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禮肖
[摘要]懷疑主義是??滤枷氲纳顚犹刭|。這種懷疑主義更多地體現在福柯對邊緣群體生存境遇的關注與分析上。在其成名作《瘋癲與文明》中,福柯將“瘋癲”一詞作為研究對象,從考察瘋癲的內涵出發,梳理了瘋癲史,將瘋癲的形式區分為文藝復興時期自在的流浪生活、古典時期的禁閉生活以及現代時期精神病院中的沉默生活,指出了理性對于瘋癲的壓制,揭示出瘋癲者這一邊緣群體長期受社會壓制的事實。在??驴磥?,正是理性的獨斷性、至上性造就了同一性、消滅了多樣性,使得瘋癲者長期遭受不公正對待。作為西方理性思想的懷疑者,??聫睦硇缘倪吔绯霭l,以理性對瘋癲的壓迫史為論述主線,指出理性主宰下的行為不但是一種非正義的排斥行為,而且將整個現代社會打造為“大鐵籠”,一切不符合理性原則的事物都被禁錮了起來。??峦高^瘋癲與理性的關系,進一步認識到現代西方社會的虛偽性,指證了現代西方社會制度及其知識基礎的不合理性。基于以上的認識以及長期堅持的對邊緣群體的人道主義關懷,??伦罱K得出被理性長期壓制的瘋癲才是更為本真的生活狀態的結論。這種瘋癲并不是社會發展中的負面因素,而是代表了一種獨特性,這種獨特性在現存社會中不被廣泛認可,但都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從更深層次上講,這種瘋癲展現了人的原始生存狀態,是沒有或者較少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的本真活動,因而反映了個體生命的純真。??峦ㄟ^對瘋癲真諦的揭示,還原出長期被理性遮蔽的那部分自然秩序,完成了對理性的懷疑與否定。
[關鍵詞]懷疑主義;瘋癲;理性;文明
[中圖分類號]B565.59;I10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284(2017)10-0152-05
叛逆與挑戰是福柯思想理論的深層特質,“離經叛道”與難以歸類性是福柯的突出形象,這些特點使得??鲁蔀榕u理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碌淖髌分?,最令人感興趣和最易引發持續性思考的便是??碌膽岩芍髁x[1]5。??率冀K關注邊緣群體的生存狀態,并首先通過懷疑的方式,用他那近似禪宗的方式將所要論述的主題推向極致,包括使用激進地反轉和批評那些被通常理解為常識的知識,顛覆了我們原本理論框架中存在的認知概念。瘋癲與理性的關系是??聭岩芍髁x的重要組成部分,福柯并沒有簡單地接受這樣的一個常識,即出于避免自己或者他人受到傷害的考慮,理性者需要將那些被認為是精神失常的人看管起來,而是通過關注瘋癲的概念在理性建構中所發揮的本質作用,為瘋癲者爭取權利。從分析瘋癲與理性的關系著手,有助于透視??碌膽岩芍髁x思想以及西方主流理性思想的實質。
一、懷疑的發端:瘋癲的發展史探究
在《瘋癲與文明》中,針對人們普遍將瘋癲看作是某種自然現象或者疾病的觀點,??庐a生了質疑,并在書中將情感體驗與史學研究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揭示出瘋癲的歷史生成過程及其內涵,從而得出瘋癲是一種文明現象、文明產物的結論,顛覆了西方社會對于瘋癲的傳統認識。在考察瘋癲史的過程中,福柯從中世紀末期開始,追溯了瘋癲意象的演變經過,并將瘋癲的生成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中世紀末到文藝復興時期(15世紀到16世紀)、古典時期(17世紀到18世紀)以及19到20世紀。??聦偘d與真理的生成性和歷史的間斷性聯系起來,使瘋癲與原本的意義系統分離開來,從而站在原本的瘋癲意義系統之外重新審視瘋癲的生成與發展。
