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宇
近幾天中國的社交媒體被這么一則廣告刷屏了:國產化妝品牌百雀羚推出的長達400厘米的長圖廣告《1931》——這個諜戰片風格的廣告以故事的形式呈現, 背景在民國期間的上海,一位妙齡旗袍女郎腿藏手槍,接受上級指令,輾轉不同場景,似在追蹤目標——結尾一槍致命,倒下的身影標注的身份卻是“時間”。引出口號:百雀羚,我的任務就是與時間作對!該廣告由一家名為“局部氣候調查組”的工作室制作。由于其新穎的創意主題及形式,自5月7日推出以來獲得多方轉載,贏得了媒體關注報道討論,總曝光量估計在千萬級以上。
不過,最初兩天的媒體、自媒體討論熱度過去之后,有人指責廣告中的部分創意元素有抄襲嫌疑,也有聲音表示其不以為然——認為雖然這個廣告讓品牌出名了,但對銷售幫助不大。
那么, 到底該怎樣正確看待百雀羚的這次腦洞大開的廣告 企業營銷又可以從中得到哪些經驗及啟迪呢
背景:百雀羚長圖廣告走紅,首先體現的是,在移動及社交媒體的時代,視覺營銷(visual marketing)成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內容營銷形式。在幾年前,人們提到社交媒體營銷,首先想到的還是段子手,即以文字為基礎及賣點。但近年來風向卻轉向了視覺時代,圖片、視頻、直播。除了技術上的原因,如手機拍照及圖片處理功能更完善,網速更快,流量更大之外,一個更根本的原因是人類天生的信息處理機制:大腦處理的信息中,90%是圖像相關的。而且大腦處理圖片比文字更快:同樣的信息,如果用圖片表達出來,會比讀文字理解的更快。于是乎, 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消費者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哪個商家能更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傳遞出去——上圖,上視頻,就會占得先機。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營銷信息僅僅是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傳遞,并不一定利于傳遞抽象的概念。比如, “波濤洶涌的大海”,用圖片就可以清晰表達,但如果是“憂郁的大海”, 單純想用圖片去展示就比較吃力了。所以,恰當地把圖片與文字結合使用,可以讓企業的內容營銷更加功能強大——于是有了這個熱門的形式:Infographic.
Infographic (信息圖)指的是一種特定的信息(內容)呈現方式,通過精巧的設計把圖片及文字有機結合起來,用于總結數據,解釋概念,詮釋機制,講解知識, 描述故事等目的。
看一個經典例子。2012年12 月5日,Kobe Bryant成為NBA歷史上最年輕的超過3萬分球員。為了向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致敬,洛杉磯湖人隊(Lakers)制作了一個信息圖,詳細顯示了科比從1997年加盟球隊以來的年度得分等信息。形象地展示了一個偉大球員在湖人隊的誕生與成長。
根據這個定義, 百雀羚的長圖廣告也屬于信息圖這個類別。這個神奇的Infographic究竟是何方神圣
其實,有人認為原始人在洞穴里的象形文字壁畫可算得上是其鼻祖。不過,這個詞還是在數字時代才真正走進社會與生活。2004年起,博客(Blog)開始成為公司營銷傳播的一個重要陣地。博客初始發展以文字為主體,但隨著開博客的公司越來越多,內容開始水浸——為了抓住注意力有限的讀者,逐漸有公司開始嘗試在博客文字中混入圖片,于是從2010年起Infographic這個形式開始走紅,成為流行的信息傳遞及內容營銷形式,而且至今熱度不減, 使用這個詞的最新Google搜索大約有兩億條結果。
正如百雀羚廣告引發刷屏熱議事件所揭示的,信息圖有可能成為企業做社交媒體營銷或內容營銷的一個利器。那么具體該如何做 雖然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拿出一個《色戒》般刺激的故事用于信息圖,但其實信息圖的營銷運用還是有規律可循的,以下提出5個可操作的思路。
首先,地圖(提供指引與教育)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的一大痛點是無法有效處理每天撲面而來的各種信息。 信息圖之所以獲得越來越多的廣泛運用,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提供了一種簡潔清晰的信息總結、歸納、展示的形式。
例:家居裝修行業。買家關于產品選擇的一類常見問題來自于顏色;如墻漆, 家具,地板,窗簾的顏色該如何搭配,以創造出不同的裝修風格與氛圍?但是,很少有顧客愿意耐心去聽完關于顏色學的介紹,所以美國家居裝修零售店家得寶(Home Depot)推出了一個專門介紹總結家居配色的信息圖Color Theory,提供了顏色決策指南,如在顏色輪(Color Wheel)上,顧客可以根據位置找到互補色——像淺紫及淡黃;或者讀到關于顏色深淺選擇的建議——如深色反而可能會讓一個小的房間顯的更大。
總之,在“地圖”戰略方向下,信息圖的主要功能是總結提煉信息規律,為消費者提供更形象,清楚,簡明扼要的決策指南。
其次,手冊(機理解釋)
營銷的一大任務是說服打動——但在做到說服之前,買家通常需要了解產品是如何工作,才會有購買信心。但這事,對一些復雜產品(如B2B),并不一定容易,還是讓圖文并茂的信息圖出馬吧!
