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杲
摘要:傳統的高中足球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師的權威性與足球運動的規范性,教學模式枯燥乏味,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導致教師喪失教學熱情。因此本文從教學游戲的角度切入,探索在高中足球教學的熱身準備、基本功訓練、體能訓練與結束教學的全部過程中,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旨在通過游戲教學提高足球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提升足球教學質量。
關鍵詞:游戲教學;高中足球教學;體能訓練
足球運動號稱“世界第一運動”,是一項極具影響力的集體運動,具有競技性、趣味性、娛樂性、一致性與協作性等優勢,對于高中階段學生來說,是提高其身體質量、加強其身體素質、培養其運動習慣的重要方式,能夠促進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人才。
一、游戲教學模式在高中足球熱身準備階段的應用
以往的足球教學,通常都是體育教師喊著口號帶領學生一板一眼地進行熱身運動,這種熱身既枯燥又無聊,完全無法提起學生的運動興趣,導致學生對于準備運動愈發抵觸,熱身運動做不好,就很容易在實際的足球教學中發生扭傷、摔傷、抽筋等安全問題,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容易導致學生養成不好的運動習慣。
在高中足球教學的準備階段,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做好熱身與準備運動,并且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與興趣。教師通過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時,以運動游戲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游戲,例如,以往教學中的“徒手跑”對于學生來說十分枯燥,教師可以將“徒手跑”變成“乒乓球接力賽”,教師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第一棒立于起跑線,教師法令之后,參賽者須手持單手持乒乓球拍后端把手處,將乒乓球置于球拍上,托球向前跑,第二棒參賽者立于重終點,接過第一棒的乒乓球向起點跑,以此往復,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在下一次組織足球比賽中擁有發球機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好勝心與表現欲被激發起來,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到準備運動當中,有利于后續的教學活動。
二、游戲教學模式在高中足球基本功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足球教學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學生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夠有效提高足球技能。但一直以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乃至足球的基本功訓練始終缺少足夠的熱情,主要是由于足球基本功需要學生以極大的毅力與耐性長期投入到練習活動中,許多原本對足球感興趣的學生久而久之就放棄了基本功訓練,也放棄了足球訓練。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模式改變這一現狀,通過教學游戲調動學生基本功訓練的積極性,在提高學生基本功的同時,重新激發學生對于足球訓練的熱情[1]。例如,在進行“顛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每一組選擇一塊場地,在球門中間插一根標桿做好標記,以橡皮筋做攔網,將攔網高度設定在1.5米左右,顛球過程中學生不可以越過攔網范圍。開始游戲時,允許學生使用除手之外的身體任何部分顛球,至少連續顛球三次才能夠傳給下一位同學,過程中足球不能落地,足球落地則對方得分。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顛球的趣味性與積極性,從而寓教于樂地開展基本功訓練。
三、游戲教學模式在高中足球身體素質教育的應用
足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沖突性與協作性較強的集體運動,要求運動員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與身體體能。因此,對于學生的體能訓練也是極為重要的。傳統的體能訓練大多是長跑、往返跑、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運動,這些運動方式過于簡單枯燥,又需要極大的毅力與耐性才能夠堅持下來,很少有學生樂于進行這種體能訓練,在訓練中常常偷懶耍滑、陽奉陰違,導致體能訓練完全無法起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結合游戲教學模式,可以增強體能訓練的競技性與趣味性,如“負重接力比賽”。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小組成員身體捆綁沙袋,進行負重接力比賽,每一棒到達終點都將其所負重物交給下一位同學繼續賽跑,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接力賽跑的小組即可獲勝,以此調動學生的好勝心理,在游戲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四、游戲教學模式在高中足球教學結束活動的應用
足球運動是一項較為激烈的運動,學生在進行激烈運動之后,一下子放松肌肉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但很多學生并不具備這種安全意識,不顧教師的勸告,在運動結束之后直接坐在地上休息,而不是進行肌肉放松運動,這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基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結束時,引進教學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完成足球運動之后,通過游戲的形式平復呼吸與放松肌肉。例如,在結束足球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跟著音樂節奏跳一段即興舞蹈,并選出舞姿最好或者最為詼諧的同學。又或者,在足球教學結束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指手畫腳”游戲,由教師說出一個關鍵詞,學生“指手畫腳”地通過肢體語言表現這一詞語,教師作為裁判選出全班表現最為出色的學生并加以獎勵,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全身放松,在放松肌肉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并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運動習慣,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2]。
五、結語
高中足球教學中,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足球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能夠幫助學生緩解高中繁重課業帶來的巨大壓力,改變以往教學模式的弊端,提高學生對于足球訓練的興趣與熱情,幫助高中學生塑造更加健康的身體。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實際需求,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主,而非粗暴地組織學生體育訓練。
參考文獻:
[1]劉明龍,付榮.體育游戲在中學足球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實驗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4,35(8):72-75.
[2]王春俊.游戲法在高中體育足球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新課程·下旬,2015(10):63-63.
(作者單位:寧波市奉化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