在黑暗的中世紀,麻風病在歐洲盛行,大量的麻風病人成為威脅人們生命的重要因素。麻風病人成為此時瘋癲的主要表現人群,因而麻風病人成為??路治霪偘d意象的切入點。由于當時醫療條件有限以及人們思想的落后,人們不是想著去醫治麻風病人,而是通過大肆宣傳患麻風病是罪惡的體現,是上帝懲罰罪惡之人的結果來予以消滅。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麻風病人如同罪犯一樣被關進麻風病院,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由于實行強制隔離以及對東方病源的隔絕使得麻風病逐漸消失,麻風病人也逐漸消失了。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后,人們長期遭到禁錮的思想得以解放,瘋癲也開始作為一種日常現象而出現,表現為一種與社會脫離又與人的不足、錯覺等相關的生活方式。擁有此種生活方式的一般是包括貧困流民、犯罪者以及精神錯亂者等在內的“非正常人”,他們成了瘋癲的新代名詞。這種瘋癲表現主要來自于人們對于死亡憂慮的內在轉向。這種對死亡的恐懼轉化為人們對罪惡與苦難的確認。人們對待瘋癲之人的態度仍然沿襲著對待麻風病人的方式,被邊緣化、被凈化、被放逐成為瘋癲之人的命運,“愚人船”取代麻風病院成為對待瘋癲者的新工具。這種懲罰針對的是瘋癲者的某種不足或者錯誤,而并非道德本性。瘋癲還存在著令人愉悅的因素,“從舊式的瘋人團體中,從他們的節日、聚會和交談中,人們領略到一種新鮮活潑的愉悅”[2]23。由于瘋癲被置于某種神秘玄奧的空間中,其荒誕形象甚至具有了某種使人著迷的色彩。
到了古典時期,人們不再考慮瘋癲的悲劇現實,而嘲弄瘋癲的幻覺,“它不再是那種捉摸不定的和絕對的界限。注意,它現在停泊下來,牢牢地停在人世間。它留駐了,沒有船了,有的是醫院”[2]30。在這個時期,瘋癲被看作是一種符號,一種在被內心獸性控制而與外在不可抗力無關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生活方式。瘋癲被看作是對那些被內心獸性控制而表現出游手好閑之人的指責,道德原則被引入其中。由于這時的瘋癲具有了道德敗壞的意義,大量高墻聳立的禁閉所成了瘋癲者的歸宿,道德敗壞者、揮霍家產者、放縱不孝者、貪圖錢財者、褻瀆神明者等都成了被禁閉的對象。??聦iT收容窮人、罪犯以及瘋癲者的巴黎總醫院看作古典時期對待瘋癲的一個標志性符號,認為其宗旨在于消除“成為一切混亂根源的行乞和游手好閑”。這種強制行為使瘋癲在現實生活中變得沉寂。在禁閉成為對待瘋癲的絕對方式時,還存在一種對待瘋癲的形式,即展覽瘋人。參觀瘋人成了理性人的一項娛樂活動,“瘋癲變成某種供觀看的東西,不再是人自身包含的怪物,而是具有奇特生理機制的動物,是人類長期受其壓制的獸性”[2]64,理性取得了對瘋癲的絕對勝利。
歷史發展到18世紀末期,瘋癲開始被視作神經疾病,并通過將神經疾病與器官運動結合而將瘋癲置于欲望的倫理體系之中,“它們代表了肉體的報復,人之所以生病,乃是情緒過分熾烈的結果”[2]64。瘋癲逐漸形成了罪孽、道德制裁以及正當懲罰等新內涵?!皹嫵晒诺浏偘d結構的整個縱向體系,從物質原因到超越物質的譫妄,都將土崩瓦解,而散落在由心理學和倫理學爭相占領的領域的整個表面。”[2]144古老的意象重新在人們的腦海中復原,非理性回到了人們的視界中,瘋癲者被視作身體污染與道德污染的結合體。為了不使瘋癲者污染那些被草率地與他們禁閉在一起的人,作為收容處的精神病院產生了,瘋癲者開始在里面接受“治療”。在精神病院里,因禁閉而造成的侮辱與悲傷不見了,平靜似乎變成了常態化的存在,但這種因被主宰而生成的平靜,其背后實際隱藏的是瘋癲者極度焦躁與恐懼的內心?!霸谛蒺B院產生的恐懼卻要深刻得多。……它自己因煢煢孑立而感到恐懼,從而完全聽憑關于睿智、真理和道德的教育學的支配?!盵2]227-228瘋癲不再被單純地否定,而是被禁錮在道德的領域中,對瘋癲的態度也由譴責變成監視與審判。精神病院成為執行監視與審判瘋癲者的場所,成為“一個沒有宗教的宗教領域,一個純粹的道德領域,一個道德一律的領域”[2]238。精神病院里的醫生成為絕對的道德權威,治療成了鎮壓方式,而負罪感成為瘋癲者的一種自我意識,使其成為自愿接受懲罰的對象。