為推廣其節能發電技術,GE聚焦耗電大戶污水處理廠:它們用電量占全美電量的3%, 相當于3百萬個家庭的日常用電——制作了一個題為Why Waste Energy on Waste Water的信息圖。指出GE節能技術在那些具體環節發揮作用,如GE新技術本身可以降低40%污水處理過程中的用電,同時可以利用處理產生的固體物質進行生物發電,從而進一步減少能耗。整個技術運行的機理清楚明晰了,說服力自然也就更強了。
在“手冊”思路下,信息圖的主要功能是闡明工作機理,詳述機制,讓消費者更加了解認可產品。
再次,哈哈鏡(戲劇化呈現)
企業都巴不得把自己的各種信息倒給潛在顧客,但這年頭人們都注意力有限,如果不是自己特別上心的話題,很多人就會選擇性忽略——除非, 你的內容別具一格。
2014年4月25日,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其博客發布了一個題為The Worlds Deadliest Animal的信息圖。問了這么一個問題:世界上哪種動物是最致命的 (即造成最多死亡人數的)?是兇猛的鯊魚嗎 不是,每年全球只有10個人因為被鯊魚吞噬而死。是外表猙獰,攻擊性強的鱷魚嗎?也不是,僅1000而已。那是什么呢? 是蚊子,對,雖然它不起眼——但每年全球因蚊子叮而感染瘧疾,最終喪失生命的人達70萬。數字的對比已經很震驚了,但在信息圖上微小的鯊魚與顯赫的蚊子(致命人數)對比卻更加觸目驚心。
的確,當受眾對于信息接受不敏感狀態——如公益性的防治瘧疾——平鋪直敘式的信息表達很難抓住他們的眼球及注意力。但在“哈哈鏡”的思路下,匠心營造的信息圖可以產生戲劇化的表達傳遞效果,讓信息閃亮起來,難以錯過!
此外,魔杖(奇思異想)
企業內容營銷其實不僅僅是單向信息傳遞,有時也可以達到刺激讀者思考,開卷有益的效果。如果顧客覺得內容有玩味,那他們接受信息就會饒有興趣。故信息圖中有一種類型就專打奇思異想牌吸引顧客。
電訊巨頭AT&T近年來開始涉足物聯網行業(IoT,Internet of Things),從電話公司一躍成為物聯網技術供應商,這個華麗轉身動作不小——也不一定能馬上讓人信服——需要說服宣傳。但這是一個相對枯燥的話題,估計潛在顧客不會急于聆聽,除非內容讓人有種腦洞大開的感覺。于是有了如下的信息圖When Did IoT Become a Part of Ordering?
美食壽司和AT&T有何相干?兩個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題,但中間的橋梁就是AT&T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從捕魚的漁船,到收割大米的收割機,再到運輸原料的火車,AT&T物聯網技術通過對漁船、收割機、火車工作狀況的跟蹤與分析,提升整個壽司供應鏈的效率。
借助“魔杖”思路,信息圖可以從人們想不到的角度出發,激起讀者好奇心,進而傳遞背后的品牌信息。
最后,連環畫(精彩故事)
過去的連環畫,現在的漫畫書,代表不同的年代,但都是同樣美好的童年回憶。如果企業的營銷都能做出連環畫般的吸引力,那豈不是顧客都會愿意主動接受營銷宣傳了 或許可以像百雀羚那樣,用信息圖講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其實用信息圖講故事, 百雀羚并不算先驅。2013年,美國新科云計算服務商SunGard需要推廣知名度,傍上當年暑
期熱門的僵尸電影Wolrd War Z, 做了一個題為Move to the Cloud and Survive Zombie Attack的信息圖,講述了一個故事, 如何像準備應對僵尸來襲那樣,來應對公司把IT系統搬到云端的挑戰。
這是一個蒙太奇般的并行故事。開頭,僵尸來襲——企業IT需要移到云端;中間,把受傷的人群移到庇護所——把公司的關鍵數據移到云端儲存;結尾,建好陣地,擊退僵尸——企業IT圓滿移到云端運行。通過大眾易于理解的故事化描述,把企業云端工程的步驟講得既清楚,又引人入勝,讀起來欲罷不能。
“連環畫”的思路就是講故事的思路,SunGard這樣做了,它也是百雀羚這次刷屏廣告的思路。通過講一個好故事,內容營銷中的信息圖既可以掩蓋故事中隱含的商業性,又可以讓閱讀的過程妙趣橫生——進而傳播品牌的特點及理念。
綜上所述,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百雀羚長畫廣告的走紅,很好地展示了信息圖(Infographic)在內容營銷中的重要作用。通過以5個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做比喻,本文提出了5種有效運用信息圖的范式:地圖(提供指引與教育),手冊 (解釋工作機理),哈哈鏡(戲劇化呈現),魔杖(奇思異想),及連環畫(精彩故事)。
百雀羚確實利用連環畫范式講了一個精彩故事,但其實信息圖的其它4種運用范式也可以同樣出彩,今天你嘗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