單位,選的標準主要是看資金量的大小和社會關注程度及管理情況。要圍繞“財政預算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力爭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二是延伸一定數量的納稅人。延伸納稅情況主要是反映地稅機關執行稅收政策水平和稅收征管質量。首先要對延伸納稅對象進行選擇,這就需要在確定延伸納稅對象前,調查全部的納稅戶有關資料,根據調查的情況確定對象。既要確定檢查相關事業單位,也要檢查一定數量的企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單位應安排一定數量進行延伸審計。重點檢查有無偷漏稅款的問題;是否存在稅務部門征“過頭稅”,或是讓企業納稅人“壓稅”等人為調節稅收的情況;有無混淆入庫級次、應納稅項目列入免稅項目等情況。通過檢查納稅人的賬務處理,繳納情況,查補了應當屬于財政收入的稅款,并且也是對財政、稅務部門依法行政情況進行有效監督的重要依據,體現了高層次審計監督的作用。
4 抓好幾個結合
在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中,要樹立“凡是政府應該管的錢都是國家財政”的科學理念,實現財政資金審計的全覆蓋,要在推動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的情況和財政審計大格局視野下,維護財政安全,做到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與新《預算法》的貫徹落實檢查相結合,與“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相結合,與“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相結合,與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相結合。這既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又推動了國家重大政策的落地生根,從而增強了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整體性、宏觀性和建設性。
參考文獻
[1] 劉家義.在2016年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中國審計署網站,2016-12-30.
[2] 董大勝.財政審計大格局思考[J].審計研究,2010(05).
[3] 葉曉剛.新編績效審計實務[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012.
[4] 《財政審計讀本》編寫組.財政審計讀本[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