??峦ㄟ^對中世紀末期以來瘋癲史的梳理,認識到瘋癲并非是一種穩定的狀態,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中有著不同形式的建構方法與判斷方法。從為了防止麻風病蔓延而建立起的麻風病院,到收容社會上“無用之人”的禁閉所,再到作為監視與懲罰工具的精神病院,瘋癲制度化的發展從來都是與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環境密切相關的。從這段歷史中,福柯逐漸認識到瘋癲并非是自然造就的結果,而是在社會與文化的作用下生成的產物。精神病也不是自然疾病,而只是一種不被多數人認可的“非理性、非主流”的生存狀態。??抡菓{借懷疑主義的風格、關注邊緣群體的社會責任感與高度的學術敏感度,為我們認識瘋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二、懷疑的視角:瘋癲與理性的關系辨析
理性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在理性基礎上,西方社會產生了科學思想與革命精神,契約論、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等都由此得以產生和發展。西方的理性主義號召對一切現實事物采取批判的態度,卻唯獨對理性本身采取絕對認同的態度,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和權威,從而埋下了走向獨斷理性的伏筆。在西方思想界,??乱恢币浴袄硇缘乃摺敝Q。在《瘋癲與文明》中,??聦硇缘呐凶⒁饬τ烧軐W轉向了精神病學,從理性的核心地帶轉向了理性的邊緣地帶[3],以瘋癲這一被拒斥的“邊緣對象”對西方主流的理性價值進行質疑與批判,體現了福柯懷疑主義的獨特視角。??聦τ诏偘d的質疑是圍繞著瘋癲與理性的關系展開的。在福柯看來,一部瘋癲史,就是一部理性禁錮和壓制非理性的歷史,西方的文明制度本質上是一種顛倒黑白的秩序體系,是一種誤解和扭曲瘋癲真實含義的體制。在此基礎上,??绿岢隽睡偘d對于理性的超越意義,突破了西方傳統對于理性與瘋癲的認知。
從??碌囊暯莵砜矗偘d與理性的發展呈現相向關系。理性主義的發展開始于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人確立了理性主義的崇高地位,他們的理性思維方式被后來的西方文明所繼承。中世紀的黑暗歷史壓制了人們理性思維的發展,文藝復興運動使得理性開始復蘇,此時的理性運動側重于對人思想的解放。十七八世紀的西方啟蒙運動的內涵就是理性主義的復興,此時的理性側重于對人的價值與尊嚴的肯定。其后,科學理性威力的日益凸顯使得工具理性膨脹,并逐漸遮蔽了價值理性,異質思維、共生思維、求同存異思維等被邊緣化,缺乏包容性的理性演變成了絕對理性,甚至是絕對荒謬。文藝復興之前,瘋癲與理智尚沒有分明的界線,所謂的瘋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盡情顯露自己的本性,沒有被歧視和譏笑的遭遇。進入近代文明之后,理性開始占據文明的中心位置并主宰著人類文明,絕對理性成為支配一切的精神力量,瘋癲徹底被拋棄。理性與瘋癲的界限清晰了起來,理性者成了社會的主宰,被認定為瘋癲的人則成為與社會相對立的、非正常的群體,被關進了禁閉所、精神病院。大量的麻風病院、“愚人船”、禁閉所、精神病院的出現無不宣告著理性的勝利。而且,隨著理性的逐漸成熟,瘋癲也日漸衰亡,理性發展到權力頂峰時,也正是瘋癲陷入絕對低谷的時期。
在??碌寞偘d史中,理性并非是公平與正義的代表,而是一種排斥行為。理性不斷壓抑著人的道德與情感,韋伯將人類社會在日益理性化、工具化的過程中塑造的現代社會看作是合理的“鐵籠”,越來越多的人被禁錮其中。現代化早期存在的宗教道德情感喪失了,人的多樣性受到了壓制,這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悖論。人們根據個體主義、功利主義以及利己主義的方法論原則對可能存在的選擇結果進行順序排列,但凡有礙于利益最大化實現的事物都被置于選擇順序的最末端。以此為原則,一切不符合理性發展要求的事物都不被允許自由地存在,而是受到不合理地對待,甚至是壓制與消滅。在權力話語體系中,“理性就是秩序、對肉體和道德的約束,群體的無形壓力以及整齊劃一的要求”[2]2,而瘋癲就是人們站在至高無上的理性位置上,用普遍認同的理性語言對缺乏共同語言的“異質同類”進行禁閉而采用的說辭。在古典時期,瘋癲被看作是獸行的表現,那么唯一需要采取的方式是懲戒和暴行,并以此來遏制這些激情。當下對待瘋癲的形式是將瘋癲者送進精神病院,因為瘋癲被視作內分泌失調或兒童時期創傷壓抑的結果,必須在精神病院接受藥物治療,“一種‘被誤導的慈善大行其道。這表面上好像是對科學知識的一種開明的、人道的運用,可在福柯看來,實際上卻是社會管制的一種陰險狡詐的新形式”[4]13。在理性主宰下的社會,瘋癲被迫與獸行、野蠻精神錯亂等瘋狂本性聯系在一起,瘋癲者也喪失了普通人的權利,成為理性的犧牲品。
