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美 王博
摘 要:本文以沈陽市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發展的現狀為切入點,介紹發展情況的同時總結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一帶一路”戰略背景分析沈陽市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數字媒體產業 優勢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5(b)-138-02
數字媒體藝術產業具有開放性、綜合性、交叉性與應用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9月在出訪哈薩克斯坦期間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戰略構想,凸顯了通過文化交流平臺的構建帶來經濟發展的理念,而其中文化傳播起到了先導作用。數字媒體技術尤其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更為便利和廣泛快速的契機,就地域和自身文化特質而言遼寧參與“一帶一路”戰略既有可能也有必要,作為遼寧省省會的沈陽市積極參與此戰略,這是沈陽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發展的新機遇,也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更好的建立全球化的發展與交流平臺提供了條件。而對沈陽市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發展現狀的研究會進一步完善遼寧在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方式。
1 沈陽市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的現狀與問題
1.1 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綜合性技能人才缺乏與人才流失
基于沈陽的老工業城市背景,技術人才在傳統的機械制造等行業中數量眾多,高新技術、數字媒體藝術和第三產業數量相對較少。沈陽市與數字媒體藝術有關的產業門類最多的是機械設計、建筑設計(包含室內設計)和廣告設計三類。就技術人員的自身素養而言,近幾年雖然有所改善,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雖然本科生開始選擇進入企業從事數字媒體藝術制作的工作,但名牌大學畢業生參與度非常低,大部分不具備學術及科研能力,大量的技術人員美術功底較差,審美能力薄弱。同時,東北經濟的發展相對于東南沿海城市滯后,技術人員流失,技術人員數量不足會阻礙沈陽市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1.2 數字媒體藝術產業技術提升速度緩慢,培訓機制不健全
上海、北京的數字媒體藝術培訓機構數量眾多,專業性和輻射度均強,相比而言,沈陽市相關的培訓機構數量不多,專業性和系統性存在問題。純粹的數字技術培訓機構教師能力及培訓水平較火星時代等國內一流的數字技術培訓學校還有一定的差距。培訓力量的滯后使沈陽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的人才供需產生了斷裂。源于對資訊的渴求,大多數的相關人才選擇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參加培訓與再教育,以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之后返回沈陽工作的人很少。
1.3 數字衍生品市場發展的局限性
數字媒體藝術產業涉及工業及產業設計、建筑、景觀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設計、動畫、網絡媒體、影視后期制作、品牌發布、工藝美術等行業。沈陽市歷史悠久,遼河文明、滿清文化遺跡眾多,鐵西區遺留了大量的工業遺址,均可以作為衍生品開發的靈感。目前,大部分歷史遺址和博物館內有相關實體紀念商品,但數字產品數量很少,衍生品一定程度上缺少代表性,不能給游客留下很深印象。實際上,數字媒體藝術衍生品的開發,不僅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拉動了相關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更加平穩、健康發展。
2 “一帶一路”背景下沈陽發展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的優勢
2.1 城市地位相關性與可參與性
根據歷史文獻考證,中國境內古代絲綢之路實際上有四條,分別是沙漠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而遼寧曾經是北方草原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中國草原絲綢之路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屬于北方,路線為新疆的伊犁、吉木薩爾、哈密開始,經額濟納(內蒙古)、呼和浩特、大同、張北(河北)、赤城(河北)、寧城(內蒙古)、朝陽、義縣、遼陽,過朝鮮到達日本。根據記載,朝鮮和日本發現的公元4世紀以來的西方金銀器和玻璃器皿,有一部分就是從北方路線輸入境內。2014年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也為遼寧參與“一帶一路”戰略起到了載體的積極作用,而沈陽市作為遼寧省省會在地理位置上與可參與此戰略的城市距離較近,2017年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開始建設,實施面積29.97平方公里,地跨渾南和蘇家屯兩個行政區,自貿區的進一步建設也將積極推動沈陽市對外經濟往來,緊密各個城市與沈陽的關聯性,加快遼寧參與實施此戰略的腳步。
2.2 城市歷史悠久,文化特征明顯,具備廣泛傳播優勢
沈陽市數字媒體藝術相關產業創作的靈感可以從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中獲得,成為對外傳播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沈陽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互融的聚居狀況。根據2000年進行的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沈陽有41個少數民族成份,其中滿族文化對沈陽的歷史發展影響深遠,市內清代宮殿群落與現代建筑融合而生,此外,此地區也是遼河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
2.3 數字媒體藝術產業市場份額小,但需求尚未飽和,可發展空間大
裝備制造業多年來一直是沈陽市主要支柱行業,但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展,政府逐漸開始關注高新技術的發展。2016年4月,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區升級為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為中國14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之一。針對高新技術的特點,數字媒體技術也會迎來發展的新階段,尤其虛擬演示與數字漫游領域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近幾年,沈陽市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在大渾南區域建設以“產學研”模式為主要運營模式的公司,在與高校共建研發平臺、人才培養、項目申報等方面展開相關合作。發揮政府、學校、企業三方的特長的同時進一步解決了高校就業和企業人才需求的問題。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也為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的成長帶來了機會,針對房地產行業發展的需要,數字媒體藝術行業在建筑可視化領域普遍得到了應用,包含建筑動畫、數字漫游、虛擬現實等技術的使用促進了行業的發展。
3 數字媒體藝術產業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良性互動
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結構的變化會不同程度地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興起速度反映出來,某種程度上,在知識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這也是城市產業和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創意產業在發展和繁榮的同時直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進步,比如制造業產品的附加價值可以通過進行創新升級、品牌營造、策劃等方法提高,進一步刺激先進制造業的良性發育。作為文化領域的高端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針對傳統文化可以進行創新性的改革和繼承,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揚傳統中國文化,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對外輸送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此外,數字媒體藝術產業有利于推動經濟轉型,并且驅動產業升級、變革,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帶來動力,進一步,在對外經濟和文化傳輸的過程中形成更為均衡和有生命力的產業模式。
數字媒體藝術產業本質上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它以創意為先導,以新技術為靈魂,體現了現代產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數字媒體藝術產業也屬于典型的節能產業,為產業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沈陽市應充分利用數字媒體藝術傳播便捷、可視性強的特點充分使本地歷史文化資源與國際化的市場營銷渠道結合,進一步實現文化產業振興,積極獲取數字媒體藝術產業帶來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參考文獻
[1] 王玲.“一帶一路”背景下遼寧省產業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11).
[2] 喻國明.直面數字化:媒介市場新趨勢研究[J].新聞實踐, 2006(06).
[3] 鄭曉慧,侯琳琦.中國數字媒體藝術價值鏈的建構與發展[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①基金項目:2015年遼寧省教育廳一般項目《基于“一帶一路”戰略背景的遼寧數字媒體藝術產業發展模式及對策研究》(W201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