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曙光
摘要:在新公共服務的指導下,我國政府作為一個服務部門,在公共體育服務事業中貢獻著自身的職能和權責,政府通過完善自身的管理體制,做出科學的戰略部署,在主導規劃和監管中,協同社會的力量,共同為公共體育服務事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公共服務;公共體育服務;資源配置
新公共服務指的是關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公共行政官員在其管理公共組織和執行公共政策時應該集中于承擔為公民服務和向公民放權的職責,工作的重點是建立一些明顯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應力的公共機構,服務于廣大公民。本文主要探討新公共服務下,我國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中的作用和職能,并且對此做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旨在提高和完善政府的服務職能。
一、新公共服務概述
(一)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的不同
新公共管理把服務的對象簡單的看成顧客來對待,而新公共服務不僅僅把服務的對象當成顧客來管理,更關注的是服務對象的社會身份,即公民的基本屬性。新公共服務的價值取向更傾向于公平和公正,民主和正義。新公共管理認為,政府占據控制和主導的地位,可以充分散發出市場的力量,是整個管理的掌舵人,而新公共服務重新定義政府的角色和分量,使其成為整個管理過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與者,他們的職能屬性更多的是傾向于服務,促進公民之間民主和平的談話,一旦社區團體之間或者公民內部出現問題或者矛盾,可以起到協調裁決的作用,從而讓整個管理機制健康有序的運行下去。
(二)新公共服務的基本觀點
1.強調政府的職能傾向于服務類型,這是新公共服務理論中最明確的觀點,管理者重要的職能是幫助公民達到他們所預期的效益和利益,做好服務和協調工作,而不是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駕馭者實行專政。2.追求公共利益,政府就要在保證公平公正民主正義的前提下,確保公民或者團體間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營造一個和諧共處的氛圍,讓大家共擔責任,共享利益。3.戰略性思考,民主性行動,為了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需要政府做出科學完善的指導,制定出符合要求的決策,然后通過公民或者團體的合作和努力,積極地做出相應和付出,最終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4.重視公民的人身體驗,新公共服務理念強調服務的本質,但是公民作為整個過程的參與者和承擔者,也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所以重視公民的人身體驗,對新公共服務的運行起到很大的優化作用。5.責任多元化,對于公共管理行政人員來說,其注重和關心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他們也受這些因素的制約,同時對多元的因素負責。6.把重視的核心從生產率轉移到人員本身上來,新公共服務理念強調生產率不是應該注重的核心,而應該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理念。⑦重視公民權利和公民服務,新公共服務理念強調公民努力回歸社會,一起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利益和價值,做出不菲的貢獻。
二、在公共體育服務中,政府職能體現
(一)公共體育服務概述
在我國,為了保障廣大公民體育權益的實現,建立了一套公共體育服務,依托的核心還是政府部門,這些部門人員依據權利和職責,采取不同的形式,然后以不同的體育物品為載體,從而呈現出的一種具象的服務行為。公共體育服務存在著公益性和普遍性,對于不同的地域和建設需要,它們也存在著基本性和文化性的差異。
(二)公共體育服務中,政府的職能所在
1.對公共體育服務,起到規劃和監管的作用:參與公共體育服務的部門,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其他公益性的機構或者組織,所以,對于公共體育服務,政府只是一個參與者,但是政府的存在,可以起到主導的作用,它更多的存在性質,是給公民提供服務,比如對于某個地區的公共體育設施的選擇和使用,需要政府提前調查當地人民的喜好,做出合理的規劃,根據需要來構建合適的體育設施,既滿足體育鍛煉的需要,也不會造成過度的浪費。在器材的選購方面,政府起到一定的監管作用,對于安全性和健康性不達標的體育設施,嚴加監管,杜絕進入,這樣政府既做好了服務公民的舉動,又對體育服務的監管和規劃出謀劃策,促進公共體育服務健康有序的運行。2.促進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基本供給:在政府的組織和籌劃下,響應國家的號召,加大力度保證基本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供給,除了提供硬件條件以外,對于特殊場地的特殊硬件設施,政府也加大宣傳,鼓勵公民學習和利用,從而達到健身的目的,如果公民對于鍛煉設施有特殊要求,而政府還沒有能力來構建的時候,政府也可以出面同社會公益組織或者機構協商,共同努力,完善設施,滿足公民的需求[1]。
(三)公共體育服務中,政府職能存在的不足
1.資源配置不合理,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在現階段的公共體育服務中,特別是對于鄉村城鎮的公共體育服務,因為政府對于其重視程度的缺乏,造成配套設施缺乏,無法滿足公民日常體育健身的需要。但是對于一些已經建成的體育設施,政府沒有過多的干預和保護,一些公民甚至不知道建設的體育設施如何使用,這就是政府只注重體育服務中硬件設施的建設,不注重后續的配套服務的后果。2.忽略了民眾的心聲:在公共體育服務中,部分地區政府不注重根據當地的人情和需求來建設,只是盲目的跟風,或者根據個人的需求和想法來建造一些不合時宜,不實用的設施,這樣既浪費了服務資金,又造成資源的浪費。③現階段公共體育服務中,政府還是占據著主導的角色,對于地方公益性組織或者人群,沒有提供幫扶的政策,這就造成整個公共體育服務行業活動的主體太過單一,從側面也就無法提高整個公共體育服務的質量。
三、在新公共服務下,政府對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的若干建議
(一)提升服務理念
在新公共服務理念的貫徹下,我們明確政府不再是一個掌舵者,而應該更好的做好服務的工作,對于整個公共體育服務的過程,要加大監管力度,做好科學規劃,在提高服務理念和意識的前提下,保證整個體育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完善資源配置
既然政府的職能更傾向于服務的本質,就應該保證整個服務過程的公平公正,根據實際的情況,保證各個地區資源做到優化配置,滿足日常民眾的需求,政府做好監管和規劃的措施,對于已經完成的資源配置,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和有效的反饋登記,從而保證公民合理合法的享受公共體育權益。
(三)滿足公共利益,完善公民需求
政府作為公共體育服務的一個主導方,在從事整個公共體育服務活動中,要滿足和盡可能的追求達到多方公共利益最大化,讓多方在和諧安定的環境中,實現自身的利益需求。在進行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建設中,要多和廣大民眾溝通,明確他們的意向和需求,在做出決定時,也應該及早的把信息反饋給民眾,從而使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使用和利用,做到最大的優化,避免資源的浪費[2]。
(四)倡導公共體育服務主體多元化
政府作為主導方,也應該多鼓勵和授權社會上的一些公益機構或者閑散組織加入到公共體育中來,這樣既可以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又可以使技術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從而促進社會多方公共利益的形成,大家共同約束和努力,為公共體育服務的建設出謀劃策,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結束語
在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指導下,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中的服務職能,顯得非常重要了,政府做好整個公共體育服務的的規劃和監管工作,保證每一項服務設施按照規定的體制進行,確保整個公共體育服務的基本化和多元化,滿足公眾的日常需求,對民眾的意見也應該多采納,多聽取。鼓勵社會上企業組織加入到公共體育服務行業上來,共同為公共體育服務事業發光發熱,貢獻力量,從而實現公共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來迎雙.新公共服務理論對地方政府基層社區體育管理的影響與思考[J].教育,2015(2):169-169.
[2]唐安格.新公共服務視野下我國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中的職能定位[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6):20-20.
(作者單位:鄭州工商學院)