福柯的重要貢獻在于揭示了瘋癲與理性背后的社會與政治性質。在《瘋癲與文明》一書中,??玛P注的真正主題不是瘋癲與理性,而是一種基于歷史維度的考察方法下得出的關于“瘋癲之人”與“健全之人”之間關系的流變。在中世紀末期,瘋癲者與健全者至多只是一種對立的關系,之間還存在著對話,而在現代社會,瘋癲被統合進理性的類別圖式中,瘋癲被視作“理性的缺失”,這種對話開始消失繼而被健全者對瘋癲者的禁閉與征服所取代。瘋人院的主題是監視與審判,而這種結構反映的恰恰是西方社會及其價值觀結構。在這種演變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西方文明對理性無限地信仰以及對瘋癲無情地拒斥。在高揚理性的文明時代,整個社會發育起了最完備的規則體系,現代世界成了一座無所不能的“圓形監獄”,“不正常的人”遭受著被打磨、凈化和消滅的命運,個人的本性只能匍匐在至高無上的理性的腳下。在??驴磥?,我們現在所知曉的有關瘋癲的知識其實是理性的偏見,在西方現代社會制度下,理性比瘋癲更為瘋癲,瘋癲才是更接近本真的理性。??掠纱酥缸C了現代社會的虛偽本質以及現代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性,展現出其透視現代西方社會本質的獨特方式。
三、懷疑的旨歸:瘋癲是一種更本真的生活狀態
在《瘋癲與文明》中,??虏⒉环裾J瘋癲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或者是一種心理障礙,甚至是一種精神疾病,也承認在人類社會中客觀存在著瘋癲者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甚至基于自己對瘋癲的理解,提出了包括強體健神法、清洗法、浸泡法、喚醒法和返璞歸真法等在內的消除或者平息瘋癲的方法。相比其他人而言,??碌呢暙I體現在他對瘋癲在醫學或者健全者觀念中的意義的質疑與反對。在醫學上或者一般定義中,瘋癲僅僅被看作一種低級、野蠻而又非理性的獸性表達,是人性的對立面,而??聞t認為瘋癲是人性的一種構成要素,“它使現實和幻想之間的標志錯位,使巨大的悲劇性威脅僅成為記憶。它是一種被騷擾多于騷擾的生活,是一種荒誕的社會騷動,是理性的流動”[2]32。因而,??路磳偘d者不當人看待,反對歧視、排斥瘋癲者的行為,反對無理剝奪瘋癲者做人的權利以及該享有的同健全者一樣的生活。瘋癲者身上存在著某些讓人著迷的精神狀態,存在著某些被禁止的智慧,瘋癲絕不是應該被拋棄的壞行為,相反可以作為一種生命活力,對提高人類的認知能力以及實踐水平發揮著積極作用。
在對瘋癲歷史的回溯中,福柯指出瘋癲其實是一種知識所具有的荒誕形象。知識的形態是多樣的,在以理性為原則的選擇過程中,不符合理性規則的知識形態作為常人眼中的荒誕形象被壓制。然而,這種荒誕不意味著一無是處,它是一種對現實中某種雜亂無用的科學的懲戒。因為,瘋癲者不像理性者那般長于謀劃、工于算計,反而更容易得到真理性認識,更能夠展現知識的奧秘。這種荒誕也是一種被理性所禁止的讓人懼怕的非理性智慧。理性與非理性在社會文明中都起著重要作用,作為非理性的瘋癲毫不隱諱地將害怕恐怖的真相揭露出來,就像在文藝復興時期,真理通過瘋癲者之口說出,諷刺與否定那些自以為正確的人。瘋癲還代表著一種超前的知識形態,在歷史中留有盛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和思想家,許多人都有著古怪的性格,其所作所為通常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圍,他們實際上與瘋癲者無異,然而,他們卻是最博學的一批人,是最有想象力與創造力的一批人。他們在生存的那個年代大多不被重視與尊重,因為他們的行為被認為是與理性相對立的瘋癲行為。誠然,瘋癲者會因為某種獨特的幻想與野蠻的沖動而表現得躁動難安,但這并非是不道德的,更不是犯罪行為,也不是社會對此進行壓制的借口。相反,有罪的是這個社會,智慧之人應該把“這類極限的體驗視作一種方法,借助它可望重新找到一條進路,來探索人的被幽閉的狄奧尼索斯要素”[4]15。
在??驴磥恚偘d代表了一種健康的狀態與一股強大的力量。與其他人不同的是,福柯并不是將瘋癲看作是一種威脅社會秩序的不穩定因素,瘋癲只是在精神狀態與行為方式上與理性表現得不一樣,有些難以捉摸。瘋癲實際上代表了一種在現存社會中不被認可,但事實上卻是每個人身上都隱藏著的某種獨特的性格或秉性,從這個意義上說,瘋癲是不存在的。瘋癲者獨有的特點使其比理性者更靠近快樂與真理,表現得比理性者更為“理性”。瘋癲的最大貢獻在于擊敗理性思維發展出來的抽象與邏輯,使人的心靈少受外來思想的影響而充分地施展,最終得以實現心靈與肉體的和諧統一,進入到最能動的創造狀態中。這種強大的創造力賦予瘋癲者創造一切事物的可能性,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在生命的最后兩年,梵高精神高度反常,但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大多出自于這個時期,這些作品給后人帶來強大的創生性力量,激發出后人的創造激情與活力。瘋癲還使得人的行為最本真地反映出其心靈,個體本性得以充分施展,所以往往更容易統治這個世界上那些輕松歡愉甚至是輕浮的事情,使人變得更加快樂,從而進入一種健康的生存狀態。
從本真的意義上講,瘋癲是人的一種真實再現,是一種更原初的生存狀態。瘋癲者并沒有失去人的本質,反而是人本真的真實流露,是個體生命的張揚與激情的迸發,他們成了真理、純真與誠實的化身,構成了對于理性主宰下的社會現實、科學文化以及倫理道德的否定與批判[5]?!坝奕舜鄙?、禁閉所中、精神病院里的那些瘋癲者,對于事物具有更為真切的感知,更加趨近于真理,他們其實是一群“理想中的英雄、道德的楷模和社會的典范”。就理性者而言,他們太看重邏輯與推理,對未知事物以及死亡有著莫名的恐懼感,因而往往使自己處于被束縛之中。而瘋癲者“已經提前解除了這種恐懼,并把死亡變成一個笑柄,使它變成了一種日常的平淡形式,使它經常地再現于生活場景之中,把它分散在一切人的罪惡、苦難和荒唐之中。死亡的毀滅已經不再算回事,因為它已無處不在”[1]12。瘋癲者是一群從生存的壓力、道德的束縛、規則的控制中解放出來的人,他們往往通過直白的言語、野性的行為來體現純真心靈與肉體所生發出來的真實狀態,來張揚那些不被承認的自由與夢想,來彰顯被理性所遮蔽的那部分自然秩序,從而凸顯出一種真正獲得解放的人性的存在。
綜上所述,懷疑主義是貫穿于??伦髌分械纳顚犹刭|。在《瘋癲與文明》一書中,懷疑主義始終體現在??聦Ο偘d與理性的認識上。??率紫葟膽岩衫硇哉邔Ο偘d者施加不公正對待的理由出發,認識到理性對瘋癲進行壓制的各種形式,而后通過懷疑理性至上性的合理性揭示了理性的排斥性與非正義性,最后通過懷疑瘋癲的當下含義而揭示出瘋癲的本真性。??碌膽岩芍髁x毫無疑問是一種帶有激進傾向的懷疑主義,而且在某種意義上,它歸屬于更一般的哲學和政治學追問的部分。??碌膽岩芍髁x思想為我們重新認識現存事物提供了新的視角,但我們必須正確把握??隆芭芯褪潜M可能越軌”的懷疑邏輯。
[參考文獻]
[1][英]薩拉·米爾斯.導讀福柯[M]. 潘偉偉,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
[2] [法]米歇爾·???瘋癲與文明[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3]吳奇. 福柯的瘋癲史[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5):9-11.
[4][美]詹姆斯·米勒.??碌纳缾塾鸞M].高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張之滄. 走出瘋癲話語——論??碌摹隘偘d與文明”[J]. 湖南社會科學,2004,(6):28-32.
〔責任編輯: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